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8版: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08
真拼!2年为河南1600名医生免费“充电”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真拼!2年为河南1600名医生免费“充电”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全省脊柱医生的椎间孔镜技术培训

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在于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

在河南郑州,有这样一家公立医院,耗时2年、全心全意地免费培训了1600名脊柱外科医生学习椎间孔镜技术,涵盖河南18地市110个县区。

这家公立医院就是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河南省直三院)。

近几年,超微创的椎间孔镜技术因创伤小、康复快、安全性高、并发症少、费用低等优点,成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颈椎病、胸椎病等脊柱疾病的首选。

河南省直三院椎间盘中心作为国内较早开展椎间孔镜技术的团队,已娴熟地将该技术做成了常规治疗方法,并通过改良,创伤越来越小、手术适应症越来越广、解决的问题也越来越复杂。目前,椎间孔镜治疗例数超过万例,在全国领先。

为落实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让更多脊柱疾病患者享受到椎间孔镜技术,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春节过后,该中心主任周红刚及其团队推出了椎间孔镜实用技术培训计划,在医院社区服务部的协助下,免费向全省脊柱外科医生培训椎间孔镜技术。

3月24日、25日,最后一期椎间孔镜技术培训班在位于郑东新区民生路与正光路交叉口的河南省直三院东院区成功举行,历时2年的椎间孔镜技术全省脊柱外科医生免费培训班圆满结束。在以后的时间,椎间盘中心会以新的形式向大家推出新一轮的培训。

郑报融媒记者 刘书芝

通讯员 肖婧菁

免费培训 专家倾囊传授技术心得

3月24日、25日,河南省直三院椎间盘中心联合社区服务部主办的椎间孔镜技术培训班迎来了郑州、开封站的150名学员。

这次培训班不同于以往,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是河南省直三院举办的椎间孔镜技术全省医生免费培训班的最后一期,而第一期的培训班则要回溯到两年之前。

这次培训班,除了郑州、开封的脊柱外科医生报名参加外,还有来自山西、安徽、江苏、湖南、湖北、山东、河北、辽宁、甘肃、内蒙、陕西、浙江、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150名脊柱外科医生人参加了培训。

河南省直三院椎间盘中心的专家马海军、李星晨、杨贺军、王必胜、贺毅、李芳等仍然像往常培训班那样,毫无保留地悉心传授心得。

椎间盘中心主任周红刚则围绕《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现状与未来》一题,总结了河南省直三院脊柱内镜的发展历程,从单纯腰椎椎间盘摘除术的1.0技术到骨性减压的2.0技术、内镜技术全脊柱覆盖的3.0技术,再到镜下融合技术的4.0技术成功开展,椎间盘中心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不断向新技术迈进,占据了目前脊柱内镜的制高点。

周红刚主任展望,下一步的脊柱内镜技术创新将迈进5.0智能时代,XLIF、OLIF、Endo-LIF等与椎间孔镜杂交技术、3D内镜、机器人等将全面智能化开展,会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

先进技术 手术直播+专家点评,受益匪浅

在以往每次的培训班中,周红刚主任及其团队不但会把在临床工作中总结出的椎间孔镜技术技巧、手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之道倾囊相授,同时,还会进行椎间孔镜技术实际操作直播演示。

此次培训班也毫不例外,一共进行了3台手术直播,分别是“导航辅助下脊柱内镜后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脊柱内镜治疗胸椎管狭窄症”及“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Endo-LIF)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腰椎不稳”。

尤其是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Endo-LIF),目前国内仅有几家医院开展。

就在3月3日,河南省直三院椎间盘中心率先在国内成功开展了局麻下行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Endo-LIF),这标志着该院脊柱微创技术又迈向新的高度。

在此次培训班上,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Endo-LIF)理所当然地成为培训内容中的“耀眼明星”。

现场通过专家点评的方式,对手术操作的每一个步骤进行深入剖析,使医生对新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历时两年 他们创造了涵盖全河南的大事

竭“镜”所能,无微不至。河南省直三院椎间盘中心团队紧跟国际步伐,在短短几年间相继先后将腰椎椎间孔镜各种入路技术、颈椎前后路脊柱内镜、胸椎脊柱内镜、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等逐一突破,使脊柱内镜完成了从量到质的飞跃。其中开展的脊柱内镜下治疗胸椎管狭窄症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医者仁心,技术共享。微创椎间孔镜技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要想解决患者的痛苦,根源就是让医生掌握技术。如何将此技术在省内外推广,使更多的患者能得到优质的医疗技术服务,是河南省直三院椎间盘中心一直以来的不断追求。2016年春节过后,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周红刚主任带领团队推出了免费的椎间孔镜实用技术培训计划。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在医院社区服务部的协助下,河南省直三院椎间盘中心于2016年4月9日开始了第一期培训——周口站,随后分别于2016年5月15日商丘站、2016年6月25日驻马店站、2016年7月23日许昌漯河站、2016年8月13日新乡站、2016年9月10日焦作济源鹤壁站、2016年11月12日信阳站、2017年2月18日三门峡平顶山站、2017年3月18日安阳站、2017年4月15日南阳站、2017年7月15日洛阳濮阳站、2018年3月24日郑州开封站,历时两年,全省18个地市、110多个县区、上百家医院参与了培训,培训人数达1600人。

参加培训的人员已不仅限于河南省,还有很多省外专家老师慕名前来,河南省直三院椎间盘中心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脊柱微创培训基地。

培训效果 全省多方位受益

将培训效果落到实处,才是椎间孔镜实用技术培训计划的初衷。

河南是人口大省,颈肩腰腿疼的患者占据一多半,大部分患者往往采取保守治疗,效果不好且容易反复,需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但是外科手术往往需要全麻,并且创伤大、恢复时间较长,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许多患者接受不了,所以很多患者不是默默忍受就是选择去北上广这些大城市就医。

此时脊柱微创技术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一难题。患者在局部麻醉下通过7毫米锁孔就能解决颈肩腰腿疼的困扰,使微创技术真正达到甚至优于传统脊柱外科手术的治疗效果。

脊柱内镜技术在国内外医学内镜技术领域中是起步最晚的,两年前河南省大多数医院在脊柱内镜微创这项技术上几乎处于空白,通过河南省直三院历时两年的培训,已对河南省上百家医院进行手术帮扶数百台,为更多的患者带去了幸福和安康。

资源下沉

“专科共建 资源共享 协同发展”可实现

在推进河南地市培训计划中,周红刚主任发现,县域内椎间盘发病率节节高升,以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等为代表的椎间盘病临床需求日益增多,患者“看病难”问题日益凸显。而专科人才能力依旧匮乏,在市县级落地、让优质医疗专家资源下沉到基层,意义重大。

河南省直三院业务副院长袁启东认为,把现有专科资源统筹起来,通过医联体的“高阶版”——专科联盟,有针对性地专门解决某专科领域医疗和学科建设的问题,可用联合的力量,实现专科专病就医同质化、同城化、便利化,全面提升中原乃至全国椎间盘病学科的规范化建设、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科研教学等。

2017年4月,由河南省直三院牵头的跨省域的椎间盘病专科联盟正式成立,目前34家省内外医院已相继加入联盟,还有近40家医院即将加入专科联盟。

目前,河南省直三院椎间盘病专科联盟已进一步巩固加盟医院的坐诊、查房、手术帮扶等工作,并根据各兄弟医院的需求,定期进行学术讲座、手术直播、大型巡回义诊等,以更好地推动与联盟医院之间的良性循环,更加有效地促进优质资源下沉。

学术高峰,永无止境。河南省18地市培训已完美落幕。接下来,椎间盘中心将开展基础班和精品班的课程,基础班就是分区域培训,培训内容再次升级更新,由以前的1.0技术到2.0、3.0、4.0技术,更细致地开展培训工作、传播技术;精品班则将结合郑州大学实验解剖室进行实体操作练习,理论讲解相结合,使技术拔高,以服务更多患者。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46645 2018-04-04 00:00:00 三 真拼!2年为河南1600名医生免费“充电”KeywordPh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完成全省脊柱医生的椎间孔镜技术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