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Y05版:荥阳时报 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焦
倡导从点滴做起 从自我做起
豫龙镇 召开“诚信商户”表彰大会
立足平凡岗位 铸就创文辉煌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立足平凡岗位 铸就创文辉煌
■优秀创文 微课赏析
闫亚南(资料图片)

编者按 7月10日,荥阳市举办了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题的创文微课大赛,来自荥阳市交通运输局的闫亚南获得了比赛第一名。现将她的演讲内容刊登于《郑州晚报·荥阳时报》。

2018年2月14日,中央文明委公布2018~2020年创建周期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这一天,荥阳市赫然在列。这个结果是荥阳交通人在创文进程中默默付出的回报。

文明始于心,创建践于行

心齐则劲足。在文明城市创建进程中,交通运输局全局动员、齐心发力不动摇,咬定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不松劲。无论是出租车、公交车、长途客车的营运管理,还是路域环境的整治都留下了蝶变的瞬间。

当清晨第一班1路公交车缓缓驶出始发站时,田玉林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他把满足乘客的需求当成自己的追求,把温暖送到每一名乘客心坎上。为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他积极探索服务方法:老弱病残孕和抱小孩的乘客怕挤怕摔怕碰着,车辆进站时,他就尽量把车停在他们身边,动员乘客给他们让座,耐心等待他们扶好坐稳后再起步行车;中小学生活泼好动,经常一路玩闹着上车,就招呼他们保持车内秩序,当文明乘客;看到站台有老人、孩子,总是尽可能多等一会儿,起速比平时慢一些,刹车比平时轻一些……

工作中,田玉林经常保持微笑,有人叫他“微笑哥”,现在他和很多乘客都成了老朋友,甚至有很多“粉丝”。夏天有乘客特意熬了绿豆水给他送到车上,冬天有人注意到他的手冻裂了,特意去药房买了防冻霜。有一回因咽喉炎咳嗽数天,嗓子很不舒服,结果在老城上来一名老年乘客,掏出一罐红梨汤说:“田师傅,这是我专门为你熬的红梨水,快拿去喝了吧,对你的咳嗽有好处。”那天天有点凉,街上冷风阵阵,王大伯为了送这个红梨汤就在冷风中等了他一个多小时。

文明服务化春风

出租汽车行业是城市文明形象的“窗口”。我们荥阳的出租车司机师傅们也都一直在为展示荥阳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与时俱进的现代文明而努力。曹红超从事出租车行业8年了,他接待过无数的乘客。一声真诚的问候,一句温馨的提示,一个细心的帮助……他用一件件凡人善举温暖着每一位乘客。去年8月的一天,曹红超在自己驾驶的出租车内捡到16000元现金,他第一时间通过运管部门“12328”运政热线及公司电台多方寻找,找到了心急如焚的失主,将现金如数归还,失主感动地拿出2000元酬谢金,被曹红超坚决拒绝了,他说:“我家里是缺钱,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通过我的劳动所得,我心里才踏实。”

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为了把爱心传递下去,他发起成立了荥阳市出租车“爱心车队”,平日里他们主动来到荥阳市社会福利院,为这里的老人们提供免费服务,接送老人们体检,回家探亲,老人们需要去哪里,“爱心车队”的成员们便服务到哪里。

每年的“绿丝带”爱心送考活动更是交通人送温暖献爱心温暖这座城的写照,在交通局的组织下,连续8年,参与车辆3万余辆,服务考生9万余人次。

文明之光洒满城

大爱无言,凝聚着公路人“把路放在心上,把心扑在路上”的愿景,为富强、美丽、平安、文明荥阳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

荥阳市地方公路管理所广武道班是郑州地区唯一的女子道班,有11名女养路工。在2017年,她们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等殊荣。段慧娟,一个从校园走出来的80后女孩。家在郑州市区,为了不耽误工作,她告别新婚丈夫,把行李搬到了道班上。从那时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忙碌在公路上,就连节假日都很少回家和丈夫团聚。生孩子本身有半年的产假,但是孩子只有3个月,她就又回到了公路上。3个月的孩子还没断奶,她就把婆婆也动员了起来,每天她在路上忙前忙后时,就让婆婆在路边抱着孩子,自己工作一会儿,到路边给孩子喂一次奶。半岁的孩子,还不会坐自行车,她就把孩子放在车篓里。那些日子,人们经常看到一个年轻女子骑着自行车,前面车篓带个小孩,后面车架上带着铁锨和扫帚,栉风沐雨,往返奔波在乡村公路上。

没有栽花者,哪有花烂漫;没有筑路人,哪有大道宽。这是一种“以我一人苦,换取万人甜”的无私奉献精神!为了荥阳经济高质量发展,交通人将让奔腾的血液更炽热,让坚强的步伐更雄健,把自己的青春奉献在创建文明城市、奉献在筑路护路的工地第一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82096 2018-07-25 00:00:00 三 立足平凡岗位 铸就创文辉煌KeywordPh■优秀创文 微课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