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3版:荥阳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关注
听基层干部讲一线“小”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听基层干部讲一线“小”事
荥阳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宣讲活动

■编者按

为深刻领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精神实质和思想内涵,让十九大精神入脑入心,凝聚务实发展力量,加快打造郑西新城、建设和美荥阳,3月6日下午,荥阳市委宣传部在中原智谷举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之“基层干部讲基层”活动。

来自荥阳市委宣传部、荥阳环翠峪管委会和荥阳市教体局基层岗位的宣讲员姚毅、袁爱卿、沈琰,分别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从“跟着习总书记学用典”“一个党员一面旗、我为党旗添光彩”“让党性在脱贫攻坚的特殊考场上锤炼升华”等不同侧面,用大家听得懂、能领会的语言和事例,对十九大精神做了鲜活解读,受到中原智谷领导和员工的热烈欢迎。

据了解,荥阳市委宣传部为了提升十九大精神宣讲的实际效果,此前经过各单位层层选拔,遴选出来自不同行业基层一线的5名宣讲团成员。3月6日是宣讲团的首场宣讲,下一步,他们将深入乡村、委局、企业、学校,面对群众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活动,力求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讲清楚、讲明白,并且能够在生产工作中得到落实。

今日,经姚毅、袁爱卿、沈琰同意,《郑州晚报·荥阳时报》将他们的宣讲内容摘要刊登。

跟着习总书记学用典 荥阳市委宣传部 姚毅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任何一个组织要想始终走在前列,就需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道:既然担负着党和人民交付的职责,就要不断提高自己、丰富自己,兢兢业业做好工作,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这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阐述了入仕为官和学习之间的关系。意思是说,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去做官,但为官者必须坚持读书学习。学习不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是自己的事情,是关乎发展的大事情。

习总书记在《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讲道:古人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人的学习追求应当是无止境的,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因此一般要读理论,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读工作需要的知识;读经典,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因为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最高的文化阅读。通过研读历史经典,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起到“温故而知新”“彰往而察来”的作用;通过研读文学经典,陶冶情操,增加才情,做到“腹有诗书气自华”;研读哲学经典,把握规律;研读伦理经典,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

习总书记在《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中讲道:要坚持阅读与思考的统一。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书本上的东西是别人的,要把它变为自己的,离不开思考;书本上的知识是死的,要把它变为活的为我所用,同样离不开思考。

习总书记在《党校学习的主要任务》中讲道:《礼记》中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诸葛亮说:“集众思,广忠益。”这些古语说明了什么呢?一是说明人与人之间要进行交流思想、交流学识、交流经验的学习活动;二是对交流出来的东西要进行分析、比较和辨别,凡是好的就学习遵从,不好的就自省自戒,这样就可以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习总书记在《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讲道: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是《礼记》第三十一篇《中庸》一书中的一句话,“博学”强调学习首先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彻底搞懂,通过认真思考来消化,去伪存真,真正得到有益的东西,最后就是要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地学以致用,使所学知识最终得到很好的落实,做到“知行合一”。一个真懂的人,就是笃行的人!

让我们在学习中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奋进。

一个党员一面旗 我为党旗添光彩 荥阳环翠峪管委会 袁爱卿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奋斗者是精神最为富足的人,也是最懂得幸福、最享受幸福的人。”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触及我的心灵深处。

在脱贫攻坚战中,我曾任环翠峪司庄村责任组代理组长。为了便于开展工作,我们责任组成立微信群,当时我们的士气非常高,我们就把微信群的名称确定为“司庄村脱贫攻坚拼命群”。我们要打赢脱贫攻坚战,没有捷径可言,必须“拼”字当头、一拼到底,更加需要那种无所畏惧、勇于拼搏的“拼命三郎”精神。

在规范档卡期间,我们通宵达旦地干,没有周末节假日,回家都成了奢望,朋友亲人也成了记忆,一遍遍地规范档案,农户家一趟趟地进出,我们养成了“靠着椅子打盹”的习惯。“一间房,几个人,开会了,干活了,无休无止;计算机,打印机,你也用,我也使,老出故障;房前边、屋后头,鞋烂了,嘴破了,宣讲政策。”这就是我们工作的真实写照。

“拼”也是一种担当。司庄村里有户人家,兄弟俩均为轻度智力障碍,父母也不在了,是2017年的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9月,兄弟俩发生交通事故,一个颅内出血,住进脑外科,一个骨折,住进骨科。住院期间医院多次催促医药费,由于事故对方不愿出钱,第一书记和帮扶责任人多方呼吁、多方协调,村委又出面担保,最终医院同意先治病再说事。在做伤残鉴定时,要求填监护人,我们的帮扶责任人毫不犹豫填上了自己的名字。他们被感动了。出院后,兄弟俩精神面貌大为改观,上进心明显增强。

宋三旺是环翠峪村支部书记。2017年6月14日,和往常一样,他到贫困户家中宣传扶贫政策,帮助群众制订脱贫计划。临近中午,宋三旺突然晕倒在地,群众含着眼泪把他送上了救护车。在脑溢血确诊后,群众自发从60里外坐着班车赶到医院看望好书记宋三旺。

经过手术治疗,宋三旺病情得到控制,医生劝他多休息少活动,但他心里依然想着村里的工作,关心着贫困户的生活。住院半个月,他不顾家属和医生的反对,坚决要求回到村里去。宋三旺回来了,由于治病,他头发剃光了,人也瘦了一圈,但他走到哪里,群众都围在他的身边,亲切地称他为景区最美支部书记。

让党性在脱贫攻坚的特殊考场上锤炼升华 荥阳市教体局 沈琰

崔庙镇郑岗村是省级贫困村。郑岗村穷在路上、苦在水上、贫在农上,治贫脱贫,必须变在路上、甜在水上、富在农上,唱好郑岗村新的“山水经”。

荥阳教体局多方协调,帮助郑岗村修建了入村主干道和通往各村组的辅道,方便了百姓出行;出资打成一口深井,让村民喝上了洁净的自来水。驻村工作队利用柿树多这一优势,先后组织四届郑岗柿子文化旅游体验月活动,拓宽村民的收入渠道。郑岗柿饼由每斤2.5元涨到每斤10至15元。去年冬天,党员干部帮助老百姓销售柿饼1万多斤,直接增收10多万元。目前郑岗村的102户顺利脱贫,贫困户只剩8户。

去年6月,荥阳教体局启动了覆盖郑岗全村的扶贫送温暖行动,机关全体党员和二级机构负责人一线参与,8名优秀党员“点对点”帮扶8户重点贫困户,其余每人分包2~3户脱贫户或一般农户,固化脱贫成果。

荥阳一中校长朱海青不仅帮分包户申请了危房改造项目,每周末还带着学校的党员志愿者到分包户家中打扫院落、整修屋地、炒菜做饭、开荒种地。新房子建成后,又送去床铺、桌椅,帮忙走好水电。

60来岁的郑老汉已被穷困消磨了意志,得过且过、破罐破摔心理严重,垃圾堆满院子,自己不清理,也不让党员志愿者帮忙清理。分包他的荥高校长崔永胜采用激将法,说,“老郑,你这院子里的垃圾我买了,行不?”真掏了20块钱,郑老汉才同意清理。一院子垃圾装了满满14三轮车才清理完毕。

郑老汉的“心理垃圾”如何清理?崔永胜先用行动感化他,帮他铺设院地,送来电扇、电饼铛、洗衣机和新衣物;又详细给他讲述扶贫政策,让他感受党的温暖;帮他养女完善档卡,在职业学校免学费的基础上,帮她申请了荥阳贫困学生生活补助和贫困家庭生活补助(每月650元)。

荥阳教体局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兑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誓言,真扶贫、扶真贫,帮助郑岗村村民逐步摆脱贫困:去年年底,郑岗村第二口深水井完工,自来水管道全部铺设完毕;新申请的1000万元沟域项目已经获批。郑岗村即将步入集体化、产业化发展轨道,共同致富指日可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38799 2018-03-09 00:00:00 五 听基层干部讲一线“小”事KeywordPh荥阳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万家宣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