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他,是学生会纪律部部长,操办毕业典礼,见谁都问“有没有可合作的资源”;她,是以前特别腼腆的姑娘,心情好或不好时,她都用一个“小人儿”画插画。他们,既有颜值更有才华,原来,他们竟是这样的“学霸”。从郑州外国语学校被保送到北大、清华的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特点:高效率学习。 记者 张勤 文/图 他们是这样的“学霸”:共同点是“高效率学习” 据郑州外国语学校统计,2018年共有100多名学生被保送到高校。学霸们都去哪儿了?清华大学17人,北京大学12人,上海交通大学20人,复旦大学7人,浙江大学8人…… 这些学霸有什么共同点呢?4月17日,记者遇到了两位保送到北大、清华的学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高效率的学习”。 平时成绩一直在前五名的董瀚元是一枚货真价实的学霸,被保送到北京大学葡萄牙语专业。不过他的学习经验反而很简单:“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 董瀚元的学习秘诀看似简单,其实要一直坚持做,并不容易。“需要注意力的绝对集中,还要认真做好笔记,不能打瞌睡。”他说,老师课堂讲的内容只要都记住,考试绝对没问题。 董瀚元还是郑州外国语学校学生会的纪律部部长,学校的大型活动、论坛需要他维持纪律,平时大课间的一些规定动作也需要纪律部出面检查,挺忙。但这一点儿也没有耽误他的学习。“我学习效率比较高。”董瀚元,不管怎么忙,他也会挤时间把当天的学习完成。 文科高三2班的王安澜被保送清华大学外文系英语专业,在清华面向全国的保送测试中总分排名第一。她的学习经验和董瀚元惊人的相似。“紧跟老师讲课的节奏,集中注意力。”王安澜说,妈妈是小学老师,她从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妈妈郜立颖看来,好的学习习惯比成绩更重要。上课认真听讲,在家里高效完成作业,这些习惯都来源于孩子的专注力。“最好的老师在学校,最好的学生也在学校。利用好课堂的45分钟,比什么都强。” 而王安澜因为课堂利用的好,没有报课外班,孩子更轻松,上课的注意力也更集中。这就是一种良性循环。 在课下做题时,王安澜的效率高,准确度高。她曾经在自习课上观察过自己的几任同桌,发现一个小现象:“比如在做卷子的时候,我总是比较快。因为同学会在做完一道题时有几秒钟愣神,然后再做下一道题。而我中间不会有停顿。一张卷子下来,我的速度就快了些。” 他们是这样的“学霸”: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很多学霸都会被问到“你有什么兴趣爱好”,而他们总是会有多才多艺的答案。这次,当记者问到董翰元时,他说除了从小就学的钢琴外,平时在学校里就是上课和忙学生会的事务。 “其实在我看来,学习也是一种乐趣,完全可以和外面的任何兴趣班媲美。”董瀚元总是能在学习中发现乐趣。 比如英语,学好了,可以更容易欣赏各种英文原版的电影、音乐,从中找到乐趣。 比如,坐高铁时,当两辆车迎面会车时,乘客会晃动。“这就能用到物理学的知识。你可以从物理学科中找到答案。” 比如,身边的亲戚朋友出现高血压、高血脂的越来越多,这时就用到了化学、生物的知识。“我可以告诉他们,吃哪些食物容易形成高血压、高血脂,他们应该吃哪些更合适的食物。”在董瀚元看来,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并解决一些问题,其乐无穷。 他们是这样的“学霸”:软萌妹子心里住着一个“小人儿” 当你心情不好时,怎么自我调节?当你高兴时,找谁诉说呢?“学霸”王安澜在这个时候,就会找她心里的“小人儿”说话。 这个“小人儿”就是王安澜的插画人物,是这个软萌妹子的兴趣所在,也是她平时减压的一种方式。 其实,“小人儿”并没有固定的模样,有时候是一个可爱小女孩,有时候是动画小怪物,有时候又仅仅是一个背影。这些都在王安澜从小就开始使用的插画本里。 有一次王安澜的考试成绩不太好,情绪比较低落。她就拿出插画本,画一个坐着小船的小人,在海上漂流,也不知道要漂哪儿去。“画完以后,整个人心情也清爽了许多。”王安澜说,插画小人儿真的很神奇,能分享她的开心事,也能分解她的烦恼。 他们是这样的“学霸”: 学生会纪律部部长 见谁都想找“合作资源” 在今年全国具有保送生资格的十几所外语类高中的保送生中,王安澜是参加清华大学保送生考试的总分第一名。“初评中的陈述和推荐,还有笔试和面试,我是属于每个阶段的分数比较平均,最终总分最高。” 王安澜说,如果是以前的她,或许在自我陈述和面试时,得分就不会太高。“以前我比较内向,不好意思开口说。”王安澜后来参加了学校的模联社,通过各种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不断地锻炼自己的胆量和表达。 董瀚元也说,学生会工作就帮助他在面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组织大型活动,可以锻炼协调规划能力;报告与演讲锻炼强大的心理素质;与同学的合作锻炼了人际交往能力……”董瀚元说,郑外是一个多元丰富的舞台,给同学们提供了“眼花缭乱”的选择,同时更是一种机遇;郑外亦是一个训练场,在这里同学们不光可以收获书本知识,学生会、社团等更可以提高个人素质。 董瀚元最近一直在忙毕业典礼的事情。学校的毕业典礼是交由已经保送的学生进行组织的。当记者问他毕业典礼打算怎么举行时,董瀚元立刻反问:“你们手里有资源吗?”当有记者又问其毕业典礼的相关内容时,他又立刻问道:“你们可以提供帮助吗?” 现在,逢人就问“有没有资源可以合作”,已经成了董瀚元的下意识行为。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