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G04版:高新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G04-05
好消息!“优秀产业集聚区”花落高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好消息!“优秀产业集聚区”花落高新
不断开创区域发展新格局,郑州高新区交出上半年亮眼“成绩单”
一丝不苟 通讯员 白春源 图
放飞梦想的地方 通讯员 张文海 图
车间 记者 王秀清 图
天健湖风光 通讯员 白春源 图
数造未来 通讯员 白春源 图

7月12日,省政府通报了“关于2017年度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两区’考核评价情况”,全省共评出20个“2017年度优秀产业集聚区”,其中,郑州高新区榜上有名。

从1988年到2018年,改革开放大潮下的郑州高新区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出落成一个生态环境优美、高端人才扎堆、科创企业云集的宜创宜业宜居新城。迎着政策的春风,凭借自身的优势,郑州高新区的发展必将如虎添翼。

记者 孙庆辉

A

“优秀产业集聚区”花落高新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在2017年克难攻坚、提质转型、创新发展,成功晋升为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优秀单位。

根据《河南省产业集聚区考核评价办法》和2017年度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考核评价结果,省政府决定授予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等20个产业集聚区“2017年度优秀产业集聚区”称号,各奖励500万元。其中,郑州4个集聚区入选,分别为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郑州航空港产业集聚区、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巩义市产业集聚区。

2018年以来,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四总一方针一方法一机制”实践体系,抢抓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发展机遇,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为统揽,着力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持以项目为抓手统领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全力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增长。

省政府要求,上榜单位要再接再厉,持续提升发展质量和水平,更好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全省各产业集聚区、服务业“两区”要认真学习先进单位经验,加快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为推动全省转型发展攻坚取得突破性进展、建设先进制造业强省和现代服务业强省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B

“半年报”高新区成绩喜人

经济指标

1~6月,规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42亿元,同比增长14%;工业总产值预计完成232亿元,同比增长20%;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194亿元,同比增长9%;税收收入预计完成44亿元,同比增长11%;基础设施投资预计完成26亿元,同比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预计3亿元。

工业项目投资扎实推进。高新区2018年在建工业项目64个,全年计划投资85.1亿元,1~6月预计完成投资54.54亿元,占全年投资计划的64%。其中,总投资20亿元的中国移动(河南郑州)数据中心项目,2018年计划投资9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4.88亿元,一期机房已投入使用,二期机房封顶;总投资10亿元的河南省电线电缆交易中心项目,2018年计划投资5亿元,项目于3月份开工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2.6亿元。

1~6月,全区163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44亿元,同比增长28%。

截至5月底,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单位及一套表平台上显示的“四上”单位共有573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5家,资质建筑业企业122家,服务业企业163家,贸易业企业74家,房地产企业59家。

产业转型

积极谋划完善产业链条。紧扣打造智慧产业的主攻方向,委托信大先进技术产业研究院编制《新型主导产业暨智慧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5)》;委托中科院绘制智慧产业链条图谱,现已完成智能传感器、网络空间安全、大数据、芯片等9个智慧产业细分领域的图谱绘制工作,为招商引资指明了方向。

全力推进中国传感谷建设,积极筹备2018首届世界传感器大会,拟于2018年11月12日~14日在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办。积极谋划中国智能传感谷建设,目前已拟定了《中国智能传感谷产业发展规划方案(讨论稿)》,提出了发展思路,明确了发展方向,制定了发展目标。

谋划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园。按照在网信重点工作专题会议上的有关要求,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部署,按照长短结合的原则,突出顶层设计,加快推进相关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对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园区规划用地进行扩增;二是加快推进网路空间安全产业园入驻企业的落地;三是高标准规划设计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园,正在协调项目单位进行高标准的规划设计,定位打造成高新区的亮点区域和标志性区域;四是对标拉斯维加斯,规划建设世界一流永久场馆。

大力开展智慧城市建设。已完成智慧高新的顶层设计,按照顶层设计的要求进行“云中心”、“一格通”等项目的方案设计工作。

项目建设

重点项目推进。按照“结转一批”、“谋划一批”、“推进一批”的原则,确定2018年计划实施省、市重点项目47个,总投资511.1亿元,投资任务为161.9亿元,主要涵盖大数据、北斗产业、物联网、轨道交通、人工智能、3D打印、智能制造等产业。

突出项目带动,坚持项目化推进。1~6月,按照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共筹备举办3次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活动,集中开工项目共计39个,总投资258.5亿元,年度投资104.4亿元。

编制2018年重点项目土地供应计划,为项目的高质量推进奠定了良好基础。编制网络计划推进手册,根据不同项目的推进需求,分类、分级梳理项目,列出网络计划示范推进项目2个(新天科技、郑锅产业园),并将所有新开工项目(31个)实施网络计划。预计1~6月,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比例为60%,新开工项目26个,开工比例为83%,联审联批完成156项,完成比例为84%。

做好产业源头把关工作,实行“批前查勘、对接审批”,落实简政放权,全面做好“五单一网”工作,坚持重大项目建设联审联批机制。

招商引资

主动出击,全方位开展招商。围绕“高、新”产业,实施重点招商。以北京为核心的京津冀、环渤海地区,招引互联网与软件类企业;以广州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招引电子信息硬件类企业;以杭州、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招引科技服务及第三方平台类企业。

建立高效的项目推进机制。建立项目尤其是重点项目入驻的绿色通道,实现项目从注册到运营的一站式、便捷化、高效率的服务;成立专门的项目推进机构,项目一旦签约完成,立即移交给专门的机构协调推进,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高效推进,促进项目早入驻、早落地。

上半年新签约引进重点项目5个,分别是投资30亿元的紫荆科技园项目,总投资3.5亿元的信大信息技术领域创新平台项目,总投资1.7亿元的郑州城外城陶瓷艺术博物馆项目,总投资10亿元的启明星辰华中地区大数据预警中心和安全运维中心项目以及总投资6亿元的桂科网络边界安全大数据中心项目。

在谈项目前景喜人。目前,在谈工业类项目13个,计划总投资约240亿元。

科技创新

加快研发机构集聚,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平台。一是市级以上研发机构申报持续提升。截至目前,高新区市级以上研发机构663家,同比增长15%;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84家,同比增长18%。二是双创载体建设成绩突出。创新创业综合体建设大力推进。大学科技园创新创业综合体、智能装备制造创新创业综合体已经建成。全区现有双创载体46个,其中创业中心等国家级孵化器5家,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家,金源、ufo等国家级众创空间9家,在全省创新载体数量中高新区名列前茅。2018年度郑州市星创天地申报工作已经开始,审核推荐企业2家。

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企业。一方面,根据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的要求,积极开展了2018年火炬统计工作。另一方面,严格落实上级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申报要求和政策,积极对接财政、国税、地税等相关部门,及时召开高企申报企业培训会,为企业申报高企实行“一条龙”服务,上半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就达132家,超目标任务20余家。同时,国家级科技型企业申报807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申报1290家。

加快打造人才高地,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人才。全区共有市级以上奥特等院士工作站41家,2018年相关申报工作正在稳步推进。积极做好“智汇郑州聚才计划”相关工作,目前申报郑州人才团队65家。

加快推进创新体制改革,培育一批创新引领型机构。

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评价

2018年,按照《河南省产业集聚区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办法(试行)》《郑州市产业集聚区企业分类综合评价实施办法(试行)》及《郑州组团发展和产业集聚区建设办公室关于公布2017年企业评价指标基准值并开展企业分类评价的通知》有关要求,开展了企业评价工作。根据评价原则,结合高新区实际情况,全区113家企业评价结果如下:河南辉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17家企业评为A类,郑州科丰混凝土有限公司等11家评为C类,其余85家企业评为B类。

C

下半年高新区要干这些大事

1

着力抓好千亿级智能传感器产业

着力抓好网络空间安全产业基地和“强网杯”一馆两址

推进

着力抓好经济稳增长

按照高新区整体经济目标确定的任务目标全力以赴加快推进,统筹分析研判第二季度经济运行情况。

一是狠抓项目入库,夯实投资基础。各办事处和项目责任单位把项目库建设作为项目工作的重中之重,积极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及时梳理、充实投资项目,为项目投资夯实基础。

二是推进项目建设,加强统计分析。加快省、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加大已签约项目的跟踪推进力度,确保重大产业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形成投资。

三是加大排查力度,挖掘新的增量。各办事处和相关责任单位要对辖区内建设项目逐一排查走访,摸清辖区内项目建设情况,为全区挖掘投资增新量。

着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推进

为实现重点项目高质量的推进,继续实行推进与谋划同步开展的工作方法。

一是围绕自主创新示范区重点工作,结合高新区空间布局,突出项目重要载体,继续做好自创区建设相匹配的重大项目谋划工作。

二是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工作思路,实时将进展快的项目调入省、市重大项目大盘子,力争扩大增量,在项目总量上再上新台阶。

三是对照2018年未开工项目网络计划的要求,建立工作台账,加大与相关部门、办事处、分包责任人协调力度,确保半年完成市政府开工任务。

四是建立重点项目建设4个库(即谋划、新开、续建、竣工),使重点项目库实现无缝衔接,为经济社会的持续增长提供动力。

着力抓好企业服务

严格践行郑州高新区“企业接待日”制度,积极作为、主动服务。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79928 2018-07-18 00:00:00 三 好消息!“优秀产业集聚区”花落高新KeywordPh不断开创区域发展新格局,郑州高新区交出上半年亮眼“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