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核心提示 改革开放40年了,黄科院也踏着时代的步伐,经历了34年的成长壮大过程。谈及这40年民办高校及黄科院发展的一些重要发展节点,75岁高龄的胡大白娓娓道来,记者在感叹她惊人的记忆力之余,也深深地感到,她不是在刻意回忆过去,那是融在她血液里的创业历史。 “到2045年,也就是黄科院建校60周年的时候,建成世界一流的应用科技大学!”说起黄科院的新时代奋斗目标,胡大白笑盈盈的目光里透着坚定和自信。她说,其实我们应用类科技大学,只比欧美落后10年左右,我们有这么好的社会制度,我们有“敢为天下先”“艰苦创业”的强大基因,无论我能不能亲眼看到那一天,但我相信,这个目标,黄科院一定会实现! 记者 杨观军 ■开篇 5月末的黄科院校园是安静的、美丽的,绿树成荫,鲜花盛开。杨钟瑶先生的半身塑像静静地端坐在信息大楼里,这位黄河科技学院的总设计师,虽然离开这片他深爱的校园已经快13年了,但在他深邃而又疼爱的目光里,一直关注着年逾古稀的老伴、战友胡大白精神矍铄地领跑着学校的管理团队,也一直看着莘莘学子在美丽的校园学习,科研、创业。 5月的校园是昂扬、蓬勃的。学校官方微信小号“黄大丫”不断地发布着撩人的信息: 当你途经,我们的盛放!5月8日~12日10场音乐盛宴,总有一场适合你;5月15日19点30分我们最后的舞台,2015级舞蹈表演班《吾·舞》毕业专场…… 一静一动,这都是如今黄科院的气质,每天漫步在这个校园里,胡大白总能感到逝去的老伴在叮嘱着自己;看到来来往往的学生们,她觉得自己也很年轻,有干不完的工作,使不完的劲。 4月8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5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位大学女校长、专家、学者出席参加的第八届“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上,胡大白董事长荣获“大学女校长终身荣誉奖”。4月26日,胡大白董事长荣获“改革开放40周年影响河南十大教育人物”。 当记者提及以上她个人获得的殊荣时,她却淡淡一笑,她说,我在20世纪80年代遭遇了个人身体上的不幸,但赶上了好时代、好政策、好机遇,这就是中国的改革开放。 学校的发展壮大与改革开放的历史脉搏一起跳动 改革开放40年,从34年前苍黄风雨中自学考试辅导班点燃的火苗,到上世纪90年代之初百废待兴中高扬起第一面民办高校的旗帜;从16年前《民办教育法》颁布焕发出的勃勃生机,到上世纪末确立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坚定信念;从2016年吹响二次创业的号角到十九大以来确定豪迈式发展,历史见证着黄科院与国家民族的命运始终相连,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脉搏一起跳动。 1982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第一次在宪法中对社会力量办学作出原则规定。 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第三款:“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本法律规定的各类学校。”民办业余学校开始悄然萌发。 1987年国家教委颁布《关于社会力量办学的若干暂行规定》,标志着民办学校被纳入国家正常管理体系。 1997年国务院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标志着在法律层面上得到确认。 2003年9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施行,2004年4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2007年2月10日起施行《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 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黄科院紧跟时代步伐,摸着国家的政策过河,克服重重困难,敢于推动和冲破禁区,在法规里找依据,在政策里找机会。——胡大白 1994年成为第一个经国家教委批准实施专科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2000年成为第一个经教育部批准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民办高校;2004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8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3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应用科技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单位”,并成为河南省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 作为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监事会主席,河南省民办教育协会会长的胡大白,在评价中国民办高校的发展历程时说,民办教育拓宽了教育投资渠道,客观上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缓解了教育需求与政府教育经费投入之间的供需矛盾,灵活多样的办学机制,积极适应优胜劣汰的市场法则,有力地推动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给教育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民办教育发展壮大,在一定程度上给政府抓教育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有利于政府集中力量保障重点和实现公平。 34年黄科院的发展,跨越中国教育改革的几个重要节点,很难用简短的语言精准概括,这既是中国民办大学发展风雨兼程、漫漫求索的发展探索史,也是一部黄科院人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为河南经济发展不懈努力的奋斗史。——胡大白 胡大白在各种场合讲得最多的一句话是:“黄科院有十万个理由办不成,但是办成了,靠的是什么,靠的是黄科院精神。那就是清醒敏锐的开拓精神,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坚韧不拔的实干精神,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 有人说,一个人如果能发现人类社会的一条规律或找到一条社会发展道路是何其难!谁发现就名垂青史。 办一所对学生最负责任的大学,走适合国家、河南省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应用型大学之路。这就是胡大白和已逝去的爱人杨钟瑶共同探索并确定的发展道路,时间和实践都在证明这条道路是多么正确、多么宽广!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这与黄河科技学院长期以来的办学定位不谋而合。 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军胜博士说,黄科院34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跨越式发展,就是找到并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之路,成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界高扬的一面旗帜,而不断进取、勇于创新是学校的发展基因。 96%,一个数字,它可能是数学答案,也可能是果汁含量。但它一旦和黄河科技学院相遇,就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它,代表的是就业率。 让每一个学生“好就业、就好业”。胡大白牢记承诺,34年来,她秉持一份赤诚和坚韧的定力,以脚踏实地、矢志不渝的改革创新,把这份承诺高高托起。 以变应变,建立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 近期,教育部公布2017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黄河科技学院申报的“农业工程”“戏剧影视文学”和“运动康复”三个专业获批,其中,“农业工程”这个专业黄河科技学院是河南省第一家获得招生资格的高校。2017年,黄科院是河南省第一家获得“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招生资格的高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它缘何总能拔得头筹,抢占先机呢?究其原因是根据国家、河南省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需求建立了动态的专业调整机制。 胡大白说,睿智者应该对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一种敏锐的洞察力,有了这种洞察力就可以预见市场的发展模式,从而由被动变主动。 近年来,河南省在全国的区位优势日渐明显,交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汽车产业类、城市轨道交通等现代化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助推器。于是,2011年该院有针对性地设置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 2013年3月,国务院批复《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2013~2025年)》。 2016年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郑州等地新设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2016年8月,新华社发布消息,我国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河南自贸区在列。 为此,黄河科技学院新设置了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等专业。 2016年12月,经国务院批复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2016年12月,国务院批复《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 在此背景下,2017年,黄河科技学院是河南省第一家获得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招生资格的高校。年底,该校临床医学专业设立创新班进行试点改革,培养较强竞争力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构建“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该模式依托“三个体系”,即“本科学历教育与职业技能培养”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与企业无缝对接的实践教学体系;校企协同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学校通过建设行业学院、引企入校、校企共建、创办企业等途径,推进人才培养对接生产实践。 在黄河科技学院,毕业即就业并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这所“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带给学生们实实在在的福利:以“理论加实践,四年不断线”,“职业生涯规划+订单培养”,让学生毕业即就业,真正让学生“好就业、就好业”。 “双创”的本质要求与黄科院的办学理念高度契合。源于其与生俱来的“双创”基因。黄河科技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程,就是一部创业创新史。——胡大白 为此,学校以顶层设计为先导,建立了“1234”创新创业工作推进体系,“明确一个目标”,全力打造黄河科技学院创新创业育人品牌;“组建两支队伍”,即打造校内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和校外高水平的创业导师团队;“建立三个体系”,分别是“学历教育—职业技能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教育教学体系,仿真化全链条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开放式产学研合作的“双创”能力培养体系;“构筑四个平台”,以全链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为载体,搭建起了公共服务、科技支撑、金融服务和创新创业教育四大服务平台。 2015年,黄河科技学院与郑州市二七区合作,依托大学科技园,共同建设了“U创港”创新创业综合体,“U创港”良好的环境孕育出双创“绿洲”,截至目前,大学科技园投入使用面积57560平方米,黄河科技学院各类载体入驻企业和创业团队已达130多家,在孵小微企业85家,年产值超500万元的企业15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家。260个实验室为学生科研工作搭建平台,省重点研究室、黄科院纳米复合材料研究所等16个研发中心相继孵化了企业。逐渐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创新创业良好局面。 2015年5月20日,黄河科技学院“黄河众创空间”被正式批准为科技部认定的全国首批众创空间和河南省首批众创空间。 2015年9月16日,黄河科技学院大学科技园晋升为省级大学科技园。 2015年12月8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以黄河科技学院为典型,报道了河南省创新创业工作成果。 2016年,学校大学科技园和黄河众创空间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学校荣获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学校创业园入选团中央首批“全国大学生创业示范园”,荣登“2012~2016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评估结果(本科)TOP300”。 黄河科技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双创”政策机遇,领跑“双创”新航程,成为河南省、全国“双创”工作的典型,在全国“双创”工作中树立了品牌。 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推动学校内涵建设,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 特聘张改平院士任名誉校长、刘人怀院士任校学术委员会主任,钟世镇院士任黄河科技学院医学科学首席科学家、医学学术委员会主任,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根岸英一院士任黄河科技学院终身名誉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王志功教授任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鲁枢元教授担纲生态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实现了学校引进国内外高级专家和著名学者的新突破。 人才队伍整体层次、整体素质有所提升。现有教职员工1867人,其中专任教师1403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近50%,青年教师中约80%具有研究生学历。拥有工程师暨教师、律师暨教师、会计师暨教师等各类“双师型”教师601人。 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学校现设有河南省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研发基地、重点实验室、国际联合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高层次教学科研平台50余个。建有省市级应用型科研创新团队7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8个,地厅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校级科研平台26个;获批河南省民办高校中首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与企业共建联合研究中心、工程教育中心7个。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268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等省部级奖励111项;发表学术论文8294篇,其中SCI收录162篇,最高影响因子17.49;获专利1840项, 连续两年在全省高校专利授权量上名列第二,入选“河南省高校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十强十快高校’”。 2017年,位居武书连中国民办大学自然科学排行榜第一名;《广州日报》全国民办应用型大学排行榜第一名。 34年奋斗不已,34年凝心聚力,取得中国民办高校发展史上的多个第一和唯一,如今的黄科院越来越“高大上”。 建校34年来,在没有国家财政教育经费投入的情况下,为国家培养了16余万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干得好”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 学校整合资源优势,先后成立了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河南新经济研究院、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研究院、郑州大都市区研究中心、河南省民办教育研究院、国内首座高校文物艺术品司法鉴定研究中心等,构造了学校高端研究平台。编撰出版的《河南双创蓝皮书》和《河南民办教育蓝皮书》,开创了全国省级双创蓝皮书和民办教育蓝皮书的先河。举办了中原创新发展论坛、河南自贸区建设研讨会等40多场学术活动。此外,学校还发挥智库作用,不断提升政府决策咨询服务水平。获批国家发改委和省政府委托项目各2项,(河南省仅3项,黄河科技学院独占2项)。中国(河南)创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王军胜博士的理论研究成果“河南科教创新实验区建设研究”和“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须补齐科教创新短板”被市政府采纳…… “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是自己改变的决心。我们必须以更高的目标,以不畏艰险、不断探索的精神往前走。——胡大白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兴办教育”。 胡大白感慨:字字铿锵有力、句句掷地有声。今天,我们无比自豪地迎来一个伟大的新时代。 一艘航船,最重要的就是看清前进的方向,辨明所处的方位,对于黄科院来说,要思考以什么样的姿态走进新时代?就必须对自身的时代方向、历史方位做出清晰准确的判断。——胡大白 2月27日,黄科院召开近400名干部参加的大会。谋划“奋进之笔”,吹响发展进军号。 杨雪梅校长在会上说,打赢黄科院新长征路上的每一场“硬仗”,翻越全面深化改革路上的每一座“大山”。 杨雪梅分析指出,黄科院34年改革发展历程,就是一个与机遇相会相知、紧紧牵手的过程。在过去的很多重要历史时期、关键节点,我们都抢抓先机,加快发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第一和唯一。我们的个子更大了,骨架更壮了,颜值更高了,品牌更亮了,已经具备了再次起飞的基础。我们必须紧紧抓住机遇,重整行装、重新出发。 胡大白在会上说得语重心长:看问题要更全面一些,想事情要更周到一些,推进工作要更辩证一些。多看看头顶,和十九大精神、奋进的参照系对标对表;多看看后脑勺,发现问题,聚焦问题;多看看脚底,脚踏实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多看看手心,锻炼本领,掌握推进工作的“杀手锏”;多看看眼前,学会发现矛盾,学会创造条件。 过去34年,黄科院在国内高校发展的跑道上采取的是跟跑、并跑的策略。新时代,我们要新作为,现在是厚积薄发,我们要弯道超速,多个领域领跑,争做国内民办应用型高校第一方阵领头雁。——胡大白 据了解,黄科院新时代的畅想是这样的:紧紧抓住教育部“应用技术大学改革试点战略研究”项目单位和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这一重大战略机遇,以国家和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到2020年,圆满完成河南省首批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高校的建设任务,力争建成专业硕士学位教育3个以上。筹建“社会性别研究中心”“中原文化传承研究院”,初步将学校建成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试验区,应用技术大学的示范区,成为学科专业优势突出、育人模式先进、办学特色鲜明、综合实力较强的河南省第一方阵高校,为建设国内一流应用技术大学奠定坚实的基础。到2045年(建校60周年),建成世界一流应用型科技大学。 ■结语 站在新起点上的黄科院,要留给世人的,不仅是一所大学对往昔的回望,更是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瞩望,是对建设和打造世界一流应用型大学的时代宣言。 今天,在黄科院的校园里,两万多黄科院人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这其中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画面、每一个镜头都是精彩无限的故事。 这是近期黄科院微信公众号“黄大丫”上刊登的本校学生写的一首诗: 今天,我愿做黄科的一棵树 陪伴教楼,陪伴餐厅,陪伴你的身影 一半在尘土里安详 一半在风里飞扬 一半洒落阴凉 一半沐浴阳光 非常沉默非常骄傲 从不依靠从不寻找。 明天,我要做社会的一棵树 坚守信念,坚守岗位,坚守爱的嘱托 一半在学习中厚实 一半在业界筑宇 一半结满种实 一半春风化雨 非常优雅非常直爽 从不退缩从不迷茫 “浪中礁石虽艰险,激流勇进路自宽”。黄科院向着建设世界一流应用学院的目标而不懈努力。 黄科院,新时代、新起点上再出发!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