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H08版:惠济时报 人物 上一版3
H08
“要让村民住上 最好的安置房”
用微笑面对生活的磨难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用微笑面对生活的磨难
——记95后“白发孝女”底慧敏

5月15日是第25个国际家庭日,惠济区的底慧敏家庭获得了河南省“最美家庭”称号。底慧敏虽是95后,却早早扛起了家庭的重担,过度操劳让正值青春的她青丝变白头。她说:“得到什么并不重要,只要每天能看到妈妈,和妈妈在一起就好。”

底慧敏是郑州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2014级学生,曾荣获“全国最美青春故事”“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郑州市文明市民”“河南年度教育新闻人物”“郑州市第四届道德模范提名奖”等称号。去年11月底,底慧敏入选中国好人榜“孝老爱心好人”。记者 蔺洋 文/图

她有一份特殊的时间表

2013年7月16日,一场意外将她最爱的母亲变成了植物人。因为照顾母亲,底慧敏高考发挥失常。一直在年级排前20名的她,高考仅考了502分,最终被郑州师范学院录取。

2014年9月,底慧敏来到了郑州师范学院上学。因父亲四处打工养家,她只好整日在学校和租住在郑州北郊城中村的家之间奔忙。每天一上完课,她就会飞快地赶回6里之外的家里照顾妈妈。

底慧敏有着一份不同于其他大学生的时间表:每天早晨6点,起床做饭喂妈妈;中午12点,骑半小时车赶回租赁房照顾妈妈;下午2点,赶回学校上课;下午6点回家后,给妈妈清理卫生、做饭;晚上9点半,到在家附近的理发店里接学手艺的14岁弟弟回家。

在花一样的年纪,底慧敏却早早奔波在艰辛的路上。因为过度操劳而白了头发,让她和周围的同学显得格格不入。虽然很累,但她觉得幸福,因为“妈妈好好的,能睁开眼看看我”。

她有个外号叫“笑长”

“她上课特别积极,很爱笑,我们开玩笑地叫她‘笑长’”。这是同学们对底慧敏的评价,她不愿向家里要钱,兼职成了她唯一的“课外活动”。在找兼职的路上丢过手机,做兼职时被人骂过,委屈时在同学面前哭诉,但是却从未向命运屈服。

虽然肩负着重压,底慧敏的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她希望自己能考上中国农大的研究生。“打小就梦想自己以后能在家乡创业,搞种植养殖。”高考时,第一志愿报考了河南农大,就是基于这个家乡创业的梦想。农大没考上,在报考学校时就选择了郑州师范学院的生命科学学院。生命科学研究无非两种,一种是动物学,一种是植物学,这都和她以后的种植养殖创业梦有关。

她记得每一个帮助过自己的人

底慧敏有孝心,更懂得感恩,好心人的帮助她都记在心里:“街口卖馍的宋师傅知道俺家情况,每次买馍都多给我一个;旁边通讯店的李老板知道俺家情况,手机价格降了50元;房东主动将房租降到了300元。我周末兼职挣钱,还有学校的补贴,同学的捐助,基本上够自己和妈妈的生活开支了……”这就是底慧敏。她坚强乐观,没有因为家庭挫折而抱怨命运,柔弱的身体里透出不屈服命运的倔劲儿,善良的内心深处是对家人的那份责任和担当。

学校了解到底慧敏带着妈妈上大学的情况后,校领导多次到底慧敏的住处看望,还专门在校园内为底慧敏一家安排了住处,并予以国家助学金资助,先后组织多次爱心捐款和义卖活动,其所在班级也制订了以小组形式轮流帮扶和“一周一元钱”计划。

如今,社会各界都高度关注了底敏慧的境遇,被她的孝心、大爱感动。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和单位纷纷慷慨解囊,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省希望工程办公室送去了资助和关怀,中国残联对底慧敏的母亲进行了特别关注……各方点点爱心汇聚成浩浩暖流。

截至目前,底慧敏共收到爱心善款超过30万元。她积极乐观的精神和生活态度深深打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采,体现了当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也为文明河南传播了更多正能量,更为全体师院的莘莘学子树立了良好榜样。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62200 2018-05-29 00:00:00 二 用微笑面对生活的磨难KeywordPh——记95后“白发孝女”底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