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7版:荥阳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荥阳
踏上新征程 干出新气象 唱响最强音
震荡市场能攻善守 富国新优选灵活配置基金正式发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踏上新征程 干出新气象 唱响最强音
——致第18个记者节

门外汉变成了“老司机”

我叫冯明献,1973年出生,是荥阳市京城路街道的一名通讯员。

1991年冬天,18岁的我如愿参军,刚到部队第一周,指导员安排了一项特殊的任务:给远方的父母写封信。看似简单的事儿,难却把我难倒了,在屋里关一天,勉强写了一张零两行字。

学习写信成了一种刚需,无奈只好找战友借一本《写信指南》来看,新兵连3个月时间,我积累了厚厚一本笔记,从此慢慢爱上了写作这一行。

1995年7月,我考上军校,学校通知要招募新闻报道员,我便主动请缨。开始没有什么经验无从着手,于是我虚心向学长请教,通过看报纸、读杂志等渠道学习,渐渐我胜任了这份工作。同年11月《解放军报》一篇不足200字“豆腐块”给了我莫大的鼓励,获得了军队院校嘉奖,从此,我更加热爱这项工作。

1997年我军校毕业,因我学的军械维修专业,被分配到重庆空军部队从事雷达维修专业工作,短短半年我成了一名技术骨干,但是“老毛病”没改,业余时间依然迷恋新闻写作。

当时,部队条件艰苦,每篇文稿都靠手写,反复修改10多次。

2005年我部队转业,被分到荥阳市京城路街道工作,从事协税工作,可我心中并不乐意。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得知计生办需要一名宣传员,我又踏上新闻写作这条路,计生办宣传员一干就是8年。

2015年事业单位改革,怀揣着对新闻写作的向往,主动要求到秘书科工作,从单一计生工作转化为街道整体。起初写作技巧不足四处碰壁,我从自身找原因,看报纸、学方法、写心得,功夫不负有心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的200多篇作品陆续在省、市各大媒体上发表。

荥阳市京城路街道 冯明献

在创新中回望初心

我叫邢红丽,是荥阳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的一名宣传员。回顾这几年,认真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创新的工作思想是我的工作方法。

一个合格的宣传工作者,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严谨的逻辑思维,展示真实的信念,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加强新闻宣传等知识的学习,认真完善知识内容,丰富知识结构、拓宽思路、查找不足。刚开始接触宣传工作,我手足无措,只能通过校正别人的信息进行学习,后来尝试自己写短篇信息,内容却苍白无力。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会议会场内,一名郑州电视台50多岁的记者背着重达10余公斤的摄像机长达几个小时,而且为了改稿,午饭和晚饭一并解决。我想,他们是真正用身心来做新闻,新闻工作苦中有乐,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新闻工作者背后的汗水、泪水。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心态,我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不断向前辈学习,收集报刊书物上的优秀文章,学习探索文稿写作规律,提高文稿质量,慢慢成长为现在一名合格的宣传员。

在工作中,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新时代,现代的市民群众都在通过网媒、电媒、纸媒等渠道获得新闻,我们更应该创新思路,开阔视野,时刻关注单位工作的同时,又必须把一部分注意力转移到报刊媒体上,寻找合适契合点,挖掘敏锐新闻点,增强新闻宣传的敏感性与针对性。

荥阳市园林绿化管理中心 邢红丽

做好上传下达的“口舌”

我叫柴伟瑞,是荥阳市贾峪镇人民政府的一名基层公务员,很荣幸被郑州晚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回首在基层从事宣传工作的经历,可以用3个词“位置”“想法”“学习”来概括自己的感受。

先说位置。身处基层,宣传时既要从实际出发,还要考虑到事件的作用和效果。这使得我在宣传过程中一方面坚持深入实际,了解事件本源。另一方面强化大局意识,积极与主管领导、当事人沟通,更注意当前党的政策方针和上级的要求,也就是说既要“脚踏实地,还要仰望星空”。

关于想法。基层很多事都是在落实上级政策,那就要求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关键是看“自选动作有新样”,更要看“群众的口碑”。要做到宣传是否能为党委、政府推进工作助力、是否为群众了解政策添力、是否为从事落实政策的同志加力。要让党委、政府放心、让群众安心、让落实政策的同志舒心。这些方面是我撰写宣传稿件的基本原则。

针对学习。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但多读书、读好书是不二法门。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经典、多学习别人的长处,没有开放的眼光、开阔的胸怀、扎实的步伐,写不出好的文章。从很早就开始学习《毛泽东选集》,后来坚持读《毛泽东文集》,一直感觉毛泽东同志的思路、文笔、切入点都非常高超,值得长时间深入学习。为了更加方便查阅,每年我都会自费购置一年度《人民日报》的一系列评论合集,并在日常工作中把各类报纸、网站上的重要文章作为剪报收集起来。自费购置写作方面的专业教材,充分学习机关内订购的各类党报党刊,坚持做剪报、抄报。利用手机订阅各类写作技巧微信公众号,请教各方面写作高手。方法很多,目标只有一个:宣传好党的政策。

荣誉的获得离不开大家的支持和帮助,更要感谢《郑州晚报》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感谢姚辉常站长不遗余力的帮助,也感谢来自上级各部门领导、兄弟单位各位同仁的支持。荣誉代表过去,也代表着一个新的高度,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更加努力落实自己的工作,倍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荣誉。贾峪镇 柴伟瑞

宣传就是生产力、软实力

2011年11月16日,我前往新乡市参加“驼人杯”河南卫生新闻奖表彰大会、“河南省医院院报(刊)联盟”成立大会暨2011年第二期通讯员培训班。作为一名初做卫生新闻宣传工作的县级医院宣传人员,因为负责院报的编辑排版,也因为向《医药卫生报》《中国中医药报》等报刊投稿小有收获,有幸被医院派来参加此次会议,受益颇多。

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开幕式上,时任河南省卫生厅新闻办主任的周勇这样说,新闻宣传就是生产力、软实力。新闻宣传虽不能直接增加业务量,但是却能对医院的发展、员工的士气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宣传推广造势,可打造医院发展的“软实力”,树立医院良好形象和口碑,提高医院的知名度、信誉度和品牌影响力。

之前,因为认识上的局限性,总是把宣传看做是配合医院工作的一部分,医院需要宣传什么就做好哪方面的宣传,不主动、不及时、不策划活动,有目的地带动医院形象,也没有想过与专职记者建立关系网,所以宣传工作一直处于被动状态。如今意识到这一点,我极力汲取周主任讲话中的有效信息,思考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强势出击,将宣传工作作为“急先锋”“打头阵”,充分展示医院实力,提升形象。

当然,在这次参会过程中也有一些小插曲让我认识到自己缺乏经验,比如独自前往新乡迷路好久找不到酒店,没有及时领取会务费发票进行报销等,但是有经历才能汲取经验和教训,才能成长成材。在随后的几年里,我一直都记得宣传就是生产力、软实力这句话,从点、线、面上树立医院的立体形象,也努力使医院的新闻宣传工作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让自己的写作站在老百姓理解、认识的基础上。

荥阳市中医院 杨文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03193 2017-11-09 00:00:00 四 踏上新征程 干出新气象 唱响最强音KeywordPh——致第18个记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