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郑在行动”系列报道 (县区篇③) 航空港区 七大工程 源头筑牢“防火墙” 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健康指数、幸福指数。2017年,全市各县(市)、区上下齐心协力,因地制宜创特色,在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上见成效,在食品源头治理上下功夫,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城市上显身手……各项工作亮点纷呈,实现了食安工作在全市范围内的全覆盖、全渗透。 郑报融媒记者 邢进 谷长乐 2017年,我市航空港实验区全力打造航空食品的“蓝天工程”。在机场口岸设立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专门负责航空口岸的食品安全监管任务,确保每一位旅客“舌尖上的安全”。 回顾过去一年,航空港实验区结合全区食品安全工作实际和特点,实施航空食品蓝天工程、进口食品畅达工程、富士康集中就餐放心工程、食用农产品源头准入管控工程、大众餐饮洁净工程、学校食堂营养工程、建筑工地食堂清白工程等“七大工程”,将食品安全工作渗透到方方面面,推动郑州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深入开展。 “我们重点实施了进口食品的畅达工程,对申请进口食品经营的单位,在审查环节严格按照标准把关,不符合规定的,坚决不予许可。同时,严把日常销售关,并对销量大、安全风险等级较高的肉制品类、奶制品类等进口食品加大抽检批次,及早发现和排除进口食品的质量安全风险隐患。”该区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航空港实验区有餐饮单位2000余家,该局聘请协管员队伍185人,形成了区、办事处、村三级食品安全监管网格体系,并建立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实施源头管理、过程管理,提高监管效能,规范餐饮企业经营行为。 荥阳市 四大亮点 “舌尖安全”无盲区 2017年,荥阳市食药监局围绕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巩固创新,呈现出“四大亮点”。 以协管队伍为基础,推进监管体系制度化。荥阳市食药监局建立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覆盖全市所有行政村和社区。重点承担200人以下农村集体聚餐的管理,严把流动酒席食品安全关,形成了县、乡、村三级监管网络,建立了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体系。 以食品抽检为抓手,推进监管手段高效化。以生产企业、大型商超、各类餐饮、集贸市场等为重点区域,累计开展食品监督抽检2600批次,达到每千人4批次以上,抽检合格率达98.9%。 以“互联网+”为依托,推进监管举措科技化。积极打造“透明厨房+阳光操作”,先期在全市100家大中型餐饮单位和全部院校后厨无死角安装监控探头,对食品加工和后厨环境进行“网上直播”,为食品安全监管添加“电子眼”“护航盾”。 以便民服务点建设为窗口,推进监管服务一体化。如今,该局已在全市农贸市场和大型商超建设5个食品快速检测便民服务点,免费为市民购买的食用农产品进行快速检测。 惠济区 三个融合 稳中求进谋发展 近年来,惠济区以建设“食安惠济”为引领,全力构建全域监管、全链条溯源体系。2017年,该区发展战略再提升,主打“融合牌”,重点推动全区食品安全水平向上向前,创建工作平稳有序进行。惠济区食药监局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与强化食品安全日常监管相融合,实现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示范创建全覆盖,稳步提升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满意度。截至目前,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9800余家次。 该局将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与“两小”治理相融合,全面建立“两小”(小餐饮店、小食品店)台账,挨家挨户进行督促整改。截至目前,该局共排查整治“两小”单位3900余家次,小食品店达到合格率100%,小餐饮店合格率达到99.5%。 另外,该局还将创建工作与示范店、示范街、示范市场创建有效融合。2017年4月,该局率先在信基调味食品城启动了食品安全示范店创建活动,授予48家商户“食品安全示范店”称号,走在了全市各县(市)、区前列。同时,以毛庄农产品批发市场为试点单位,全面推进其升级改造工作,充分发挥示范单位作用,促进全区食用农产品市场提档升级。 经开区 三项举措 创新有为促转型 2017年是我市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的关键一年,经开区以创新为主基调,翻开食安工作新篇章。 为开阔监管人员工作视野,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经开区组织人员前往多个省市学习考察。上海农村自办酒席会所、小餐饮临时备案管理办法,南宁的“无水厨房”“4D管理”、快检机器人等创新举措,让该区获得了新的启发和思路。去年,该区组织全区食品监管人员和餐饮从业人员开展4D食品安全现场管理培训,并推出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和餐饮企业结对子的举措,一对一精准帮扶企业打造4D厨房。辖区内各站所相继组织辖区村委会、餐饮店负责人召开“4D厨房”宣传培训暨推进会,让4D管理理念在辖区餐饮后厨真正落地,为经开区群众打造一个干净、放心、安全的就餐环境。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