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新征程 豫出彩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6
郑洛新协同发展实现1+1+1>3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代表委员热议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郑洛新协同发展实现1+1+1>3
周高虹 制图

作为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该如何加速前行?如何能把这一“国字号”试验田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连日来,参加两会的代表委员围绕这一热点话题畅所欲言,建言献策。

郑报融媒记者 王红 裴蕾

赵文静 张竞昳 赵柳影

数读郑洛新

去年新增创新引领型企业1713家

2017年,郑洛新三市新增创新引领型企业1713家,占全省新增总数66.5%;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26件,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8倍;技术合同交易额达67.4亿元,占全省90%。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41.3%,高于全省6.3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实力提升明显、引领带动作用在持续增强。

今年郑州将重点抓好中原科创谷建设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今年,我省将以加快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龙头,持续打好开放牌、念好人才经、下好改革棋、唱好协同戏,推动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省政协委员、省科技厅厅长张震宇说,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以全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抓手,以培育壮大创新引领型企业、平台、人才、机构“四个引领”为着力点,以谋划实施生物育种、可见光通信、超级电容、工业CT等“四大项目”为突破口,省市联动启动建设四大高水平研究院,组建中原产业技术研究院,加快重大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培育自创区战略新兴产业,全面提升自创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2018年,郑洛新自创区将围绕建设中西部科技创新高地的战略目标,明确管理权限下放清单,建立直通车制度,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进一步完善创新引领型企业、机构、人才、平台“四个引领”建设,在支持政策、支持力度上力求突破。在空间布局方面,初步建立“3+N”空间布局框架,赋予其先行先试政策权限,充分发挥引领辐射带动作用。在标志性工程建设方面,将重点抓好郑州中原科创谷、洛阳军民融合产业园、新乡汇智协同创新谷建设,打造一批重大标志性工程。

奋力作为

金水区: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0%

“两年来,我们以自贸区和自创区建设为引领,积极探索以开放式创新为主要内容的转型发展路径。”省人大代表、金水区委副书记、区人民政府区长魏东说,在全市注重构建与国际融合的大环境下,金水区在美国硅谷和印度班加罗尔设立了驻外办事处,引进了一批国际创新服务机构和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培育了共享生态科技、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与世界前沿科技对接的新兴产业。还通过构建与国际同步的科技创新体系,建成了8个国家级实验室和34个院士工作站,培育了667家科技型企业,占郑州的20%左右,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80%。

科技企业:成绩的取得受益于示范区建设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三区一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将更加助推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省人大代表,河南广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高天增说,他的公司位于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核心区之一——郑州高新区,“我们也在乘着郑洛新自创区建设的东风,在自主创新方面努力有所作为。”

高天增代表说,通过示范区的建设,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聚集创新资源、完善创新载体、打造服务平台,加快实施创新驱动,成为产业继承创新高地。目前高新区已出台全方位支持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形成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

“比如,我们企业是做生物技术和农业食品的,也都积极投身于郑洛新自创区建设中。我们是‘智汇郑州1125聚才计划’其中的一个项目,同时,去年一年,我们就申报了省里的六个专利,公司内部也专门设立了‘十大科技品牌’,可以说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得益于示范区的建设推动。”

建言献策

强化区域创新协同实现1+1+1>3

“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河南实行创新驱动发展的一个核心载体,对全省自主创新的带动能力、辐射力、影响力都是非常大的。”省政协委员、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谷建全表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充分发挥三个城市的产业优势和创新资源优势,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培养和聚集创新人才,全面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努力把示范区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中原创新创业中心、开放创新先导区、技术转移集聚区、转型升级引领区和创新创业生态区。

谷建全建议,未来发展中,要搭建国家、省和郑洛新三市创新合作的联动平台,促进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又要坚持差别竞争、特色发展,鼓励支持郑洛新三市立足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面向国内外市场,构筑各具特色、分工合理、优势互补、合作互动、互利共赢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郑州、洛阳、新乡三个城市,要按照“要素集聚、资源共享、错位竞争、联动发展”的要求,强化区域创新协同效应,增强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服务功能,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三个城市形成协同效应,在今后的发展中才能形成1+1+1>3。

谷建全说,在加速郑洛新创新示范区发展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其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全省、全国创造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开辟绿色通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政府报告中提出,去年我省不断加快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知识产权强省试点省、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引领型企业、人才、平台和机构。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加快建设,龙子湖智慧岛入驻大数据相关企业超过100家。成果令人振奋,未来令人期待。”省人大代表、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首席运营官于文杰说,2017年,郑洛新三市自创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总量达到1150家以上,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26件,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8倍,这当中,驻豫央企和国家级科研院所贡献巨大。

“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也不少,一些具备创新发展潜力的央企,欲在示范区注册新体制高新技术企业等新设机构,但是,受自身体制制约,很多好的政策享受不到。”于文杰建议,省委省政府出面向国家有关部门协调,为央企和国际级科研院所开辟绿色通道,让他们的科技成果顺利就地转化。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28208 2018-01-27 00:00:00 六 郑洛新协同发展实现1+1+1>3KeywordPh代表委员热议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