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大河奔流,浊浪淘沙。黄河在造福人们的同时,沉淀下来的泥沙,经过智慧的黄河儿女的妙手拿捏、高温煅烧,浴火重生,变成了国之瑰宝——澄泥砚。 王玲,便是制作澄泥砚的领军人物。她和丈夫花费近3年时间,历经131次失败,在1991年,让这块中国四大名砚中唯一的泥砚重新为世人所见。 丈夫去世后,她更是用一种对艺术近乎痴狂的热爱,寻求着最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力求用现代的语言来表现传统艺术的美,展现民族文化的深厚内涵。 记者 李爱琴 见习记者 李京儒/文 记者 李炎/图 传承“黄河的礼物” 失传澄泥砚重现光彩 走进在黄河风景区旁的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悠长的石路两旁除了一片片绿荫,还有惟妙惟肖的《红楼梦》人物肖像,为这片幽静的处所增添了独特的艺术氛围。王玲就居住在这怡人的环境之中。 王玲自幼喜欢画画和雕塑,1978年跟父亲学习制坯技艺,后又学习雕刻技艺。她和丈夫张存生都是安徽人,张存生三四岁就跟着父亲学塑泥人,共同的爱好使他们结缘。 1986年,因拥有高超泥塑技艺,王玲夫妇被黄河游览区特聘为职工,从老家安徽来到这里,寻找到一块属于自己的艺术天地。尽管当时只能住在仅有10平方米的窑洞里,但能从事他们钟爱的泥塑事业,俩人乐此不疲。 1988年7月,王玲夫妇接待了一位改变了他们人生轨迹的客人——齐白石弟子卢光照先生。他观赏完王玲夫妇的作品,在赞叹的同时,也感慨到,一提到“泥”,就不能不想到澄泥砚,澄泥砚被唐代文人列为砚中第一,是黄河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其手艺如今已经失传。王玲夫妇不禁动了心,他们决心要将这份“黄河的礼物”传承下去。 一项失传已久的技艺,一件无法预测未来的工作,凭借着心中对于事业的追求和对文化传承的热情,这对夫妇将毕生的心血花费在研制黄河澄泥砚的过程当中,以砖雕起步的俩人面对澄泥砚,几乎从零开始,翻阅了大量资料,一点点地钻研。 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中唯一以泥为材料烧制的陶砚,相比于其他砚台的制作,澄泥砚在挑选、处理泥沙的过程要花费额外的力气。 为了找到合适的泥沙,夫妻俩没事就沿着黄河一路走,一路观察沿河的泥沙,整整3年,历经无数次反复试验,终于发现选取黄河中下游独特地理环境中沉积千年的泥沙最为适宜。 找到合适的泥之后,就是繁琐而枯燥的制作过程。澄泥砚的制作共有20多个步骤,选泥,晾晒,泡水,搅拌成泥浆,过筛,蒸发,沉淀,当细沙摸起来如丝绸般顺滑时,取泥,和泥,切成豆腐块,再将杂质一点点刮掉,在窑洞中存放半年,之后取出不断地雕刻打磨,阴干3个月,一个澄泥砚的制作周期就有一年之久。 从1988年到1991年,一共烧制了30多窑,终于在第132次试验中, 他们在一片残骸中发现了一个保持完好的成品,这是他们第一次成功制作出澄泥砚,俩人像捧着初生婴儿般呵护,这个“小生命”给了他们无限的欣喜与希望。 秉承丈夫遗愿 醉心研制泥砚作品 黄河澄泥砚问世之后,受到专家各界一致好评。1999年,澳门回归前夕,国家安排每个省送一个礼物到澳门,王玲夫妇的作品“九龙晷”在80多件送审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河南省的代表礼物。然而就是这件能够引以为傲的作品,夺去了丈夫张存生的生命。 为了尽全力完成作品,张存生把自己封闭在工作室,连续工作了三天,第四天早上,王玲照常给丈夫送饭却发现他栽倒在地上,尽管经极力抢救,丈夫张存生还是因肾衰竭离开了人世。 丈夫张存生对于当时话不多、有些腼腆的王玲来说就是遮风挡雨的大树,这棵树倒了,失去了依靠的王玲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但她仍然下定决心,无论前方的路有多艰难,都要带着丈夫的期许与遗憾继续走下去。 她又开始拼命工作了。独自承担起烧制“九龙晷”澄泥砚的艰巨任务。和泥、制巨形砖坯、雕刻,哪一个环节都是细功夫活儿。“九龙晷”澄泥砚的雕刻手法很繁杂,融进了高难度的透雕、镂空、阴阳线刻、高浮雕、浅浮雕等多种技法,既要和谐统一,又要局部精细,难度是相当的大。烧制过程更是不易。温度太高,砚要开裂;温度低了,又烧不透。丈夫在时,都是丈夫在烧窑,而今看来,烧窑真不是一个简单的活。但想到对丈夫的承诺,她没有退缩。 4个月后,在历经多次失败,在王玲的精心烧制下,“九龙回归砚”(即“九龙晷”澄泥砚)终于烧制成功。 2001年8月,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民间艺术博览会工艺美术展作品评选中,“九龙回归砚”一举夺得最高奖——“山花奖·民间工艺金奖”。 “山花奖”把澄泥砚又一次推到了一个历史高度,而王玲并没有就此止步,她朝着梦想继续前行。 创新与传承并重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失传” 为了更好地发掘黄河文化,弘扬民族文化艺术,从2002年开始,王玲筹划成立了黄河金沙泥艺术研究所,她亲任所长,集中精力从事产品的创作研发。至今,她成功开发出以黄河泥沙为原料的四大产品系列:名扬天下的黄河澄泥砚,大型历史题材砖雕,金沙泥茶酒具,新式观赏、易携带的把玩件工艺品。 现在,黄河澄泥砚在延续古法土窑烧制的基础上,还创新地加入多种名贵中草药后期烧制熏蒸。经此法制作的澄泥砚,既保留了古砚含津益墨的特性,还能保证使用本砚磨墨做出的字画不生蛀虫,故而成为收藏家们青睐的佳品。 相比对澄泥砚的创新,王玲更注重它的传承。对她而言, 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让重见天日的文化艺术瑰宝永不失传,这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 但对澄泥砚的钻研仍然任重而道远,单凭一人之力无法完成对澄泥砚的发展与传承,王玲深知这一点,她很早就开始广收学徒。 截至目前,王玲共培养了300多个学生,他们来自全国各地,有些已经在工艺雕刻和造型设计方面崭露头角。 令人感动的是,她还先后收留了50多名残疾学生,手把手地教他们从事手工艺作品制作,还要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对这些残疾学生来说,只有让他们心无旁骛地学好一门手艺,才能创造价值,在社会上立足。”王玲表示。 王玲,这位黄河澄泥砚的传承人,以其自强不息、刻苦钻研的精神,弘扬传统、关爱社会的形象,赢得了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肯定和赞誉。 “有生之年,我希望能够培养更多学生,把这份手艺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知道黄河澄泥砚。”王玲说。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