第AA04版: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市二院服务功能持续扩容 以“综合强院”实力保障公众健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未来已来,进无止境
郑州市二院服务功能持续扩容 以“综合强院”实力保障公众健康
对助理全科医生开展规范化培训
2016年10月顺利承办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五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
城市糖尿病及并发症免费筛查、义诊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加
微创手术运用于各专业学科
市二院骨科二病区主任王红军为98岁老人成功实施髋关节置换手术

近日,郑州市二院组织干部职工收看十九大会议盛况,聆听十九大报告,干部职工备受鼓舞,干劲十足。院长孙世龙说,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希望每一个人都要保证自己的健康,努力提升保障群众健康的本领,大家携手并肩,不忘初心。为了建设“专科辐射全省、综合服务周边”的“眼科名院”“综合强院”,5年来,在院党委的领导下,郑州市二院调整学科设置,细化学科分类,鼓励学科发展,各学科不断开展医学前沿技术、业务的探索,陆续购置先进的一流设备,全面搭建起了医院大综合的缜密学科架构。

在这个宏大的架构下,各学科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共同成长。作为传统强势学科的眼科,在各综合学科的强力支持下,获得了更为长足的发展,影响力早已辐射到周边省份。而在“整合眼科学”的发展理念下,以视觉通路为先导,眼部疾病的表征延伸到所有相关学科,以眼科的强势带动了诸如内分泌、神经、心内、消化、呼吸等一系列综合学科的发展。以新医改提倡的“急危重症、慢性病就近、就地治疗”的分级诊疗原则,服务着辖区及周边居民。

郑报融媒记者 邢进 通讯员 陈燕

五年快速发展 郑州市二院健康服务半径持续扩大

始建于1942年的郑州市二院,原址位于解放路。作为一家与郑州一起成长、历史悠久的医院,它曾是几代郑州人的集体记忆。2007年,由于原址面积所限及市委市政府的整体规划,医院搬迁至航海中路90号。郑州市二院党委书记赵玉兰说,这既是医院的重大发展机遇,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作为郑州市眼科医院,郑州市二院同时也有相对完备的综合学科。自建院后,在解放路发展65年,对周边区域有相当程度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而10年前,航海路所在的西南片区,还属于正在建设的新城区,居民们对搬迁而来的郑州市二院并不了解,很容易忽略它综合医院的属性。

经过10年砥砺奋进,尤其是自2012年以来的这5年间,郑州市二院进入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院长孙世龙说,医院不断优化学科设置,全面搭建了大综合的学科架构,鼓励各科室提升学科水平和技术实力,加大科研奖励,鼓励大家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交流;走出去开阔眼界、到国外进修学习;主动承办各类学术会议,积极参与交流发言……同时,全面规范诊疗服务,建立核心制度,加强医院管理。随着新整合眼科大楼投入使用,就诊环境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我们职工的精神面貌和观念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得到解决,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事办成了,很多事情可以去想,可以去做,并且可以实现。”

如今,作为中西部最大的眼科中心,郑州市二院的眼科患者早已不限于本省,而是辐射到了周边省份;综合学科的各类病人都能诊治,各项手术都能开展。设备齐全的体检车在辖区各社区巡回,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和义诊活动。已经能够基本满足辖区居民的健康需求,实现了“综合服务周边”的目标。作为郑州西南片区最大的综合医院,郑州市二院的健康服务功能沿航海路向四面辐射,综合学科的患者遍及二七、中原、管城各区。

规划思路明晰 传统优势学科强者愈强

为98岁高龄的老人做髋关节置换手术,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尤其是这位高龄老人还并发肺部感染、房颤、高血压、胆囊结石以及多处陈旧性骨折。2016年11月,在郑州市二院骨科二病区,98岁高龄的朱奶奶成功置换了人工髋关节,重新站了起来。这例手术,对骨科以及医院各相关科室的技术水平和实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能够成功实施这例手术,也是医院综合实力的完美体现。

在来到郑州市二院骨科求医之前,不慎跌倒的朱奶奶已经辗转了两家医院,均因老人情况复杂,患有多种基础疾病,且并发肺部感染而无法手术。直到辗转来到郑州市二院,骨科和呼吸内科联手,老人先由呼吸内科收治,经过10天的精心治疗调理,心、肺、肝、肾等脏器功能均达到了手术要求的条件,方才转入骨科进行手术治疗。

骨科二病区主任王红军说,当时之所以敢接诊这位多种并发症的老人,最大的底气是因为这是一家综合医院,“我们有完备的各相关科室,呼吸、心内、内分泌,各科室都是我们的强大后盾,随时能为我们提供技术支持”。而骨科自身也有丰富的经验和过硬的实力,王红军每年都要给90岁以上的老人做关节置换手术,他做过手术的最大年龄纪录是101岁。

这种过硬的实力和自信,来自郑州市二院作为郑州市急救中心数十年的积累和经验。在急诊患者中,约有50%为车祸伤者,这其中又有30%是骨折患者。如此庞大的病患量,要求医院骨科医疗配套设施必须是最先进的,医生的技术水平必须是一流的。也因此,全省第一台关节镜在这里亮相,全省第一例关节置换手术在这里诞生,郑州市年龄最大的髋关节置换手术纪录由这里保持。

同样因郑州市急救中心抢救急诊患者的丰富经验和积累而强大的,还有因救治颅脑损伤患者而千锤百炼的神经外科、抢救脑卒中患者举重若轻的神经内科、为打通心梗患者生命通道而精益求精的心内科……历经5年的迅猛发展,它们分别成为拥有2~4个病区,省内先进水平的强势学科。

发展不忘职责 致力推动全省高压氧医学发展

这是一个和眼科一样有着悠久历史和传承的优势学科,20世纪80年代开始,依托郑州市地下人防工程,它就已经拥有全亚洲规模最大的高压氧舱群,并在全省率先开展高压氧舱内的手术,技术实力一直领跑全省乃至全国。如今,这个白白胖胖的“大家伙”,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大白”。而实际上,它也和电影里的“大白”一样暖、一样全能。

这就是郑州市二院的高压氧舱,医院的高压氧科驰名全国,2016年10月,郑州市二院时隔27年再次承办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黄河饭店最大的会议厅,被超过5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与会者坐得满满当当,这无疑是对医院高压氧医学水平的最好肯定。

所谓高压氧治疗,是在一个超过大气压的环境中呼吸纯氧气,是一种既没有侵害性又没有毒素的自然疗法。之前,不仅公众对它缺乏了解,就连医学界对它的重视程度也不够。高压氧并不仅仅用于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而是几乎适用于临床所有科室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高压氧可以治疗各种心脑血管等缺血、缺氧性疾病,突发性耳聋、外科皮瓣移植、内分泌的糖尿病足等”,孙世龙说,以口腔科种植牙为例,高压氧就可以促进移植体的尽快成活。在现代医学迅速发展,人们对生活和健康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的今天,高压氧医学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高压氧科是“郑州市医学重点学科”“河南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主委单位”“河南省高压氧培训基地”,承担着全省高压氧从业人员的上岗培训和安全教育任务。2014年,郑州市二院承办亚太潜水与高气压医学会理事会议,孙世龙当选为亚太潜水与高气压医学会常任理事,理事会还决定将亚太潜水与高气压医学会培训基地设在该院。

同时还担任着中华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高压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的孙世龙,对高压氧医学的推广和发展不遗余力。“我经常到全省各地去进行高压氧医学的巡讲,以唤起医学界对高压氧治疗的重视”,通过数年来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医院购置了高压氧舱,开展了高压氧治疗。对于推动全省乃至全国的高压氧医学发展方面,郑州市二院功不可没。

整合眼科 引领一批相关学科快速成长

9月2日,郑州市二院病房楼大厅内熙熙攘攘,人头攒动,由医院内分泌科承办的中国医师协会公益项目——“城市糖尿病及并发症免费筛查及义诊活动”在这里举行。这已经是内分泌科第二次承办这个项目。作为郑州市唯一一家中华健康快车基金会确定的“健康快车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筛查糖网中心”,常年以来,郑州市二院内分泌科都致力于糖尿病的防治工作,走遍了辖区内的所有社区,常年开展巡诊和健康教育工作,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日常保健和生活饮食指导,内分泌科主任徐磊,是周边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贴心人。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多年来,作为郑州市眼科医院的优势,带动了内分泌科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医院提出了“整合眼科学”发展理念以来,作为视觉通路最直接的症状,内分泌科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成为眼科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强大后盾。由内分泌科进一步延伸,同样得益于“整合眼科学”的,还有肝胆胃肠疝外科。他们最早在郑州市开展了“2型糖尿病与减重手术”,至今已经为200多例肥胖症患者解除了痛苦。科室的患者俱乐部,对患者负责到底,事无巨细地对术前术后的保健和生活、饮食进行科学指导,在肥胖症患者的圈子中小有名气。中医科是“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拥有大批忠实粉丝,在“整合眼科学”的发展理念下,中医眼科成为医院着力打造的亮点。

在“整合眼科学”理念的指导下,各临床科室和辅助科室互相帮助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以甲状腺乳腺血管胸外科为例,他们与B超室共同组建了一个微信小组,每一例入院的患者,入院前和入院后的检查单、影像、病理切片、病情发展,大家都会在微信群详细讨论,认真诊断,在一次次的学习和讨论中不断提升科室的技术水平。孙世龙说,在如此浓厚的学习氛围下,每一个人都深受影响和带动,“不进步、不提升自己,就不行”。

2017年是郑州市二院的“三化年”。所谓“三化”,是临床教学化、服务标准化,办公规范化,这其中,临床教学化更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在临床教学化的要求下,每一个学科带头人不仅要做好临床诊疗,还要给本科室、周边相关科室的医生讲课,同时,要给实习生、规培生讲课,充分承担起教学医院的职责。要求学科带头人做又能看病又能讲课又能示范的医生,以教学带动科研和技术水平的提升。为此,医院还专门邀请我省医学高等院校的教授,对全院59名副高以上的带教医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培训,从授课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课件和教案等各个方面进行指导。

在这种思路的引导下,不仅是传统的优势学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口腔颌面外科、妇科、肛肠外科、泌尿外科等一大批学科迅速成长。各类手术全面开展,“顺应现代医学的发展潮流和群众的需求,我们开展的大部分手术都以微创为主”,胸腔镜、腹腔镜、宫腔镜、介入、钬激光、体外碎石、关节镜、椎间孔镜、无痛苦胃镜、肠镜……提起各科室的优势技术,孙世龙如数家珍。

定位明确实际 未来打造河南“同仁医院”

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整体规划布局,与郑州市二院毗邻的郑州市卫校,未来将搬迁到郑西宜居健康城,原址划给郑州市二院,以提促优质医疗资源的倍增。这对于郑州市二院来说,是又一个重大的发展机遇。

在医院核心决策层的构想中,未来郑州市二院要参照北京同仁医院的发展模式,将医院打造成河南的“同仁医院”。“北京同仁医院是以眼科和耳鼻喉科为龙头的综合医院,而我们医院与它有着极为相似的学科优势,这也决定了我们能够参照它的模式来发展建设”。孙世龙说,在未来的规划蓝图中,将在医院东院区(郑州市卫校原址)着力建设眼科、耳鼻喉科、口腔科,将之打造为河南独一无二的“大五官医院”。而西院区将按照“急危重症、慢性病就地就近治疗”的原则着力发展大综合学科,各项建设工作,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开展中。

“与时间赛跑,和命运抗争,我们一起努力”,作为郑州市急救中心、郑州市急救一号站,这是郑州市二院急诊科奉为圭臬的至高原则。科室拥有急诊病房、急诊ICU,以及数十年的深厚积淀,医院还购置了两辆具备长途转运功能的技侦车,无论从规模和水平来说,都是市级医院首屈一指的。

产科是最能体现服务周边社区的科室,郑州市二院党委书记赵玉兰说,从孕前检查到围产保健再到生育,孕产妇们都秉承就近就地的原则,随着二胎政策的实施,产科的门诊和住院患者都一路飙升,“随着产科搬进新病房大楼,我们不仅扩大了产科病房的规模,还相应地建设了新生儿ICU。”据悉,郑州市二院的新生儿ICU已全面建设完毕,已经进入医护人员的培训阶段,很快就可以投入使用。此外,CCU(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神经ICU也在持续提升,这些病房投入使用,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相应的学科实力和发展水平。

此外,为了充分满足周边社区居民的诊疗需求,郑州市二院还在筹划建设透析室。“肾衰患者并不是个个都能有器官移植的机会,因此,血液透析就至关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建设规范的血液净化区域势在必行。

按照国家新医改的分级诊疗原则,慢性病的治疗必须就近、就地,这就要求周边的综合医院必须具备相当程度的实力,医院的发展机遇,也是重大挑战。在“眼科名院、综合强院”的发展思路指引下,五年来,郑州市二院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正如院长孙世龙所说,“我们已经搭建起了标准综合医院的学科框架,未来已来,在这个坚实而又广阔的平台上,在国家新医改思路的引导下,医院的发展前景必将更加广阔,为周边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和完备的健康保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897421 2017-10-24 00:00:00 二 郑州市二院服务功能持续扩容 以“综合强院”实力保障公众健康KeywordPh未来已来,进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