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
河南“三夏”期间共有9次降水
我省大部提前6~14天入夏
有雾不一定是“孬天” 大晴天不一定就是“好天”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科普知识
有雾不一定是“孬天” 大晴天不一定就是“好天”

用什么来判定“好天”与“孬天”?

应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到,有雾不一定是“孬天”,大晴天不一定就是“好天”。这样做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公众掌握更多的大气污染防治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公众在弄清楚“好天”是怎么来的同时,遇到“孬天”应该怎样去支持政府的治理行动。

有雾不一定是“孬天”,大晴天不一定就是“好天”

近两年,好空气天数越来越多,到底是“天帮忙”还是“人努力”?艳阳高照、阴云密布、大雾弥漫,哪种天气情况下空气质量更好?对于这些问题,很多群众都心存疑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一是当前有的地区还没有对大气污染的成因和基本规律形成科学认知,没有从基本常识上辨明是非。

二是因为同一季节、时期天气的无常变化,让人产生了只要“天帮忙”,空气质量就一定会好的错觉。

三是很多人判定“好天”与“孬天”的标准还停留在雾大与雾小上,对污染物产生和存在的客观因素缺乏足够的认识。

数据显示,2017~2018年秋冬季节大气污染防治的6个月里,京津冀地区各项大气污染物减排成效明显。其间,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每立方米78微克,同比下降25.0%,重污染天数同比下降55.4%。这样的成效必须肯定。

同时,我们也应该知道,一年四季天气变化无常。因此,判定“好天”与“孬天”的标准,不该从事物表象去定论,不是四季一成不变的,而是因地、因时、因污染物而宜,最终都要拿监测数据、监测结果来判定。

生活中,应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到,有雾不一定是“孬天”,大晴天不一定就是“好天”。

这样做的意义不仅在于让公众掌握更多的大气污染防治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让公众在弄清楚“好天”是怎么来的同时,遇到“孬天”应该怎样去支持政府的治理行动,也可以让公众精准防范污染对自身的影响。有环保权威专家在评述2017~2018年秋冬大气污染防治取得优异战果时说,“人努力”的因素占七八成,“天帮忙”的因素占二三成。

夏季臭氧问题成新焦点

冬有冬的难处,夏有夏的特点。夏季晴空万里,空气质量不一定就好。几年来,廊坊每逢春夏季节,政府都有计划、有组织地在城区实施VOCs排放企业限产、控车、洒水和喷雾作业。对此,有许多市民不解:蓝天白云之下,为什么还要实施限产、限车?没有扬尘为什么还要洒水、喷雾?

然而,实践证明,“好天”的空气质量不一定好,主要是因为夏季高温时段,正是VOCs和氮氧化物产生化学反应之时,二者产生复合反应后,生成的污染物叫臭氧。臭氧污染无色无味,极容易被人忽视,却又会给人体带来影响。治理臭氧污染,必须减排其污染产生的前体物——VOCs和氮氧化物。因此, 在夏季高温时段,对VOCs治理不达标企业实施错峰限产措施,对产生氮氧化物的重卡车辆实施限制进城,便成了必不可少的举措。臭氧污染的形成是依托30℃以上高温、干燥天气,实施洒水、喷雾降温,通过增加空气湿度,可有效减轻臭氧污染。市民通过了解这些科学知识,对夏季“好天”空气质量不一定就好这一情况就有了深刻了解。

近年来,通过强力攻坚治污,6种污染物中,PM2.5下降率最高。而唯一浓度不降反升的就是臭氧。在许多城市,因为对洒水、喷雾出现了不同声音,便出现因噎废食纵容臭氧污染的情况,这一点实不可取。大气污染治理不能靠天、靠风,要靠真抓实干,必须依靠科学防治,源头防控,标本兼治,持续攻坚,有效防范。要把这些常识通过强化宣传告诉群众,引导群众与政府同心施治,同向而行。李春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59554 2018-05-22 00:00:00 二 有雾不一定是“孬天” 大晴天不一定就是“好天”KeywordPh■科普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