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请关爱自己 深夜开会的白领,错过父亲急救入院时母亲急切的电话;衣冠楚楚的商务精英,前一刻还在车上打点滴,后一刻吞着药片坚持饭局应酬;天天加班的青年医生,始终缺席女儿成长历程的重要时刻;时刻盯着手机抢单的外卖小哥,送餐途中发生意外……他们最终在医院相遇,聆听医生发自内心的告诫:“人生没有如果,只有后果和结果,我不是神医,请关爱自己。”这是河南省立医院献礼中国首个医师节的公益短片《我不是神医》中的一幕幕画面,它以医生的视角,串联起一个个故事,呈现加班、熬夜、应酬等不良生活习惯所造成的种种危害,向公众传递“守护健康,从我做起”的理念,发人深省。主创团队表示,短片的创作和摄制,由医院员工共同参与完成,片中角色悉数由临床一线医护人员饰演。记者 邢进 通讯员 闫良玉 过一个有意义的“医师节” 以公益短片向公众传递“关注健康”理念 8月19日,是中国首个“医师节”。这是医疗卫生系统的大喜事,从省市卫生行政部门到省会各家医院,都筹备了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而在河南省立医院,庆祝“医师节”的方式却与众不同:历经10多天的紧锣密鼓,由医院员工自主筹备、创作、拍摄的公益短片《我不是神医》正式完成。对于他们来说,这部短片不仅是医院向“医师节”的献礼,也是他们给予自己、给公众的一份特殊礼物。“之前我们就在考虑,我们不能只是过个节,应该做些有意义的事情。”此时,恰逢口碑爆棚的电影《我不是药神》公映,这给了主创人员灵感:紧贴影片的社会效应和价值形态,向公众传递“关注健康”的理念。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正在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在这种背景下,倡导公众关爱自己、关注健康、重视自我健康管理,不要将生命健康全权托付于医院,意识到“我不是神医,请关爱自己”的价值观念,意义重大。“我们选取日常生活中的几类典型场景,随着情节的递进达到高潮,最终几路人马在医院急救室相遇,从医生的视角表达出影片的主题‘我不是神医,请关爱自己’,让人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从此开始改变自己的生活,自觉守护健康。” 一线临床医生上阵表演 拍摄过程收获良多 《我不是神医》公益短片中出现的8个角色,全部由河南省立医院的一线临床医护人员亲身上阵饰演,起串联和点题作用的重要角色——行色匆匆的医生,由神经内科主任路永刚饰演。虽然是“自己演自己”,路永刚仍然感慨良多。“‘上工治未病,中工治欲病,下工治已病’,实际上,现在大部分医生做的都是‘下工’,而‘上工’是我们正在努力的方向”。路永刚说,在“以治病为中心”的模式下,大量的钱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疾病后期,收效也未必理想;要实现“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化,则需要回归疾病的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效率高,花钱少。而这仅靠医生的努力是不够的,“从我做起,从生活细节做起,改掉不良生活习惯,才能防范疾病的发生”。 儿科王仕奎在片中饰演一名前一刻还在车上输液、下一刻却在饭局应酬的老板。他感慨地说,“这个角色太典型、太有生活了,我们每个人身边都有,但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无谓的应酬,给身体带来的伤害,平时却不被重视”。片中饰演打胰岛素老板的郝磊表示,作为一名医生,今后他要更加注重科普宣教,呼吁公众树立健康意识,“无论患者还是医生,在健康面前都没有区别。作为医生,更要注重自身健康,唯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骨科主任易祖强在片中饰演昏迷入院急救的父亲,他表示,通过出演角色,大家实现了病人和医生的换位思考,这让大家更清楚地认识到患者对医生的期待,也让大家更明白“守护健康,从我做起”的重要性。“医生不是万能的,不是所有疾病都能够治愈”,但作为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医务工作者,一定要让公众有“我不是神医,请关爱自己”的健康观念。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