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M03版:中原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注
中原区这4位女性的故事 平凡中带给我们太多感动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她们是居民心中的“百事通”“贴心妞”“亲闺女”……
中原区这4位女性的故事 平凡中带给我们太多感动
冯建红

阳春三月,我们迎来了第108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为更好地展现中原区女性的风采,体现她们自强、乐于助人、默默奉献的精神,《郑州晚报·中原时报》特采访了中原区4位女性,听听她们的故事。

4位女性中,有普通的共产党员,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有社区工作者,用自己辛勤的劳动,让居民把她当成了自己的“贴心妞”;更有81岁高龄的退休居民,至今仍在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奉献着爱心。这些故事让人感动的同时,更激励着大家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同时,也祝全区所有女性节日快乐!越来越美丽自信!

汝河路街道汝河小区赵玉玲

81岁高龄、肢体三级残疾 仍挡不住她做公益的热情

“只要能动,就会一直做下去”

家住郑州市中原区汝河路街道汝河小区的赵玉玲阿姨,今年已是81岁高龄。人老心不老,她精神饱满、待人热情、和谐邻里,又热心公益,遇到有需要帮助的人都会毫不犹豫,能帮则帮。

多才多艺,热心公益

赵阿姨退休前在郑州市医用材料厂工作,对待工作一丝不苟。她生育了一子二女,老伴因病去世36年,是她一个人把子女拉扯大。

赵阿姨退休后,经常参加社区组织的打扫楼院清洁家园活动,对待邻里也热心周到。无论是对待长期居住的老居民,还是租房居住的进城务工人员,她都充满热情,带领他们到社区登记信息、建立台账,接受社区居住管理及服务。

自社区科普大学成立以来,赵阿姨便积极到社区报名参加科普知识学习,并把学习的心得体会告诉邻里、朋友,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参与到社区科普大学中来。赵阿姨还多才多艺,尤其对豫剧情有独钟,在社区科普大学结业联欢会上,她一人扮演朝阳沟《亲家母》选段里的三个角色,以其幽默生动、丰富的唱腔和肢体动作赢得了学员们的阵阵掌声。

多年如一日向环卫工献爱心

年轻时,赵阿姨从报纸上看到有热心人向儿童福利院捐钱捐物,深受感动,便多方打听联系,参与到关爱残疾儿童的事业当中来。从开始自己买来布料亲手缝制棉衣、罩衣,到后来掏钱买成衣送到儿童福利院,这样一送就是七八个年头。

时间悄悄逝去,赵阿姨年龄也在一天天增大,因病导致腿部病变,出行也不太方便了。被诊断为肢体三级残疾且收入不丰的她依然“我行我素”,不能去远的地方献爱心,就把“目标”放在了家门口。在冬至、春节、元宵节的时候,她会买来饺子、元宵亲手送给环卫工人,还经常掏钱购买冬衣、手套,或自己发给环卫工人,或交给社区,让社区发给需要的人……这些善事,赵阿姨十几年如一日从未间断。

记者问她是什么动力促使着她多年来一直热心公益?赵阿姨说:“环卫工人天天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的,看着就让人心疼,给他们送点东西也花不了多少钱,这不算啥的,我身体不好, 咱们街道和社区领导还经常看望关心我呢。”老人说,自己做这些事儿得到了孩子们的大力支持,“只要能动,就会一直做下去”。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李建霞 文/图

思源社区郭惠君

她是一位普通的共产党员 社区老大爷这么评价她

“不是我的闺女,但胜似闺女”

绿东村街道思源社区的党建专干郭惠君(上图右)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常年默默工作在社区第一线,辖区党员的难事,就是她放不下的心事。社区老大爷提起郭惠君直竖大拇指:“不是我的闺女,但胜似闺女。”

辖区党员的难事,就是她放不下的心事

2013年2月,郭惠君来到绿东村街道电缆二社区,负责文明、社保、党建工作。由于工作出色,郭惠君被评为2014年度绿东村街道“先进个人”。2017年2月到思源社区至今,负责党建工作。为把党建工作做好,她从点滴做起,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员,坚持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

郭惠君是个责任心强的人。辖区党员每月都有“三会一课”活动。为让活动开展得有意义、有创新,郭惠君都提前做好计划,并按计划一步步具体实施。在每次党员学习日,她都认真做好笔记,以饱满的热情做好社区工作。

郭惠君是个热心的人。辖区党员的难事,就是她放不下的心事。每月都有一次党费收缴活动,家住139号院4号楼的李延明由于年纪大,身体不好,常年卧床。除了平时社区的慰问,郭惠君还经常到家里嘘寒问暖,并主动上门去收缴党费。李延明大爷总是激动地说:“郭呀,你不知道,你虽不是我的闺女,但胜似闺女。你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真是让我不知道说啥好。”

早上最早来,晚上最晚走

社区工作事无巨细,无论大事小事,做好了不容易。同事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早上上班第一个见到的是郭惠君,下班最后一个锁门的永远也是郭惠君。”

社区党建工作稳定是整个社区稳定的基础。郭惠君为把党建工作做牢做实,经常深入到党员群众中,了解党员实际困难,把党员的“上访”问题变为“下访”问题,把他们的问题解决在最初。她的认真,换来了社区党建工作的有序发展。

创文创卫工作是全市乃至全社区每一个工作人员的头等大事。郭惠君作为党员专干,每天走街串巷,清理小广告,清理楼院卫生死角。不仅如此,党建工作也能得心应手地及时处理,保证各项业务有序开展。

没有轰轰烈烈的壮举,郭惠君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耕耘着,用一项项工作业绩诠释了一份不平凡的意义。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王艳 文/图

方圆经纬社区书记王娅

四棉西社区主任冯建红

半边天扎根基层

居民叫她们 “百事通”和“贴心妞”

“我们就是要完成群众路线‘最后一公里’这一光荣且艰巨的任务。”方圆经纬社区书记王娅(上图左)在2017年末的“方圆一家亲”迎春联欢会上深情地说,“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在构建幸福、和谐社会中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没有社区的和谐,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幸福与和谐。”

居民心中的“百事通”

方圆经纬社区是前年新成立的社区。因为种种原因,供暖时间总是往后延迟一周左右,居民反应强烈。2017年冬季刚进入供暖期时,王娅总是最早来到物业办公区,帮助居民协调、询问供暖事宜,安抚情绪,力争早早送去“温暖”。

去年下半年,王娅被抽调到中原区大气办,每天晚上要出入整个中原区在建工地,督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虽然很劳累,但社区的工作并没有落下。面对社区居民“社区活动室下午我们能用吗”“我想办小孩的医保卡,你知道要带什么材料吗”这样的咨询电话,王娅总是耐心解答。久而久之,王娅便成了居民心中的“百事通”。

居民把她当成了自己的“贴心妞”

在棉纺路街道现有的8个社区里,有6个社区的书记(主任)由女同志担当。她们有的在社区工作了15年之久,最少的也做了近6年的社区基础工作。如四棉西社区主任冯建红、五棉北社区主任张焱琦等,成为了棉纺路街道的宝贵财富。

在一次困难群众入户走访活动时,冯建红刚走进80多岁的徐老太家中,徐老太就抱着冯建红流下泪来,一个劲儿地说:“谢谢你,为俺孩儿解决了后顾之忧啊!”原来,冯建红主动帮助徐老太的儿子徐建国走出失去独生子后的阴影,并帮助办理了失独家庭扶助金,同时鼓励徐建国夫妇树立生活信心。孩子安生了,徐老太也把冯建红当成了自己的“贴心妞”。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王景碧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37670 2018-03-07 00:00:00 三 中原区这4位女性的故事 平凡中带给我们太多感动KeywordPh她们是居民心中的“百事通”“贴心妞”“亲闺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