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4版:登封时报 教育通讯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4
创新课堂教学形态,让孩子在“发现”中成长
登封市举行2017年第二届中小学生器乐演奏比赛
课间一杯爱心奶 健康生活每一天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创新课堂教学形态,让孩子在“发现”中成长
登封市北区小学“发现课堂”形态展演

“发现”课堂形态是登封市北区小学在“博雅教育”办学理念引领下,结合时代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和教育本质提炼出来的课堂教学形态。该课堂形态注重“发现”,让孩子们学会发现、主动发现,在发现中质疑、在发现中收获,在发现中成长。

“发现”课堂的提出

基于现实

“钱学森之问”曾引发了我们教育人的思考,大家都很清楚摆在我们眼前的中国教育的现状就是,长久以来基础教育发达,但创新能力缺乏,我们的孩子基础知识掌握牢固、运算能力强,但不敢质疑、不主动探索,说到底就是缺乏勇于“发现”的精神。

基于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六大核心素养、十八个基本点中,审美情趣、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乐学善学、勤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多个方面要求学生要能主动发现、善于发现。

基于课程价值目标

“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发现”课堂形态核心理念解读

“发现”课堂的终极目标:1.培育科学求真态度、探索发现精神;2.培养积极思维意识、勇于创新能力。

“发现”课堂的近期目标:开启思维,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等天性,享受学习乐趣,培育美好的情趣,陶冶道德情操。

“发现”课堂的课堂目标:让孩子在学习中发现知、情、疑、智、美。“知”指知识、技能;“情”指情感、情趣、情操;“疑”指质疑精神,让孩子学会发现,敢于质疑;“智”指开启智力,增长智慧;“美”是达到一种境界,发现美、体验美、创造美。

“发现”课堂的基本流程

课堂文化是需要以一定的教学范式为载体去承载的,在郑州市道德课堂“先学、展示、反馈”课堂流程的基础上,我校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发现”课堂的基本流程为:

(一)周目标导航——预设发现目标,让学习变得更简单;

(二)前置性学习——尝试发现问题,让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三)学习型组织——合作中解决问题,搭建面向全体的平台;

(四)展示的课堂——享受发现乐趣,寻求学习的恒动力。该教学模式,重发现、重体验、重展示,引导学生通过角色的发现、主动发现、愉悦发现,在发现中博采众长、博学成趣,实现课堂上的思维碰撞、人性高扬。根据学科不同、学段不同、课型不同,组成学科协同研究小组,进行“发现课堂”教学模式细化研究,经过扎实深入的探究,初步实践了以下学科的课型和模式的探究。

1.润泽心灵的语文教学

语文学科在“发现课堂”理念引领下,结合学校自编的周目标导航和配套的校本教材,采用“栏目教学”和“闯关形式”,如汉字课:第一关,汉字浩如海,大家一起来。第二关,小组对对碰,争当小先生。第三关,交流自豪,展示荣耀。第四关,追本溯源,快乐无限。第五关,我行我秀,彰显精彩。以汉字课的第四关为例“追本溯源,快乐无限”每节课上挑选一个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的演变历程中,不仅让学生学会认字,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汉字之源,发现汉字之美,就拿“京”字来说,当“京”字被抽象成一个奔跑的运动员形象之时,它的灵动,它的刚毅与柔美的融合充分体现了汉字之美,孩子们在独特的汉字文化魅力之中,争做一名传承传统文化之人。受课堂影响,学生在生活中自主发现“古体字”主动拿到课堂上交流,这既培养了他们的发现能力,更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阅读课,第一关:字词训练营,人人当英雄;第二关:我读我入境,流利有感情;第三关:入情入境,品味人生;第四关:得知得智,拓展人生;第五关:化人化文,学以致用。

2.追求整体教育价值的数学引导

数学课流程:前置性学习(旧知铺垫、新知相关数学活动);组内交流,互相提高(概念-特征 类型-生活);班内展示,拓展思维(针对相同的问题,一个队展示,另一个队补充),老师点拨指导;得知得智,提升自我(学生谈收获)。

创新点和研究价值

以前置性学习为突破

“教之而不受,虽强告之无益。”学生在发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前置性学习让学生学前对所学的内容有了较多的了解,能够主动积极地通过各种途径对需掌握的知识点信息先期认识和整理,形成初步的发现,教师在课堂上创设的情景与机会中以学定教,师生共同呈现“前置性学习”的交流与发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生生互教、师生互学的方式引导学生创造性发现,学生在修正“前置性学习”中问题的同时完成再次发现,并且在发现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

教师由主演变导演,由师长变学长

课堂上老师要关注的东西更多,尤其是学生在体验中的发现、思考中的发现、碰撞中的发现,是否得当、是否正确、是否需要纠正等。

课上发现激发兴趣,培养自信

在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按照自己收集的资料充分展示自己的发现成果,优等生有了展示自己的舞台,中等生不断进取、体会成功,学困生也在交流、模仿中内化进步。教师在课堂上适时点拨指导,学生在交流和老师的指导中获得更多的发现,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力提升,合作意识增强

在学习过程中,孩子们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型组织的构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集体主义荣誉感。展示过程中,孩子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合作学习、团队意识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幼儿养性、童蒙养正、少年养志、成年养德”,作为小学阶段,保留孩子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孩子善于发现的习性,是我们构建“发现课堂”教学形态的初衷,在“发现”知、情、疑、智、美的过程中培养学识广博、气质文雅的五好少年是我们的美好愿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07473 2017-11-23 00:00:00 四 创新课堂教学形态,让孩子在“发现”中成长KeywordPh登封市北区小学“发现课堂”形态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