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
让群众早用上用得起好药
突击检查 让药品隐患无处可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药难求到降价滞后 国家医保局: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
让群众早用上用得起好药

新华社电 近年来,癌症发病率逐年增加,抗癌药“海淘”“代购”成为“热频词”。民之所望,施政所向。国务院采取进口抗癌药零关税等一系列措施,消除流通环节不合理加价。抗癌药新规自5月1日实施,落地效果如何?能否满足患者用药期待?记者展开调查。

降税不降价? “滞后效应”影响患者获得感

5月1日起,我国以暂定税率方式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为零。记者调研发现,零关税新规的市场反应却出现“滞后效应”。

记者从上海罗氏制药了解到,近期需求激增的乳腺癌用药赫赛汀在抗癌药零关税新政策落地后也尚未降价。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乳腺肿瘤内科主治医师冉然对记者说,目前使用赫赛汀、拉帕替尼等进口药的患者尚未感受到关税政策对药价的影响。

为何零关税新规的“反射弧”还没有传导到终端?中国药科大学国家药物政策与医药产业经济研究中心项目研究员颜建周说,终端药价变化“慢半拍”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比如在今年5月1日前,国内市场中已经库存了一定量的进口抗癌药品,这部分药品并没有受到降税政策的影响,价格会与之前保持一致。而且,这部分药品库存销售完毕仍需一定周期,因此,在短期内价格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

颜建周同时指出,药品价格受多方因素影响,如研发和生产成本、原辅材料价格、市场供求关系、市场竞争环境、同类竞争产品定价等,在降税政策出台后,企业会综合考虑相关因素决定药品的市场价格。此外,药品集中采购和医保支付标准也未到调整周期。

不能让生命等不及 药品上市流通全链条再发力

一边是众多癌症患者急于“等药救命”,另一边则是药价高昂、时常短缺和不少新药未有上市,从合法途径压根买不到的“抗癌药困境”。国家最近采取的一系列举措让患者看到了“解困”希望。

从制药商提交申请到获批上市,民众期盼已久的九价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仅用了8天时间,解决了众多民众“一针难求”“赴港打针”的问题。

药品上市跑出“火箭速度”的背后,是国家药品政策的不断发力。在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加快审批”“加快降价”再次成为关键词。随着抗癌药零关税的实施,药品上市、供应、采购等各环节的梗阻逐一被打通。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表示,对于临床急需、抗艾滋病、抗肿瘤等境外上市相关药品,将纳入优先审批通道,加快审批,预计这些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将缩短1~2年时间。

缺位之“痛”如何破?国产抗癌药危中求机

面对巨大的需求,中国抗癌药物市场正以每年百亿元的增速高速扩张,而在政策支持下,进口抗癌药迎来爆发式增长,会否进一步挤占国产药的生存空间?国产药如何能让患者有更多便利优价的选择?

专家指出,老百姓要真正用上更便宜的抗癌药,必须鼓励国产抗癌药的创新和研发,在市场上形成与独家进口药的竞争。也就是说,需要有在质量和疗效上都能和进口抗癌药媲美的国产抗癌药,尤其是国产创新药。

颜建周建议,提高我国创新药物和高品质仿制药的研发、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药品可及性,在实现对部分进口抗癌药临床替代的同时,缓解进口药短缺的困境,减轻居民就医负担。

国家医保局: 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

新华社电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此前通过2017年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赫赛汀、美罗华、万珂等15个疗效确切但价格较为昂贵癌症治疗药品被纳入医保目录。对于目录内的抗癌药,下一步将开展专项招标采购,在充分考虑降税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价格下降。

医保目录外的独家抗癌药如何实现降价?该负责人就此指出,有关部门将开展准入谈判,由医保经办机构与企业协商确定合理的价格后纳入目录范围,有效平衡患者临床需求、企业合理利润和基金承受能力。

据了解,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一系列措施,2017年居民个人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下降到28.8%,较新一轮医改前下降了12个百分点。抗癌药方面,绝大多数临床常用、疗效确切的药品都已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该负责人说,有关部门将按要求抓紧推进工作,争取让群众早用上、用得起好药,逐步减轻重大疾病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73391 2018-06-28 00:00:00 四 让群众早用上用得起好药KeywordPh一药难求到降价滞后 国家医保局:督促推动抗癌药加快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