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3版:政事 重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生态治河 草长莺飞鱼游蛙鸣不遥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生态治河 草长莺飞鱼游蛙鸣不遥远
明理岛效果图
系列报道

河流对于人类意义重大。对于郑州人来说,环抱城区的贾鲁河,在涵养城市水源、净化城市空气、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曾发挥着重要作用。

但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贾鲁河作为郑州市区的主要排涝河道和重要生态廊道,面临着河道萎缩、功能衰退、水质被污染及沿河生态加速恶化等问题,已严重制约郑州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如何恢复贾鲁河的生态功能,使其得以重生,成为环绕郑州城区的靓丽生态廊道?

郑州的选择是“生态治河”,着力构建从外到内“林堤滩水”连续的河道自然生态格局。

记者 李丽君 文/图

河道尽量顺其自然

近日,记者在细雨蒙蒙中来到贾鲁河尖岗水库至陇海路段进行实地探访。这里河道已经疏挖完毕,游路两边的行道树已经栽植完毕,正在进行灌木和地被的栽植。这一河段将打造成5A级郊野型湿地公园。目前河道虽已拓宽,但基本保持原来蜿蜒曲折的走向,两岸的山谷地形也保持了原生态,体现出“郊野味儿”。

“此次贾鲁河治理,运用‘生态治河’方法,融入‘海绵城市’理念。”郑州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高工周焱介绍说,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会注重维护河道原有生态环境,同时塑造生态的水域岸线、恢复自然的浅滩湿地、打造优美的滨水景观,充分实现河道的生态、自然、环境功能。

据了解,在河道平面布置上,此次治理将尽可能还原河道的自然面貌,在满足防洪除涝安全的前提下,河道整体遵循既有走势,保留河道蜿蜒曲折,宽窄变化。竖向布置上,通过深水区、滩地和浅水区的有机结合,营造出接近天然河道的深浅多变的水体;通过堰坝等工程措施营造水面跌差,营造不同的水深和层次,丰富河道形态。

驳岸和岛屿突出“生态”

河道治理中,“渠化、硬化”曾一度成为规范和标准。

但这种治理模式的弊端是:造成水土分离、水与生物分离,阻断了河道和岸线生态系统之间的生态功能,造成与河道相伴的大量湿地资源丧失和水体珍稀物种绝迹,也使水系的旱涝自调节能力及污染自净能力丧失。

此次贾鲁河综合治理,突出生态治理,避免河道的渠化、硬化。在满足抗冲和稳定的前提下,采用透水性好、亲水性好、外观效果好、适宜植物生长的生态型驳岸,修复河道水生态环境。驳岸的生态改造,水域和岸坡的植被修复,将赋予河道生机盎然的原生态面貌。

除了生态型驳岸,生态岛也是生态型河道的重要特征。

此次治理,通过在有条件的河段营造河心岛,既丰富了河道的天然形态,也创造了更多的生态空间,提升了河道的景观效果。贾鲁河沿线主要生态岛有明伦岛、明理岛、明德岛以及皋村湖、祥云湖、贾鲁湖等主要湖泊内的生态岛。

除了驳岸和岛屿,贾鲁河沿岸的配套建筑也体现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与自然和谐共生。

沿岸配套的多个驿站,通过通透的建筑格局、玻璃幕墙和天窗的使用,达到自然通风采光的效果。有的驿站利用绿色屋顶将雨水回收利用,用于屋面及庭院绿化灌溉;有的利用屋顶太阳能发电,供建筑照明及空调系统使用。外墙保温装饰一体板等绿色环保材料在配套建筑中得以应用,水龙头、马桶等智能器具的使用也有利于实现节水。

修复河道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修复是河道生态治理的重要内容。

在生物多样性修复上,重点是恢复水生植物和岸坡植被。

水生植物对于修复水域生态起着重要作用,可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同时也赋予河道更多野趣。此次贾鲁河治理,水生植物主要以荷花、芦苇、蒲草、千屈菜、水葱等为主。

岸坡植被则是河道两岸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河道的整体景观效果,也为陆生动物的栖息、繁衍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河道生态修复的关键所在。

贾鲁河沿线将种植哪些岸坡植被?

黄河设计公司贾鲁河综合治理生态绿化工程设计总工程师胡丽香说,在对郑州市的天然植物群落及贾鲁河沿线目前的植物种类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他们选择了20个典型的植物群落,并从多个层面进行优化。

首先是满足生态服务功能,在湖泊周围选择有利于涵养水源的植物群落,在与道路交界的地方选择降尘除燥功效好的植物群落,在河北岸选择有利于防风固土的植物群落。

其次,根据贾鲁河治理生态绿化工程全段“源、界、汇、兴、泽、盛”六个主题分区,选择与其主题定位相匹配的植物群落。

根据四季景观效果,沿线布局了松、竹、梅等三大观姿植物和银杏、金叶复叶槭、五角枫、黄栌等四大观叶植物,同时为了四季景观效果,重点设计了春季六大观花植物和夏季五大观花植物。

为了彰显沿线景色特点,此次贾鲁河沿岸点缀布置了十二大植物特色主题园,如梅花主题园“梅峰远眺”、香草主题园“盈香园”、海棠主题园“睡棠园”、月季主题园“长春园”、桂花主题园“折桂园”、湿生植物主题园“春草园”、樱花主题园“云霞园”等。

通过植物修复措施,贾鲁河纵向上将形成自上游到下游连贯的生态系统,横向则构成由水域岛岸坡立体的生态系统。

多源互补循环通畅

生态治河,水源也很重要。

此次贾鲁河综合治理,主要依托现有和在建的引黄工程、生态水系循环工程、规划中的西水东引工程,作为贾鲁河的主要生态水源,依托沿岸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作为辅助生态水源,为贾鲁河提供充足的水源补充,保障河道的水体规模、水体循环和水体自净,使贾鲁河真正成为水面开阔、水体充沛而且具备循环自净功能的健康河流。

据了解,引黄水主要通过邙山提灌站、花园口引黄闸、杨桥引黄闸、牛口峪引黄工程,将黄河水引入贾鲁河,其中在建的牛口峪引黄工程计划今年底前建成。

循环水主要是在圃田泽设提升泵站,采用管道将水输送至上游潮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熊儿河、金水河等河道,水体经过这些河道重新汇入下游贾鲁河,形成生态水源的循环利用。工程计划今年底前建成。

再生水主要依托现有的五龙口污水处理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和陈三桥污水处理厂的再生水,作为贾鲁河的辅助性生态水源。

融入“海绵城市”理念

生态治理贾鲁河的设计中,始终贯穿了“海绵城市”理念。

遵循生态优先的原则,在河道生态治理的基础上,结合海绵城市“渗、滞、净”的技术手段,在河道形态设计上还原自然多变的风格,以“滞”留雨洪水;驳岸和铺装形式上以透水性材料为主,以“渗”透雨洪水;植物营造和生态修复上水岸结合、四季常绿,以“净”化雨洪水。

作为满足防洪除涝的“安全之河”,除了排水通畅外,还要做到排蓄并重。此次治理,通过一系列工程措施,实现河道的拦蓄雨洪资源、滞蓄景观水体的功能,形成和河道景观效果相适应的水体规模,最大程度拦蓄和利用雨洪资源。

贾鲁河生态治理的目标是,通过生态工程措施的运用,实现河道的生态防洪、水资源利用、地下水补给、水质净化、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恢复等综合性功能,最终形成“草长、莺飞、鱼游、蛙鸣”的健康水生态系统。

相信“草长、莺飞、鱼游、蛙鸣”的贾鲁河离我们不会太遥远。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59679 2018-05-22 00:00:00 二 生态治河 草长莺飞鱼游蛙鸣不遥远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