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虽然俄罗斯和克罗地亚的四分之一决赛打得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但是随着巴西和乌拉圭的出局,本届世界杯的大势其实已经没了悬念:四强席位早已被欧洲球队垄断,世界杯就此变身“欧洲杯”。 这个结局一定会让梅西、内马尔们的众多粉丝无比失落,但不得不承认,一直以来人们印象中的“欧洲、南美争霸”的局面早已发生了倾斜。即便是在光景好的日子,南美也只是以巴西、阿根廷来勉强支撑门面,偶尔乌拉圭、哥伦比亚会冒个泡——有必要提一句,卡瓦尼的受伤、乌拉圭的出局,真的挺让人遗憾。 相比之下,欧洲则是不断改换面孔。在意大利、荷兰、德国、西班牙、荷兰这些传统强队,早早卷铺盖回家的时候,他们依然能够垄断四强。 这不奇怪,或者说其实是一种必然。所谓人往高处走,更发达的经济、更开放的政策、更规范的联赛、更激烈的竞争,让欧洲已经成为世界足球人才的高地,五大联赛更是如此。事实上,即便是在巴西,加入欧洲豪门也是每个踢球的孩子从小就有的梦想,在欧洲联赛取得的成就如何,也是衡量一个球员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另外,看看越来越多的黑人球员的身影出现在欧洲球队当中,可能也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兼容并包”。 对于很多球员而言,世界杯往往起着一个跳板的作用,世界杯尚未结束,且不说C罗转会尤文图斯的传言就已经让俱乐部的股价上涨,围绕着格里兹曼、姆巴佩、切里舍夫、戈洛温等新人的争夺战已经是硝烟弥漫。欧洲俱乐部求贤若渴的态度显而易见。 豪门俱乐部拼待遇、拼人才,反过来也能激发普通联赛的挖掘、培养人才的动力和欲望,看看克罗地亚、比利时,乃至俄罗斯、瑞典,这些“足球小国”一样能在世界杯上大展宏图,背后也是各自国内联赛和五大联赛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 “21世纪什么最值钱?人才!”大多数语境下,这句经典的电影台词都是被用来当笑话讲。其实,哪怕是公元前21世纪,最值钱的也是人才,未来同样如此。道理虽然浅显,但怎样挖掘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却是需要端正的态度和成熟的机制。 不止是南美非洲,越来越多的亚洲球员也从小将欧洲联赛视为职业目标——看看日本队。当然,目标人人有,目的则不同。 当你把“镀金”也叫“深造”,把“游学”也叫“留学”的时候,结果自然不同。这和留学生越来越多,学渣和“海带”也一样成批量产生是一样一样的。 晚报体育评论员 郭韬略 ■ 韬 不绝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