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H08版:惠济时报 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H08
小身躯怀揣着皮影梦
浙江跳湖救出溺水男童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良库工舍里的精灵
小身躯怀揣着皮影梦

在惠济区良库工舍,有这样一群可爱的人,他们平均身高1.26米,平均年龄22岁。有着儿童一样的面貌、声音,但有着大人一样的智慧,他们的皮影戏演出风格灵动。他们虽然没有伟岸的身材,但在美丽的皮影世界里,他们是永远年轻的艺术家……一群平凡的人,团结起来正在做一项伟大的事业——传承中国的皮影艺术。他们就是河南精灵梦皮影艺术团的袖珍人演员。

记者 鲁慧 文/图

小身躯怀揣着大大的皮影梦

“咚不隆咚锵锵锵!武松我喝下十八碗酒,上得景阳冈来……”白色幕布后面,李赛和他的小兄弟们繁忙地操纵着细苇根,小影人在他们手里飞速翻转。

端午节期间,他们依然进社区演出,他们手中都要拿着比正常尺寸长20~30厘米的皮影杆,即使这样,他们手中的皮影依然能配合着灯光,为观众呈现出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画面。

河南精灵梦皮影艺术团的演员由8名袖珍人组成,他们的演出被称为“创造性保护非遗的典范”,演员还受到央视、凤凰卫视、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湖南卫视等200多家媒体的长期关注和报道。

现代影视动漫的起源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其流行范围极为广泛,并因各地所演的声腔不同而形成多种多样的皮影戏。

皮影艺术是现代影视和动漫的起源,是一项集绘画、雕刻、表演、口技、音乐、魔术、传说于一体的民间艺术,民间俗称“驴皮影”,被誉为“百戏之母”。传说皮影戏始于战国,兴于汉朝,盛于宋代,元代时期传至西亚和欧洲,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011年,中国皮影艺术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世界非遗项目。皮影是一项综合艺术,在学习表演过程中,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故事编创能力和团队意识。

通过看皮影戏,我们欣赏到的是历史和文化,表演皮影戏能锻炼动手、动嘴、动心能力。记者看了两场他们为孩子们表演的皮影戏,皮影戏真的很美,观看的娃娃们都迷上了这种传统民间技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70762 2018-06-20 00:00:00 三 小身躯怀揣着皮影梦KeywordPh良库工舍里的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