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06版:政事 要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记者 袁帅)全市贫困人口从2013年底的11.5万人下降到2017年底的0.76万人,减贫进度达93.4%,高出全省25个百分点,基本实现大头落地,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昨日上午,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听取并审议“关于2017年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报告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的报告”。 巩固脱贫成效 人口脱贫不断档 根据报告,全市严格落实贫困村退出“1+7”和贫困户退出“1+5”标准。对已脱贫人口脱贫不脱帮扶、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项目,防范部分群众由于缺乏后继扶持而出现“断崖式”返贫。对贫困程度深、贫困人口较多的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加大扶持力度,明确两类重点村78个。 产业+就业 实现“村村有特色产业” 产业扶贫方面,全市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完善带贫机制,力争通过努力,实现“村村有特色产业、有农民合作组织,户户有增收项目”目标。 就业扶贫方面,全市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信息台账,分门别类搭建好供需就业平台,让全劳动力全部就业、半劳动力就近就业。 精准对接贫困乡村需求 用好“卢氏模式” 金融扶贫方面,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精准对接贫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创业就业等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继续推行小额信贷助推脱贫攻坚“卢氏模式”。严格落实“5万元以下、3年期以内、免抵押、免担保、基准利率放贷、财政贴息、县建风险补偿金”等政策,提高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获贷率,扩大金融服务对贫困乡村和贫困群众的覆盖面。 今年首批3.3亿元扶贫资金下达到县 全市还将加大改革力度,改革扶贫资金管理制度,实行因素分配法分配资金,将项目审批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坚持政府投入主体主导作用,新增财力、新增政府债券优先用于脱贫攻坚。去年底,采取因素分配法,将2018年第一批中央、省和市级扶贫专项资金3.3亿元全部下达到县。 各级扶贫项目、扶贫资金分配结果一律公开,乡村两级扶贫项目安排和资金使用情况一律公示公告,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目前,全市已落实项目359个。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