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开栏的话 劳动模范是劳动群众的杰出代表,劳模精神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大力宣传新时代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引导全市干部群众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积极投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即日起本报推出“劳模风采”专栏,深入报道劳动模范在郑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出的突出贡献,生动展现他们立足本岗、锐意进取、扎实工作、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和优良品格。 他先后被评选为“全国最美乡村医生”和“全国劳动模范”,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他,就是河南省登封市大金店镇梅村卫生所村医郭光俊。记者 李爱琴 通讯员 尧立 当一名好医生,为父老乡亲看好病 郭光俊的家乡地处登封少林寺南,12岁时,家乡脑膜炎流行,因本村没有医生,不少患儿因病而死亡。他暗下决心:“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医生,当一名好医生,为家乡的父老乡亲治病。” 在乡亲们的资助下,郭光俊踏上了漫长的学医之路,并在学习结束后,拒绝大医院的邀请回到了家乡。挑水担石、拉砖运土,他和村民们一起创建起真正为山区人民服务的村卫生所,立志一辈子扎根农村,这一干就是50多年。 守护好村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郭光俊有一句常挂在嘴边的话,那就是“病人的生命大于天,要永远当一名保护父老乡亲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乡村好医生”。 一个寒冬的深夜,忙了一天的郭光俊刚入睡,就听到急促的敲门声,来人说10多里外的何家沟村有一名脑出血又高烧昏迷的偏瘫病人正等着救治。他二话没说,配好药箱,跟着就走。顶着寒风,他们沿着崎岖不平的山路,深一脚浅一脚地行走。到病人家,抢救直至病人转危为安已是次日黎明。他谢绝了病人家属的执意挽留,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卫生所,只觉得一阵头晕,他瘫倒在门诊室里……50年来,像这样急诊、急救、护送转诊的事例,已数不清有多少回。 村里有一85岁的偏瘫患者,老伴是残疾人,儿子儿媳及孙女全都是智障,一家人经常得病。郭光俊从1976年开始,免费为他家送医送药送生活用品,从未间断。 让村民少花钱,他坚持采药50年 从1966年行医至今,50年来,为让乡亲们少花钱或不花钱也能治病,郭光俊经常上山采药,研制了一整套土单验方,用于临床,效果好还不花钱。他还把采来的中草药用大铁锅熬制成中药液放在卫生所大门口,免费让村民饮用,预防多种传染病。 为方便村民就医,郭光俊吃住在卫生所,每天24小时值班,还常年身背药箱走村串户统计常见病、多发病和各种传染病的预防接种表册,为村民测血压听诊送药。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