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9月底,高新区法院与北京房益宝公司在法院为一批案件的86名申请执行人办理了债权置换。10月11日上午,国庆假期结束不久,北京房益宝投资有限公司的负责人便来到郑州高新区法院执行局绍龙法官的办公室,为这一起债券置换案件办理有关款项的相关手续。
据了解,这是一起产品责任纠纷案。2011年,被告河南某种业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将其公司的散装“先玉335号”玉米种子冒充“招玉6号”玉米种子,间接销售给封丘县等地的农户。农户在播种该玉米种子后出现出芽率达不到标准及出现苗后死亡的现象。经检测,该批种子检测样品不符合国家种子质量指标要求,为不合格产品。目前,本案原告因犯销售伪劣种子罪被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1年,公司宣告破产。2016年,本案涉及的86名农民向高新区法院申请强制执行,经调查被告其公司和其他涉案个人名下均没有可执行财产,86名农民的损失一时无法挽回,此案陷入僵局。
今年3月以来,高新区法院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债权置换试点单位”,积极探索实践,通过“债权置换”方式为一些确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的申请人挽回了部分损失。
经过法官与申请人沟通和解释,征得申请人同意之后,高新区法院决定借助“债务通”平台,帮助86名申请人把本来已经没有希望要回的债权通过“债券置换”的模式置换成同等价位的商品。
由于参与债券置换要向第三方服务平台缴纳一定债权比例的服务费,考虑到本案申请人本身属于弱势群体且因购买到伪劣种子已损失惨重,没有经济能力支付相关费用。法院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决定对本案进行司法救助进而进行债权置换,尽可能地将农民朋友的损失降至最小,从而保障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在“债券置换”办理现场,前来办理手续的农户们眉开眼笑,对办理此案的法官多次表示感谢。
近年来,郑州高新区法院本着司法为民的本质要求,不断加大对特殊群体和弱势群体的司法救助力度。在本案中,创造性地通过司法救助手段启动了债权置换程序。通过债权置换,不仅帮助农民朋友解决了不良债权,挽回损失,更有效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目前,该案件已有53名农民手续办理完毕,剩余30多名正在办理中。记者 孙庆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