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8版:中牟时报 记忆 上一版3
Z08
记忆中牟: 讲述中牟好故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记忆中牟: 讲述中牟好故事

在中牟,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很欣慰的一件事莫过于采写和编撰并出版了《记忆中的乡愁:中牟乡村故事》。记者 张朝晖

半年时间采写了数万字关于嵩山的故事

2013年5月,郑州晚报第一份县区报——《郑州晚报·登封晨刊》(后相继更改为《郑州晚报·登封金版》《郑州晚报·登封播报》,现改报名为《郑州晚报·登封时报》)横空出世。当时我在郑州晚报登封记者站做见习记者,主编“探秘嵩山”栏目。在先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我先后采写了数万字关于嵩山故事的报道,吸引了不少读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得到了嵩山文化研究学者的中肯。

“记忆”成为中牟播报一个亮点

2013年12月6日,我奉命调离郑州晚报登封记者站,来到郑州晚报中牟记者站,仍然是见习记者。2014年3月,我以见习记者的身份担任中牟记者站站长,并负责统筹出版《郑州晚报·中牟播报》,按照在登封主编“探秘嵩山”栏目的模式,在《郑州晚报·中牟播报》开设“探秘中牟”,后改为“记忆”,一直到现在。《郑州晚报·中牟播报》每周出版一期,每期8个版,每期都在第7版用一个版的篇幅报道中牟乡村故事。很快“记忆”成为《郑州晚报·中牟播报》的一个亮点,为中牟社会各界读者喜闻乐见。

在来中牟记者站之前,我从未来过中牟,偶尔听人说起中牟,挨着黄河,黄水滔滔,远上东流,黄沙广袤,一望无垠,东汉末年有官渡之战,民国时期有黄河决堤,现在盛产西瓜和大蒜。除此之外,再无其他。

这些美丽的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初来中牟,人地两生,为了尽快熟悉中牟,尽快开展工作,只有先通过“度娘”查询中牟家底:中牟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是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发生地,是道家名师列子、美男子潘安和民族英雄史可法的故乡,是孔子回车处、汉代萧何墓、宋代寿圣寺双塔等历史遗迹、遗址的现存地,土地面积917平方公里,人口43万,下辖11个乡镇、3个街道办事处、273个行政村。

中牟县西连京广铁路、国道107线,东接京九铁路、国道106线,东连霍高速、郑开大道、国道220线、陇海铁路、郑民高速横贯东西,省道223线、新国道107线纵穿南北,县城南距郑州国际机场25公里。京港澳高速、连霍高速、郑民高速等多条高速在县域西部交会,素有“一肩挑两市、一路通三城”之说。

中牟县实施工业强县战略、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和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战略,确立了千亿元产值的汽车产业、千万人次的国家级时尚文化旅游产业、国家级都市型现代农业三大主导产业。

简介一般的文字,像汇报材料一样味同嚼蜡,是的,所有的汇报材料都少有感情色彩。我需要嗅到的是中牟的人间烟火,需要通晓的是中牟的天文地理,需要看到的是中牟的风物人情。

《郑州晚报·中牟播报》是一份地市级县区报,中心围绕的就是中牟县域内的新闻报道,不求高大上,不求白富美,求的是接地气,求的是雅俗共赏,在大街小巷,在田间地头,在市井地摊,让老百姓喜闻乐见,原来这些美丽的故事就发生在他们身边。

铺开了中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运筹帷幄,开篇谋局,“记忆”在我眼前铺开了中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记忆”唤回了中牟父老蓦然回首的一曲乡愁,阴晴圆缺,悲欢离合,物换星移几度秋,沧海桑田在人间。

采访中牟乡村故事,我第一次知道,中学语文课本中有篇东汉时期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讲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唐代诗人李贺描述的“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这里面所说的“箜篌”,原来生产地就在中牟县韩寺镇的古城村。位于中牟县城东南11公里,中牟至刁家公路西侧。南临丈八沟,即今东古城村。《太平寰宇记·卷二》载:“箜篌城,在(中牟)县东南20里,昔师延在此造箜篌以悦灵公。”《后汉书·郡国一》:“河南尹二十一城,洛阳、中牟……中牟有曲遇聚。”据史料推测,古城始建于春秋时期,准确年代无考。民国时残垣高约10米,长约500米。今存西、北面有残墙遗址,夯土层清晰,四角有高台,西北角最大,高15米,城外有古墓群,出土遗物有铜刀一把、铜箭头千余支、带箭头肚骨一块、护心镜一面、铜腰扣一枚及战国布币、灰陶仓、灰陶罐、汉五铢钱等。

后来的采访中,我又相继了解了《程婴救孤》的“孤儿岗”“靖康之难”的“狼城岗”“双塔岗”“莲花池”“雁鸣湖”“赤兔马”“潘安”,还有东漳瓜豆、朱固萝卜、韩寺大蒜、姚家西瓜、黄店花生、大孟茶庵等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一发不可收拾,迄今我和我的同事们已经采写了近百余篇报道,数十万字。

4年时间,走过了中牟县的上百个村庄

《郑州晚报·中牟播报》开设“记忆”栏目,每期讲述一篇中牟的历史故事,很快在中牟城乡社会各界引起很大波动,中牟县城有个姓崔的老先生每期必看,见不到报纸就托人到记者站索要,2015年底我赠送他一本《郑州晚报·中牟播报》合订本,老爷子高兴得不得了,一个劲儿地要请我吃饭。中牟县一位正科级干部更是心细,把每期报道的“记忆”都下载收藏在手机里,有一次采访途中偶遇,他打开手机让我看,“每一期我都收藏着”。

他说,你是登封人,比我们有的中牟人还了解中牟。包括外地的朋友们也不断给我打电话,说“记忆”栏目办得好,他们就是通过“记忆”更加了解了中牟,原来中牟的文化底蕴如此雄厚。

我的一个挚友对我说,你的记忆中牟写得好,比你写的诗歌要好。

所有的肯定都是最坚强的支持,所有的指正都是最客观的肯定:4年时间,我走过了中牟县的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上百个村庄,风雨兼程、风雨无阻。

人在中牟,爱在中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留住青山绿水,必须记住乡愁。什么是乡愁?有学者说,乡愁是内心深处一种对家乡、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或经历过的事情以及熟悉事务的记忆、怀念、同感和向往,是内心深处那份最亲切、最柔软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随着时光的流失而愈加强烈并倍感珍贵,进而变成一种精神寄托与支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39761 2018-03-14 00:00:00 三 记忆中牟: 讲述中牟好故事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