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7版:新郑时报 文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文化
一场外交活动,检验子产执政团队效能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场外交活动,检验子产执政团队效能
系列七十八 本报与新郑市史志办联合开设

□新郑市史志办主任 李磊

知人善任

释义

知人善任,知:了解,知道;任:任用,使用。比喻只有善于认识人的品德和才能,才能最合理地选用他人。

出处

典故出于《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之从政也,择能而使之。冯简子能断大事,子大叔美秀而文,公孙挥能知四国之为,而辨于其大夫之族姓、班位、贵贱、能否,而又善为辞令,裨谌能谋,谋于野则获,谋于邑则否。郑国将有诸侯之事,子产乃问四国之为于子羽,且使多为辞令。与裨谌乘以适野,使谋可否。而告冯简子,使断之。事成,乃授子太叔使行之,以应对宾客。是以鲜有败事。

事件

国以才治,业以人兴。汉代班彪所著的《王命论》有曰:“盖在高祖,其兴也有五:一曰帝尧之功裔,二曰体貌多奇异,三曰神武有征应,四曰宽明而仁恕,五曰知人善任使。”说的是汉高祖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就帝王之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知道部下的才能,善于任用他们使之发挥作用。成功的执政团队都是相似的。春秋名相子产在推行他的政策措施时,以知人善任的胸怀和魄力,充分发挥执政团队成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故而在其执政期间鲜有败事。

【成语故事】

征战多年的晋楚两国达成和平协议

公元前546年夏,征战多年的晋楚两国达成和平协议,在宋国举行了弭兵大会,春秋历史上出现了一段难得的和平景象。弭兵之会后,原本分属于晋楚两个大国阵营的各诸侯国之间,相互访问,来往频繁,外交活动见诸史册。当年,先是晋国荀盈到楚国重结晋楚之好,接着郑简公在垂陇以七子从君的高规格接待晋国大夫赵孟、叔向等人;随后楚国派出薳罢去到晋国参加盟会。前545年夏,齐、陈、蔡、北燕、杞、胡、沈、白狄等国的国君朝拜晋平公,郑国派出游吉出使楚国未果,九月又派游吉出使晋国。到了冬天,为巩固宋弭兵之会成果,鲁襄公、陈哀公、郑简公、许悼公又相继到楚国访问,赶上了楚康王卒,在楚的几位诸侯国君又参加了楚康王的葬礼。前544年,晋平公派士鞅访问鲁国,吴公子季札访问中原诸侯各国。前543年春,楚王郏敖派薳罢访问鲁国,郑简公在子产的陪伴下访问晋国,六月子产访问陈国。与此同时,弭兵大会后,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减少,各国内部的矛盾就浮上了水面。在齐国,发生了崔氏之乱,庆封当国,后庆封又兵败逃鲁。在蔡国,蔡世子般杀死了蔡景公。在周王室,周景王杀了图谋叛乱的弟弟佞夫。在郑国,前543年冬发生了伯有之乱,郑国上卿伯有在内乱中兵败身死,子皮知政,由于子产的贤德,子皮要将朝堂的政事交付给子产。大乱刚过,政局不稳,子产心有顾虑,对子皮推辞说:“郑国弱小且逼近大国,宗族势大,骄宠者多,不可为也。”子皮说:“我带头听你的政令,谁敢侵犯你?你就好好推行你的政令吧。国无大小,小能事大,国家还是能够治理好的。”见子皮的态度如此坚决,又如此信任自己,子产深受感动,决心担起治国理政的担子。为政之初,子产为了稳定局势,派大史三请公孙段为卿,随后整治内政,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田有封洫、庐井有伍。在此基础上,对于当朝的卿大夫中,那些忠诚勤俭的亲近、嘉许和举拔他们,骄奢无度的予以处罚而使之去职,各项革新举措令郑国面貌为之一变、风气为之一新。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优秀的团队,领导才干卓越很重要,用对的人干对的事更重要。经过一年的实践考验,加上过去对贤能人士的认识,子产在处理政事的过程中选择贤能的人来任用,建立起了一个从咨询、决策到执行的执政团队。公元前542年十二月,卫襄公在北宫文子的陪同下到楚国访问,这也是根据弭兵之会达成的协议,晋楚两国之从属国交相会见的一项外交活动。从卫国到楚国,必经郑国。此时,在和平交往的大气候下,郑卫两国的关系也从世代相争变成了友好往来。为了表示对卫襄公一行的尊重,郑简公派出大夫印段代表郑国到位于郑都城外的棐林慰劳卫襄公一行,依照聘问的礼仪,使用慰劳的辞令。为感谢印段的慰劳,北宫文子进入郑国国都进行回访,子羽执掌礼仪,冯简子和太叔迎接客人。完美无缺的礼数,令北宫文子大为感动。事毕而出,回到营地后,北宫文子对卫襄公汇报说:“郑国讲究礼仪,这是几代的福气,恐怕不会有大国去讨伐他吧!《诗》云:‘谁能执热,逝不以濯。’礼仪对于政事,好像天热得要洗澡一样。洗澡消除炎热,有什么可担心的?”

北宫文子以其直接感受来评价其在郑国受到礼遇,《左传》则对子产的执政团队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这个以子产为首的执政团队,除了子产外,还有冯简子、子太叔、公孙挥、裨谌等4人。这4个人各有特长、各有分工,在处理政事时优势互补、相得益彰。冯简子其人,不知其名与字,在《左传》中除了接待卫襄公一事外,并无其他记载,但低调的他却能够决断国家大事;子太叔其人(游吉),貌美俊秀而富有文采,是子产的政治盟友和接班人;公孙挥(子羽)其人是个外交家,能够知道四周邻国诸侯的行动,还能辨别他们大夫的种族姓氏、官职高低、尊贵卑贱、贤愚与否,并且还善于做外交辞令;裨谌其人善于谋划计略,但他有个特点,如果在野外谋划就能获得成功,在城邑内谋划就会失败。每当郑国要有诸侯之间的外交事宜的时候,子产便向子羽询问四周邻国的情况,并且让他跟他们多做一些外交辞令。之后便与裨谌驾车来到野外,让他看谋划计略是否可行。等到回去再告诉冯简子,让他来作出决断。如果决定这件事可行,子产就会把任务分配给子太叔让他去执行,来应对宾客。《论语宪问》则云:为命,裨谌草创之,世叔讨论之,行人子羽修饰之,东里子产润色之。“为政之本,在于选贤”正是由于子产的知人善任,既有效地发挥了执政团队各成员的专长,也有效地避免了失败的事情发生。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74265 2018-06-29 00:00:00 五 一场外交活动,检验子产执政团队效能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