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如今,万达、王府井、万科等连锁企业相继进入郑州,各种形式的商业主体进入郑州。而纵观这些品牌的选址,大多是在大型商业空白或稀疏的区域。“实际上,大部分商家进入郑州第一个考虑的还是二七商圈,但是商家们也会去考虑选择这个地方的成本是否负担得起。”张晓霞认为,站在全郑州来看,二七商圈仍举足轻重,但这个“重”更多体现在其知名度上,客源的分流让整个二七商圈的商业竞争力下降。 交通不便,设施陈旧等硬件的制约限制客源的流入,“便捷、舒适的购物环境已经成为现在消费者选择购物场所的重要条件之一。”由于市政规划需求,二七广场周围内地下交通的建设让区域内的商业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接下来的路面改造也会让二七商圈再次进入阵痛期。“当然,市政道路的改造从长期来看,对商圈的发展是利好的。”张晓霞认为,改造的同时市场的整体规划布局也尤为重要,“目前来看,二七商圈内的业态十分繁杂,从批发市场、专业卖场,再到百货、购物中心、商业街,可以说是应有尽有。但业态的聚集也让商圈整体定位模糊,缺乏特色。”在郑州,各临郊的商业以社区商业为特色,东区则以金融为特色,而在二七商圈这张郑州名片上,商业的主要特征始终无法显现。 另外,外来企业在郑州水土不服的情况已呈常态,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商业型连锁企业进驻的步伐。张晓霞认为:“郑州城市对外来企业的包容性,以及外来连锁企业在这一城市的发展,都是现代企业聚集的指标之一。” 紧跟需求侧,明晰商圈定位 “在引进商业企业时,站在城市发展的全局去考虑。相同类型,相同级别的企业在同一区域布局要适量,以免造成市场的过度饱和。”张晓霞认为,整个市场的差异化经营更加有助于整个城市商业的繁荣。商业型企业是以各自发展为主,从站位高度和视野的广度上来讲都是相对局限的,对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发展方向知之甚少。而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政府的适当引导,从而增强商业布局的合理性,增强城市商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下的消费市场,消费者选择购物场所的目的性更强,要求也更高。商业的业态众多,各类业态中也有不同的定位,来针对不同的群体进行服务。商圈定位要更加趋于需求侧,根据商圈服务对象来整体定位,将商圈打造出专属特色,更有助于吸引目标人群。 从商场自身来讲,大部分企业已经启动或者完成了从百货向购物中心的转型。接下来,企业需要不断研究消费市场的变化,研究消费者行为,并且根据变化快速做出调整,来达到迎合市场发展这一目的,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北京华联商场为例,之前我们的结构是80%~90%的百货业态,剩下的10%~15%则为服务型,基本为商品类的购物卖场。”张晓霞介绍道,“而现在,顾客需求更多的是体验式消费,而根据这一情况,我们也做了结构性调整:比如电影院、密室逃脱、餐饮服务配套及新增市场热点:跨境商品、家具定制、线下咨询体验店等,体验服务将扩大到30%,甚至更大。但我们始终清晰地认为:我们的核心是商品和专业化服务。做好品类规划和服务管理,这点是我们需要深耕的。” 另外,在张晓霞看来,与其他商圈的差异化和商圈的综合聚能化是保证商圈吸引力的重要手段。作为城市的最核心商圈,与其他社区型商圈是有所区别的,所以在品牌提升和配套引领上要下足功夫。 北京华联大事记 1.2002年8月2日,北京华联入驻河南郑州,开业当天,销售业绩突破1800万,10万+客流,开创了郑州市场开业首日业绩最高峰和当日客流新高,并首次推出大力度全业种返券促销模式,再掀绿城营销大战。 2.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北京华联受到重创,这一年韬光养晦,可以说是市场的磨合年。 3.2004年,北京华联市场定位逐渐明晰和经营策略开始调整。这一年,北京华联开创“圣诞节”主题促销,引领市场节日促销热潮。自2004年始,北京华联一直保持年度节日销售最高点和年度业绩爆发期,单日业绩均保持1000万以上,最高业绩突破1800万。 4.2012年,北京华联升级改造,开启了蝶变腾飞的跨越。斥资近6000万元,历经近1年,进行全方位业态升级和结构调整。景致的动线,专业的灯光、时尚的品牌品类组合、雅致的购物环境、温馨的贴心服务设施……成为引领郑州乃至中原地区的时尚风向标。自此,女鞋、少女和运动等业种逐步发展和打造成为郑州市场优势和战略业种,赢得业内人士好评和消费者的口碑。 5.2014年,北京华联适应互联网发展趋势,突破零售商业思维。联合114网上商城“网罗郑时尚”,跨界融合,尝试线上选单和线下提货模式,适应新形势下零售趋势和精致化服务相结合,提升年轻时尚主力客群的购物体验感,切合“新生活 新品质”的经营理念。 6.在2014年,北京华联实现中原“首家”卖场WIFI无线网络信号全覆盖,提升购物体验。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