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2版:新时代 新征程 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十九2/2017-11/09/Y02/20171109Y02_brief.jpg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面梳理、查漏补缺、抓好工作落实 以实际行动和工作成效贯彻十九大精神
提高产业支撑水平 促进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荥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着力引资引智引平台
提高产业支撑水平 促进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
“荥阳造”首列地铁列车下线投运

近年来,荥阳市坚持“工业强市”战略,围绕打造国家中心城市次中心,不断提高工业经济的产业支撑水平,工业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2016年位列中国工业百强县(市)第47位,比2014年前移14位。

荥阳时报 王世端 通讯员 张星 文/图

先进制造业体系 初具规模

为适应和把握经济新常态,荥阳出台“工业经济稳增长、促转型的指导意见”,每年拿出2000万元对技术改造、上市融资、商协会举办重大活动、两化融合等项目进行奖补扶持,稳定了发展预期,引导了产业方向,保障了稳定增长,促进了转型发展。2016年底,工业经济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2%;规模工业企业475家,比2010年增加150家;规模工业增加值395亿元,是2010年的1.9倍,年均增长11%。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增加值197.5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比重比2010年提升11个百分点,高耗能、高载能、高污染行业比重下降8个百分点。

传统产业焕发活力

荥阳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实施智能制造示范工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对标工程,通过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培育智能工厂、智能车间,实现工业效率再造。实施污染治理与经济增长“双统筹双促进”,积极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发展。阀门、建筑机械、矿山机械等传统产品不断升级换代,游乐设施、农业机械、消防器材等特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增长动能持续转换

荥阳坚持开放创新双驱动,着力引资引智引平台,战略资源加速集聚,累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153个、总投资950亿元,引进域外资金突破600亿元。营造双创生态,荥阳产业集聚区创成省级“两化融合”实验区,新材料国家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中原智谷创新创业综合体等创新平台建成运营。发挥项目建设的牵引作用,形成项目谋划、签约、落地、建设、竣工、达产的递补态势,推动重点项目加快建设。招引中车、中航工业、海格集团、中天科技等世界及中国五百强企业落地荥阳,华晶金刚石、国机精工、四维新材、白鸽磨料、高格空调、虏克电梯、明泰铝业、金谷机器人、思维精工设备、军民融合产业基地等重大工业项目陆续签约、开工、竣工、达产,形成了一批增总量、提速度、优结构、谋长远的优质工业项目。2016年12月21日,“荥阳造”首列地铁列车下线投运,高铁、碳纤维、石墨烯、金刚石等高附加值产品不断推向市场。

企业服务成效显著

荥阳抓好产销、银企、用工、产学研“四项对接”,全力破解企业市场开拓、融资、用工、创新等瓶颈制约,组织企业参加德国宝马展、上海宝马展、北京及新疆工程机械展,并对展位费给予补贴。举行2017年全国建筑暨矿山机械交易会,展示产品1万多种,成交金额120亿元,参展面积、参展企业、客商观众数量、成交金额均创造历届交易会之最。针对“三十强三十高”及主导产业的骨干企业在土地、规划、建设、不动产登记等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出台“依法集中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办法”,先后研究解决问题24个,减免处罚1500万元,企业共盘活各类资产30亿元,可通过银行增加流动性20亿元。完善企业减负机制,切实降低企业各项负担,5年来共减免各项税费1.5亿元。通过企业服务110、问题转办、召开协调会等形式,5年来共解决各类企业问题1954个。

开拓“一带一路”国际市场

荥阳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尼日利亚、老挝、埃塞俄比亚、乌克兰等国家加强对接交流、产能合作,累计实现销售订单5000多万美元,神农膨化饲料加工项目将入驻埃塞俄比亚河南产业园。

今后几年,荥阳的目标是打造全国工业重镇,一批“荥阳制造”产品和品牌在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具备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工业经济在全国中心城市次中心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03161 2017-11-09 00:00:00 四 提高产业支撑水平 促进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KeywordPh荥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着力引资引智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