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8版:中牟时报 雁鸣风韵 上一版3
Z08
雁鸣秋韵(四首)
村前的小河
中牟放歌
祖母的麦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祖母的麦场
□袁一明

通常每年芒种之后的半个月时间里便是属于祖母的麦收季。

紧张的人欢马叫、机器轰鸣过后,80多岁的祖母颠着玲珑的小脚,挎着一只竹篮,蹒跚在空旷田野上整齐的麦茬间,捡拾散落的麦穗甚至是麦粒。夏日午后的骄阳使许多人早已酣眠。田野里只有成群的麻雀和刚出土的秋苗做伴,而祖母的脸上却荡漾着微笑与满足。在一次次的不断弯腰与直起的过程中,空空的篮子逐渐充盈。

麦场就在附近,满满一篮麦穗很快被搬运过来。几次往返,这里便堆成了一座小小的麦穗的山。然后祖母盘腿席地而坐,拿起洗衣用的棒槌,一下下敲在酥脆的麦壳上,饱满的麦粒便顽皮地蹦跳着破壳而出。

拿起簸箕,撑开双臂,一下下的掀簸使麦壳像一群飞舞的白色蝴蝶翻飞在祖母周围。不久,壳与麦便泾渭分明。将大部分麦子收进袋中,眼前便剩下一堆隐没了少量麦粒的尘土。祖母双膝跪地,近乎匍匐,将掺杂了麦粒的尘土双手掬起轻轻放入铁筛中。头上骄阳高挂,身下大地炙烤,使她铜褐色的面庞很快聚集了颗颗水珠,水珠不时滚落,重重地砸在眼前的尘土里,白色的尘土立刻便显现出一个小小的坑窝。

最后几粒麦子被细心地捏起后,祖母僵硬的身躯终于得到些许放松。只见她双手撑地,先蜷起一条腿,又支起一只脚,接下来又半蹲着用双手抓起地上的铁筛,在尘土飞扬中使几粒携尘裹土的麦子跳跃翻飞最终爽落出尘。

刚经历过“大战”的麦场光滑耀眼,白得刺目。麦场空旷,唯有祖母沉浸在自己的丰收里。一个麦收季,祖母捡拾的麦子竟然满满地装了两大袋!然而彼时家中一人多高的粮仓早已满满当当,祖母的麦子便显得可有可无。但这个经常把“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挂在嘴边的老人、这个曾经讨饭养活五个子女的老人几乎是把一切可食的东西奉为了神灵,怎会容忍颗颗麦粒被遗弃在荒野之中!于是便对子女们的劝说置若罔闻,仍旧年复一年地忙碌在复收的田野与空旷的麦场里。

如今,又一个麦收时节将要到来,但祖母已去世10年,曾经的麦场也将高楼崛起。沧海变迁,世事莫测。有时对着饕餮盛宴,大快朵颐之余,看着满桌依然整齐却要遭受被遗弃命运的餐食,我常想,祖母若见,不知该会是如何一番唠叨。

作者

简介

袁一明,郑州中牟人。郑州市作家协会会员。在多家杂志与网络平台发表散文、小说、杂文多篇。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83113 2018-07-27 00:00:00 五 祖母的麦场KeywordPh□袁一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