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8版:中牟时报 雁鸣风韵 上一版3
Z08
雁鸣秋韵(四首)
村前的小河
中牟放歌
祖母的麦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村前的小河
□李超

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从村前绕过,蜿蜒向东流去。水流一年四季变幻。春秋天水清而丰满,夏天水涨,变得浑黄而汪洋恣肆,到了冬天,则成了一脉细流。河上有座木桥,一条官道直通村口。

老辈人说,过去有一位懂堪舆的私塾先生来这里设馆,常说小村的风水好,三面环岗,一面临河,日后必出人物。如今村东的老祖坟里还留有一块他撰文的石碑,开头便是:“巍巍祖茔,在河之湾,黄冈罗后,绿波绕前,唯山明而水秀,故子孝而孙贤……”然而,世世代代过去,小村的人们面朝黄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没见出过什么人物。新中国成立前,村里官最大的是保长,学历最高的是童生。新中国成立后直到“文革”,村里连一个高中生都没有。

大集体的时候,家家户户拉土沤粪,黄黄的土拉到了地里,为的是挣工分。后来是盖房,家家户户拉土垫地基。不知什么时候,村子周围的土岗被拉平了,成了一马平川。于是有人说,小村不出人物,是因为岗没了,不聚地气,跑了风水。说来也怪,似乎是对这种说法的批判,就在岗平了不久,小村却开始出人物了。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几乎年年都有考上学的。由中专到大专,由本科到研究生,一茬一茬的接连不断。学而优则仕!毕业的参加了工作,渐渐地就得到了提拔。不足千人的小村,县处级也有几个,乡科级就更多,有时回村办事,小轿车一辆一辆排成队,惹得邻村人好不艳羡。村里人见到了读书的好处,纷纷把孩子们送到城里就学,反倒是在乡下读书的少。

无独有偶,出了些当官的,也出了些文人,有写文章的,有写字画画的,书也出过几本,县、市、省级的会员也有几个。人们便又开始对小村重新审视,却看不出和别村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于是便把目光投向了村前的小河,说是它的灵秀之气给小村带来了风水。

我于形家之道,向来是不相信的,在我的记忆中,是小河带给我儿时的欢乐。

那时的小河水要远比现在丰盈,夏天涨水时漂满河槽,连水性好的成年人也很难横渡过去。水几乎要漫过木桥,站在桥上向下看,只觉得不是水在流动,而是桥在飞速地向上游飞,使人头晕目眩。水更大些,便会漫过河床,淹没村南边的大片洼地,四野里都是白茫茫的一片。等水退了,一汪汪水坑里盛满了鱼虾。人们用紫穗槐条编成的鱼罩捉鱼,一罩下去,凭手感就知道里面有没有鱼儿碰撞。如果有,就弯下腰,伏在罩口上,把鱼儿捉上来。但水漫滩的时候极少,几年才会有一次,不常见的。

我和伙伴们在小河里游泳,在小河里摸鱼。那时的鱼儿真多,一晌午头,会摸个半洗脸盆鲫鱼,有时也会摸到鲶鱼和鲐牙。到了冬天,小河被冰冻实,只有木桥下的桥墩旁不会结冰,大量的柳叶似的小白条鱼麇集在这里,望去水中如笸箩一般的黑影。我常常趁早上天蒙蒙亮,扛上鱼舀儿来到小河边,把鱼舀儿向桥墩旁猛地一舀,运气好时便会打上半舀子活蹦乱跳的小白条来。如果一舀子打不住,鱼儿受惊后便会散开,再舀下去,最多能捞上几尾小鱼儿。

小河里不但鱼儿多,还有虾米和老鳖。有时我们在小河边抓到指头长的青得透明的大虾,掐头去尾生吃,滋味还真鲜。那时河里的老鳖也多,晌午时分,河里的老鳖会爬上河堤晒盖,此时你如果悄然走近,来不及跑的老鳖便都会像马车轱辘一般滚到河里。那时的老鳖没人吃,只能当药引,一只几斤重的老鳖在集上才卖八毛钱。我和邻居玩伴为了买一架渔网,有一段时间天天在放学后到河里扎老鳖。扎老鳖也得有技术,得会分辨老鳖吐出的气泡,看准老鳖换气冒起的一连串水泡,一叉下去,一个圆滚滚的老鳖便被叉了上来,运气不好会扎一两个,运气好时会扎三四个。星期天赶集卖鳖,卖了一秋天,终于换来两架撒网。有了先进工具,我俩又用柳条编了两个鱼篓,用带子挎上,天天放学全副武装下河,迎着落日撒向上游,再映着星光回到家中,鱼篓里常常收获颇丰。

夏天太热的时候,我会一人来到桥下,拍泥作枕,把身子泡在水中,美美地睡上一觉,只是有时会被小鱼儿剥啄脚指头弄醒。

小河牵着我的乡思,流过冬夏春秋,流走的是岁月,流不断的是乡情。前年冬初回乡小住,每天早晨天蒙蒙亮,我就披上大衣走向河边散步。初冬的早晨,河面上氤氲着蒙蒙水气,小河的微冰摇着河边的碎芦,似有鱼儿在唼喋。远处蒲草深处,一群野鸭浮在水面,隐约可见,约有五六十只。我向它们走去,不容近身,扑扑棱棱全飞走了,飞向我记忆深处……

小河依旧是儿时的小河,一霎间我似乎又回到了少年,仿佛我正披着霜风,扛着鱼舀,走向小桥。

乡亲们说,这些年由于污染,南边贾鲁河,西边的七里河都成了臭水沟,唯有这条小河水清依旧。特别是这几年,原本消失了的水草又丰茂了起来,双休日城里人来垂钓的特别多。这真是上天的眷顾呀!我不禁以手加额。在如今的工业社会,许多大江大河都受到了污染,而我们村前的小河能独善其身,该是多么值得庆幸的事啊。

但愿小河能永远清澈,永远地流在我心头……

作者 简介

李超,河南中牟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20世纪70年代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光明日报》《河南日报》《郑州日报》《奔流》等报刊,郑州市诗词学会理事,中牟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83111 2018-07-27 00:00:00 五 村前的小河KeywordPh□李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