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2版:政事 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老人有多少有啥优待 这些知识中小学生也要学
创办红色教育基地 传承国旗护卫队精神
面对面倾听群众心声 为百姓办实事解难题
市领导走访慰问 高温户外工作人员
市社保局航空港区分局搬迁新址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市穗华心老兵国旗护卫队:
创办红色教育基地 传承国旗护卫队精神
年度人物特别奖(集体)

近日,我省评出第八届优秀复转军人年度人物,其中评出第八届优秀复转军人年度人物特别奖(集体)1个、年度人物10名、年度人物提名奖10名。郑州市穗华心老兵国旗护卫队获得省第八届优秀复转军人年度人物特别奖(集体),金水区未来路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聂思军获省第八届优秀复转军人年度人物奖。老兵们退伍后在做什么?有哪些暖心故事?记者近日走近他们,听听他们是如何讲述的。

20年来,一支由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退役老兵和三军仪仗队退役老兵组成、以“普及国旗知识,开展国防教育”为己任,先后跨越20多个省市,行程160多万公里,公益为全国30多所“红军小学”举行授牌挂牌仪式,公益到4000多所大中小学校宣讲国旗知识,到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开展公益全民国防教育,他们传承红色基因,播撒红色种子,受众800多万人,培训升旗手3万多人,规范1200多所学校升旗礼,是一支享誉国内的“国旗文化宣传队”“国防教育轻骑兵”。

他们就是穗华心老兵国旗护卫队,用实际行动演绎“国旗卫士”的风采,讲述国旗背后的故事,传播不朽的国旗精神。记者 董艳竹 文/图

退伍老兵创办红色教育基地

1998年12月,在北京国旗护卫队担任班长和国旗讲解员的牛建波,退伍返乡不久,一则“庆典后群众手持小国旗被丢弃”的新闻,让他久久不能平静。

“我要去宣传国旗知识,让更多人认识到国旗对于国家的意义。” 牛建波立即联系几个国旗班退伍的战友,走入街头、社区和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义务宣讲。

他们住20元一天的招待所,吃的是白水煮面、咸菜疙瘩就馒头,但每每看到通过宣讲国旗知识有效激发了干部群众的爱国情怀,凝聚了广大师生的爱国精神,就更增强了他们宣传的激情和内心的幸福指数,也更加坚定了他们要把国旗信仰坚守下去的决心。

为使国旗公益事业能有更好的延续性保障和永葆青春活力,牛建波带领老兵们先后创办了3个穗华心国旗国防红色教育基地,目前穗华心基地已成为能解决160多名退伍军人就业创业、同时可容纳万人进行食宿和国防培训的特色学校,为全民国防教育和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复转军人树立了艰苦创业、自力更生的榜样。

不仅如此,穗华心基地和北京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结成对子,每年定期到天安门国旗护卫队去交流学习和招聘新退役的队员,使升旗队伍有不断的新鲜血液补充。

不忘使命争当社会楷模

2016年7月6日,湖北省多地遭遇暴雨袭击,暴雨致多地引发洪水。穗华心国旗护卫队和其他退伍老兵75人自发参加了武汉市抗洪抢险。

“已经很累了,倒头就能睡着,但想到退伍老兵抗洪防汛的战斗场面,我觉得必须再坚持一下,把种种感人的画面通过微信呈现给大家。他们真的配得上‘最可爱的人’这一高尚的称呼。” 这是2016年7月9日凌晨,牛建波微信上的一段话。

队员常永军记得,那年7月8日上午,老兵抗洪抢险队在机场防汛抗洪的过程中接到紧急通知,黄陂区后湖水位上涨,在后湖村有一处堤坝出现险情,随时都有决堤的危险。灾情就是军令,抢险队火速赶到后湖村,顶着烈日暴晒熏烤,装沙石、扛沙袋,经过数个小时战斗,终于完成堤防的加固工程,解除了险情。

老兵们不畏艰辛、冲锋在前,用行动诠释每一个老兵的责任和担当。正如老兵贾旭所说:“只要能够保住老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再苦再累也都心甘情愿。”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85255 2018-08-03 00:00:00 五 创办红色教育基地 传承国旗护卫队精神KeywordPh年度人物特别奖(集体)郑州市穗华心老兵国旗护卫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