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8版:新郑时报 健康 上一版3  4下一版
X08
科学用药 小细节关乎大安全
27周“袖珍宝宝”奇迹存活的背后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27周“袖珍宝宝”奇迹存活的背后
见证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医护人员高超的技术与坚守的情怀

2017年5月,一名体重仅0.97千克、身高32厘米的“袖珍宝宝”在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新生儿科医护人员手中成功救治后,如今这名“袖珍宝宝”已经11个月了,正在健康成长,愈发活泼可爱,父母也将孩子成长的照片发送给医护人员,感谢他们给予孩子的“第二次生命。”

新郑时报 李显文 通讯员 刘银红 文/图

精心救治 穿越“生死线”

2017年5月,准妈妈李女士(化名)仅仅怀孕27周,胎盘早剥,孩子不得不提前出生,出生体重0.97千克,属于超低出生体重儿。孩子出生时呼吸困难,生命岌岌可危,李女士一家将宝宝迅速转至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对于体重只有正常婴儿1/4左右、大腿仅成人拇指般大小的这个新生命来说,新生儿科所有医护人员立即展开积极的抢救,闫伟玲主任立即予以呼吸机治疗及肺表面活性剂应用,王红娥护士长密切关注宝宝的生命体征,立即给予脐静脉置管,保证了生命通路的建立。

孩子整整比足月儿提前了近1/3的时间出生,各脏器发育非常不成熟。为了抢救这小小的生命,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新生儿科在李长青院长的带领下制订了精细的治疗护理方案,在接下来的60天里,经历了呼吸窘迫、呼吸暂停、喂养不耐受、黄疸、感染、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等,终于把宝宝从死神手中夺回来。现在这个宝宝已经11个月了,粉粉的小脸,十分可爱。

加强回访,定期体检,做好出院指导

当宝宝出院回归到家庭后,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新生儿科设立有母婴同室,教会家长如何喂养、如何观察、如何护理,出院后加强回访沟通,及时将科学的喂养护理知识、儿童常见问题处理知识发送给李女士,并定期体检,指导保健知识及生长发育情况,让早产宝宝不仅存活,更要健康。

闫伟玲主任介绍,自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新生儿科2008年成立以来,科室诊疗技术不断提高,救治过部分胎龄28周左右、体重小于1.0千克的危重早产儿,救治的最小胎龄为26周、体重0.8千克的早产儿。危重新生儿尤其是危重早产儿的成功救治,不仅体现了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新生儿科的综合实力,也反映了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新生儿科对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治疗已达省内领先水平。

新生命的守护天使

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新生儿科尤其擅长对早产儿,低胎龄、低体重【极低出生体重儿(体重<1500克)、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克)】的抢救及治疗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新生儿危重症抢救成功率在95%以上,成功救治的最低胎龄为26周、体重800克的超低出生体重儿。该科于2016年开展新生儿母婴家庭式病房,主要针对早产儿出院前的家庭指导,是即将达到出院标准的低胎龄、低体重的早产儿家庭使用,家庭式护理,使孩子24小时与家长在一起。医护人员手把手地教会家长护理孩子的技能和技巧,给家长照顾小宝宝强有力的心理和技术支持,缓解家长的紧张情绪,使小宝宝得到更好更专业的照顾,减少了早产儿出院后因照顾不到位导致的再住院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50857 2018-04-20 00:00:00 五 27周“袖珍宝宝”奇迹存活的背后KeywordPh见证新郑市人民医院解放路院区医护人员高超的技术与坚守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