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2018年3月的北京又一次迎来了全国两会的召开。 3月8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到山东代表团参加审议,与代表们谈话间,“人民至上”又一次被他反复强调。他说,“功成不必在我”,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做为后人做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绩,也要做潜绩。不计较个人功名,追求人民群众的好口碑、经过历史沉淀后真正的评价。 “功成不必在我”与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推崇的焦裕禄精神一脉相承。 时光回溯4年前,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第二次来到兰考。此时,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的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之所以选择兰考作为联系点,一个重要考虑就是因为兰考是焦裕禄同志工作和生活过的地方,是焦裕禄精神的发源地。” 当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兰考县行政服务中心。他停留了将近半个小时,与这里的工作人员和办事群众亲切交谈,了解民情,倾听诉求,肯定成绩,提出要求。 4年过去了,当时在现场的人们对总书记视察的情景依然历历在目,心情激动。最重要的是,按照总书记的嘱托,他们服务越做越好,行政服务中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时刻不忘群众,坚持为民服务”的焦裕禄精神,更是在这里深深植根。 郑州融媒体记者 杨观军 张翼飞 王军方/文 李焱 王秀清/图 4年前总书记在这里说: “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 3月14日,在兰考县行政服务中心,这里的纪检组长文超,作为亲历者,向记者回忆起4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视察时的情景。当时,他是这里的业务科长。 当时,习近平总书记进入办事大厅,首先看到的是墙上“还没上班,谁叫你来这么早”“不知道,你问我,我问谁”等“服务忌语”。他停下脚步,肯定这很有针对性。 看到前来办事的群众,总书记现场提问起来:“我问你们几个问题:像服务中心这样把审批项目集中办,形式怎么样?”“方便。”“一站式做到了吗?”“做到了。” 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服务中心现在很普遍,但到底实际效果怎么样?是不是真便民了?服务中心不是万能的,各地效果也不一样。作为一种积极探索,硬件好固然好,但关键是服务要到位,根本是要像焦裕禄一样有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就会说“忌语”,把老百姓看成父母、兄弟姐妹,就不会说“忌语”。 李俊丽:把总书记的温暖带给每一个家庭 兰考行政服务中心婚姻登记员李俊丽,曾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考时和总书记对话。这几年,她不辜负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工作越来越出色。 中心34号窗口附近的方柱子上,挂了一个宣传板,上面写着宣传语“讲政治 讲原则 讲规矩——习近平”,李俊丽每天上班时都看得见,这也是她常记心头并认真履行的。 3月14日上午,李俊丽在工位上站立着,不断给前来办事的人员讲解情况,亲和力很强。一对老年夫妇前来办理离婚手续,妻子梁女士说自己不识字,李俊丽就一句句把相关材料读给梁女士听,并给夫妇解释“民事行为能力”“债权债务”等含义。 只要是有老百姓来办事,李俊丽都介绍得十分详细,尽量让老百姓一次性把事情办好,省得老百姓多跑腿。对于出现赶火车等有急事的情况,如果正好遇到下班,她会加班把事情办结。如果出现孕妇来办事,她会征得前边排队人员的同意,先给孕妇办理业务。 想老百姓所想、急老百姓所急,想尽办法给老百姓提供一切便利。现在的兰考县行政服务中心结婚登记已经实现多窗口办理、一窗口出证以及网上预约、在线办理等。下一步,李俊丽希望在手机上开通婚姻登记预约等功能,使办事程序更加便捷,进一步方便老百姓办事。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