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6版:荥阳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Y06-07
踏上新征程 干出新气象 唱响最强音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踏上新征程 干出新气象 唱响最强音
——致第18个记者节

编者按

每一名记者节的背后都有一支优秀通讯员队伍。昨日是第18个记者节,在记者节来临之际,郑州晚报表彰了一批优秀通讯员。今日,《郑州晚报·荥阳时报》请来自荥阳的优秀通讯员讲述他们在新闻工作方面的奋斗历程、感知和感悟。他们也与记者相约:激扬文字、凝聚进步力量,奋笔疾书、讲好中国故事,为新时代放歌,为新征程鼓劲。

用我手中的笔

展示荥阳城市管理工作的风采

我叫陈登举,是荥阳市城市管理局宣教科的一名科员,被郑州晚报评为优秀通讯员,这是激励我在今后工作中进一步努力。

回首这些年担任通讯员的工作经历,可以说是有压力、有辛苦、有温暖,更有收获。

先说压力。每当我敲起键盘,我们的环卫工和执法人员的任劳任怨、踏实肯干的工作场面以及各级领导为做好城市管理工作而做出的有效举措就会出现在我眼前。所以,有一种责任感和压力感促使我们一定要克服各种困难,把这些人和事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

再谈辛苦。为提高自己的工作业务素质,我们坚持多看报、多读书,特别关注《郑州晚报》,从稿件中学习经验、提高水平。回想刚做单位宣传工作的时候,常常为不知道怎么写而感到发愁,为这份工作感到负担。现在,把本职工作和通讯员工作融合在一起,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使这件工作成为一种乐趣,我开始更加热爱我的工作,更加珍惜通讯员这份沉甸甸的荣誉。

再讲温暖。作为单位宣传工作者,虽然时常有压力,要不断付出辛苦,但工作中各位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让我感到温暖,也成为我继续做好通讯员工作的强大动力。更感谢《郑州晚报》的编辑,在我们每投去一篇稿件的时候,都认真地审阅,耐心地帮我们把文字修改到最佳。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字水平,力争交出的每一篇稿件都是精品。

说到收获。今年,在各位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下,我被评为优秀通讯员,这份殊荣无疑是我工作上的收获。然而我收获的又岂止这一份荣誉,更有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支持。这种收获是任何东西都无法取代并弥足珍贵的,同时通过每一次学习和报道,我的个人能力也在提高。现在珍惜我收获到的,更坚信只要努力付出,在将来的通讯道路上一定会得到更多。

荣誉代表过去,也代表着一个新的高度,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地落实自己的工作,勤于写作,大力挖掘,用我手中的笔,为展示我们城市管理工作风采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荥阳市城市管理局

陈登举

用最温暖的文字讲述我们身边的感动

我叫王佳,我是荥阳慈善总会的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慈善活动的宣传推广。我从2009年开始从事宣传工作,每天都在感动与被感动中工作,而我需要将这种感动传播出去,把社会正能量带给社会大众。

说起公益的传播,可能大家都以为,默默做好事就行了,不需要其他人知道。我觉得,公益慈善传播活动是为了引起全民关注,带动慈善行为,让社会环境和生活状态更好。传播的目的不是为了表扬谁,而是要让大家知道,还有这样一群人在做好事,从而激发大家参与公益的热情。

慈善,不分大小,在爱的世界里,平凡亦是伟大。因此,在我的文章里,我喜欢给读者讲故事,不管是大额捐款现场,还是一个小小的慈善举动,第一现场,坐下来慢慢听那些感人的故事,再用我的文字去讲述出来,让这些温暖的文字能够打动读者,从而在读者心里荡起层层慈善的涟漪,爱也就会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我用最喜欢的一句话结尾吧:“总是被身边的感动所感动,总有一天会被身边的感动所带动。”

荥阳慈善总会 王佳

凭忆寻常事 浅语抒情怀

我国伟大的中国共产主义者先驱李大钊曾有副名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将这句诗用作勉语再合适不过。作为一名党政机关宣传信息采集、文字材料的撰写者,更应“每日三省吾身”,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行。今天,我想讲一讲对我影响深刻的几件小事。

2011年的11月,我初入宣传和材料工作岗位,正逢首次半夜加班,被一篇稿子难倒,书记让我向一位德高望重的领导老师请教。令我惊讶和震动的是,那位老师既谦虚又亲和,并且晚上亲自开车过来指导,丝毫没有领导做派。我第一时间按照老师的指导查找学习了相关的资料数据、报纸、杂志、书籍,一个晚上快速阅读了几十本书、精读了几十篇文稿,肚中才有了丁点“墨水”。没想到,这仅是推开了写稿子的门,难的是精准提炼题目、谋篇布局、骨肉丰满。每一个段落上、每一句话上、每一个标点的应用上,老师都一丝不苟、反复斟酌,力求精准客观,丝毫没有注意到时间流逝、已近天明。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我的文字水平进步飞快,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认真、严谨、求实,这种习惯一直伴随我至今。

与写作技巧相比,我们有时候应该更重情怀。同年一个冬夜,也是由于一篇紧急新闻通稿,我按照自己客观实际的风格,经过反复修改最终写出了自己满意的稿子。当晚,荥阳市委宣传部的一位“笔杆子”老师看了以后,只是修改了个别语句和用词,稿子立即就有了“生命力”和“人情味”。我暗暗琢磨其中缘由,原来新闻稿件并不只有“冷冰冰”的阐述这一副模样,也有充满情怀的一面。之后,我就多了每天浏览新闻、读报的习惯,关心政治、国家大事、民生实事,从身边的新闻中学会用心感知、敏锐捕捉、智慧分析。

有一次,为了写好反映本单位过去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稿件,我分别联系了新入住的回迁社区居民、等待拆迁的农户和在外务工返乡探亲的群众到一线进行采访,在单位的时候与身边的同事谈论发展变化带来的体会,在睡觉的时候苦思冥想如何下笔,很多次忘记了喝水、吃饭,特别是在拍摄配图的时候,在得知第二天晴天的时候,我5点多钟就起床,一个人开车到集聚区和镇区新通车的公路上、到拆迁现场拍摄……从第一次提笔落字到与之前相比的“轻车熟路”,这1900多个日子,可以用“八千里路云和月”来形容,那些孤灯相伴、苦心孤诣的时光不可谓不辛苦;而从入门之后的路途,更多的是理想与信念、情怀与境界、热情与毅力相互交融的过程,这是个人的事业进阶与人格升华的过程,只有用心血和汗水浇灌,以饱满的热情、孜孜不倦的笔耕、实事求是的态度、科学严谨的作风为养分,才最终开花结果。

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经过此番磨砺,心中更加了然,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也需要经历漫长艰辛的成长过程,要有悲天悯人的善良,更要有坚定的品格底线,既要“不待扬鞭自奋蹄”,也应有“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泊……也就是说,只有把心中理想挂上桅杆,撑满风,开始起航,才能驶向星辰大海。

豫龙镇 闫立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03187 2017-11-09 00:00:00 四 踏上新征程 干出新气象 唱响最强音KeywordPh——致第18个记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