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公布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明确了郑州在中部崛起中承担的责任和使命。 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塑造区域发展新格局。制定西部大开发新的指导意见,落实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举措,继续推动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参加全国两会的我省代表委员表示,郑州是国家战略的叠加之地,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郑州有优势,有潜力。需要在引进人才和项目上多做文章,全面提升软硬实力。支持郑州市申报副省级城市,有利于提高郑州在中部城市中的首位度,强化郑州在中原城市群建设中的“领头羊”作用。 郑州融媒体记者 覃岩峰/文 马健 丁友明/图 蓝图绘就郑州发展新天地 开源谋深。2016年10月,在中共河南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省委书记谢伏瞻代表河南省第九届委员会作的报告中,总结了过去五年全省发展成绩,并描绘了未来五年我省发展蓝图。报告明确提出:“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将郑州建成国际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门户、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提升区域经济、金融、商贸、科技文化中心地位,推动周边城市与郑州融合对接,推进郑汴一体化深度发展,加快郑新、郑许、郑焦融合发展,建设组合型大都市地区,提升对全省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至此,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被正式写入省十次党代会报告。 聚势谋远。任何战略的提出和发展的构想,并非径直而行,时间拨回2014年,在当年的郑州两会上,时任郑州市市长马懿明确提出,未来五年郑州初步确立以国际性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地位。2015年的郑州两会上,马懿再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郑州要建设以国际商都为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河南代表团审议上,全国人大代表、时任郑州市市长马懿发言建议,将郑州列入国家中心城市,支持郑州加快国家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国际物流中心和国家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中原城市群龙头城市,有条件、有能力、更有潜力担负起国家中心城市的功能和使命。 随着郑州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速和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开始从一种构想走进郑州城市发展的方略。 国家战略赋予历史新使命 国家中心城市是国家赋予一座城市的发展使命,是位于中国城镇体系中最高层级的城市。 201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改委公布《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规划》明确指出,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这是从国家战略层面首次出现“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表述,不仅是国家对郑州发展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描绘,也标志着郑州正式踏上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之路。 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十三五”是中部地区实现加速崛起、全面崛起的关键时期。《规划》提出,支持武汉、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并从支持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打造多式联运国际物流中心和以航空经济为引领的现代产业基地等方面,对郑州建设发展提出目标要求。 进入2017年,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明确和细化。 1月5日,国家发改委网站下发《关于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明确提出,把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提升城市群竞争力的首要突破口,强化郑州对外开放门户功能,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功能,集聚高端产业,完善综合服务,推动与周边毗邻城市融合发展,形成带动周边、辐射全国、联通国际的核心区域。 同月,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从产业基础、改革创新、区位优势、对外开放、人文特色等五个方面,对建设的目标任务做出安排。《意见》指出,在全国布局建设若干国家中心城市,是引领全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也是完善对外开放格局的重要举措。郑州作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区位优势明显,腹地市场广阔,人力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具有良好条件和巨大潜力。郑州要努力建设具有创新活力、人文魅力、生态智慧、开放包容的国家中心城市,在引领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支撑中部崛起和服务全国发展大局中做出更大贡献。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及《关于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指导意见》的出台,形成了国家层面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政策体系。这标志着郑州的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向全国乃至全球城市体系中更高层级城市迈进的新历程。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