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04版:二七时报 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E04-05
结合志愿服务优势资源 推行“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模式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结合志愿服务优势资源 推行“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模式
为全面提升市容市貌、环境秩序管理水平,让城市管理落到实处,二七区上下结合辖区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四长九员”“智慧城管”“志愿者服务队”等一批特色的工作办法也随即推出。在此基础上,积极广泛动员辖区单位、沿街商户也参与其中,努力打造平安、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区环境。 二七区努力打造平安、整洁、有序、文明的城区环境 让城市管理落到实

为充分发挥志愿者在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二七区协调二七区委组织部组织党员志愿者、二七区民政局组织社工和社会组织、二七区总工会组织职工志愿者、团区委和二七区教体局组织青少年志愿者、二七区妇联组织巾帼志愿者,按照“就近就便”和“工作在单位、业余做志愿”原则,入驻各社区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志愿服务活动。

由二七区文明办制定下发每月城市管理集中志愿服务活动主题,组织志愿者和社工积极开展市容文明劝导、文明交通劝导、公共文明素养提升等10大类城市精细化管理志愿服务活动。

结合“社区党建+志愿服务”模式,助力城市精细化管理

二七区将全区市级以上文明单位“点对点”同辖区174个社区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精准结对,组织在职党员志愿者每月16日“党员活动日”和27日“二七志愿服务日”到社区志愿服务站开展清洁家园、非机动车乱停放治理等各类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活动。

同时,联合交警三大队组织辖区各级文明单位在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到中原路京广路口、河医转盘等9个交通路口开展文明交通站岗执勤。

结合严格考核管理机制

力促工作落实到位

二七区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分析研究和通报阶段性各成员单位和各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工作开展情况,总结交流经验,安排部署工作。同时各牵头单位联合加强督导考核,督促志愿者参与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二七商圈打造“城市会客厅”

二七商圈面积1.17平方公里,集聚着3000多家企业、5万多家商户、10万从业人员,每天固定有50万人次的人流量,城市管理的压力不小。经过前期的实践和探索,目前,二七特色商业区管委会初步形成了“四个三”综合整治工作机制。

记者 景静 通讯员 杨伟 文/图

织密“三张网”,打造“‘天眼’+地勤”智慧城管

在商圈的各个路口和重要部位,安装42台TDM惠民端和36个“人脸”识别系统,实现电子监控全覆盖,发挥日常巡查、实时录像、便民服务等作用。城管队员全覆盖的无线电指挥网,在监控中心发现问题,及时通过无线电网络隔空传达,进行高效处置。工作负责人全覆盖的微信群联络网,由路段工作人员、门店商户、商场、楼宇负责人组成微信联络群,及时通报综合整治工作动态。

抓住“三重点”,变“独角戏”为“大合唱”

以商户、企业负责人为重点,发挥商圈商会、企业家联盟的政策引领作用,将企业、商户负责人设为“路段督导员”“责任主体管理员”,影响和带动商场、企业和广大员工积极参与,达到“一个企业家带动一栋楼”的效果。以学生为重点,与幼儿园、中小学校、各类培训学校等教育机构合作,达到“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的效果。以志愿者为重点,成立“党员志愿者联盟”,潜移默化地影响感染每一个过往行人,引导和激励市民提升文明素质。

实现“三统筹” 提升工作效率

二七特色商业区打破原有的区划壁垒,对解放路街道、一马路街道和德化街街道3个街道的城管资源、人员进行统筹整合,坚持每周组织至少一次大规模联合行动。目前在商圈内占道和突店经营现象几乎全部消除。统筹工作内容,成立公安、城管、消防、安监、交通、街道和商场企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工作机构,开展日常综合整治工作。统筹部门力量,将城管执法、公安、交警等部门的人员力量进行整合,下沉到路段,确保“三长九员”的工作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果。

推进“三项目”

实现商圈质的飞跃

二七特色商业区通过推进公共空间优化类项目建设、文化提升类项目建设、产业升级类项目建设等“三项目”建设,从历史文脉传承、公共空间优化、产业转型发展三个维度对二七商圈进行全方位改造提升,打造与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相匹配的“城市会客厅”,形成特有的区域气质。

建中街街道 “一二三”工作模式助力“路长制”当好“路管家”

近段时间,建中街街道结合街道实际,逐步探索出了以“一套机制、两大平台、三项措施”为主要内容的“一二三”路长制工作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记者 景静 通讯员 李松华 文/图

建立一套工作联动机制

建立一套工作联动机制,即“一网一群一册一志一会”的联动工作机制。

“一网”是“四长九员”工作网络,在三级路长基础上增设四级路段长,确保路长制工作全覆盖。“一群”指由二、三级路长牵头建立为民城管服务微信群,各单位代表和商户代表及时通过群内容向路段长通报道路问题、情况,各负责人员及时认领,处理,确保问题在第一时间快速解决。“一册”是制作《建中街街道路长制工作手册》,将各级路段长职责、各下沉人员工作职责、路长制工作流程印制成册,人手一本进行宣传学习。“一志”即发放《建中街街道路长制工作日志》,记录道路、门店、单位、公共设施情况,各路段下沉人员签到记录,群众举报内容、例会内容、道路评比成绩,每天处理和发现的重要问题。“一会”建立《建中街街道路长制联席会制度》,每周召开一次工作联席会,互通有无,统筹协调。

打造两大平台

打造为民城管服务平台。以铁英街为试点,设立“为民城管服务亭”,该平台具备五大功能:基础阵地功能、公示宣传功能、便民急救功能、展示发布功能、拓展合作功能。

打造契约化党群联盟共建平台。街道将路长制纳入街道契约化共建党建服务项目,公共单位、企业商户结合自己的行业特点,在所处路段认领“责任田”。

实施三项措施

一是实施智慧城管系统。依托辖区综治监控中心,设置监控装置、电子终端,申请了街道公众号,收集道路信息、群众意见,再结合物联网+射频抓拍技术手段,对城市管理进行线上线下同步监督管理。二是实施“门前新三包”。与沿街单位、门店签订和备案“门前三包承诺书”,并根据商户履行承诺情况实行月排名评比。三是实施奖惩激励。在郑州市、二七区开展的“路长制”工作红黑旗每月评比中,对连续3次或累计4次被评为黑旗的路段,由街道纪检监察室对路长启动问责。

铭功路街道 “235”工作法促“路长制”开花结果

建立三种机制,确保管理实效

连日来,铭功路街道以“路长制”为抓手,深化两大宣传,建立三种机制,创新五项举措,提高街区城市品质。

记者 景静 通讯员 惠峰

建立“三会”制度。街道建立“路长制”工作微信群,处理日常工作;每周召开“路长制”工作周例会,总结工作情况;三级路长每天召集“九员”在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建立“三控一体”机制。成立集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监控平台、长效机制办公室网格化监控管理平台、综治巡防办视频监控指挥中心“三控一体”的联合监管指挥中心,对辖区全方位、全时段监控。建立“三级”监督考核机制。建立二级路长实地督导机制;建立三级路长考核机制;建立全民参与激励机制。

深化两大宣传

动员全民参与

创新五项举措,提升服务水平

“三封信”开启共建共享共治新模式。街道发放“城市精细化管理公开信”,向单位商户群众宣传“路长制”,动员大家行动起来。“示范街”亮出共建共享共治新名片。街道打造二马路城市精细化管理宣传示范街,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路长制”深入人心。

“三大法宝”强化路长职能:街道为路长配备“任职聘书、工作胸牌、工作日志”,强化路长概念、明确“九员”联系方式、落实工作职责。“一项工程”打造路段亮点:打造二马路“路长制”示范街,号召其他路段参照,多出精品。“两级巡查”压实路长责任:三级路长坚持每日巡查,二级路长每日督导问题整改。“九员联合”加大治理力度。街道联合工商、食药等“九员”,对一些重难点路段或门店开展联合执法,使问题整改到位。“红色联盟”破解服务密码。以红色联盟志愿服务为引领,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解放路街道 将“路长制”与智慧城管有机结合

本报讯 自全区城市管理推进会召开以来,解放路街道积极研究工作举措,建立了“1+2”工作机制,将“路长制”与智慧城管有机结合,指挥平台发现问题后,及时通过对讲机对该路长发出指令,路长立即到达现场处理问题。

解放路街道益民路路段西至民主路东到二七路,共有沿街门店43家、企业2家,道路两旁存在问题很多: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机动车占道、电线乱扯、地面垃圾多等现象。益民路二级路长李燕阁、三级路长黄建霞积极履行路长职责,带领科室职工与辖区商场负责人多次对接、研究,重新规划停车区域,并在禁停位置张贴禁止停车提示牌;与沿街商户门店进行协商,在门店前放置大型花盆,从源头解决违规停车问题……在街道全体职工大力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下,各商户积极配合,发挥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到城市管理中,现在的益民路已经呈现出全新的面貌。

记者 景静

一马路街道

“一五三”工作法助“路长制”全面落实

一面旗帜

一马路街道地处火车站周边,共有7条主次干道和3条背街小巷,为全面深入落实城市精细化“路长制”工作,街道推出“一五三”工作举措。记者 景静 通讯员 郭东军 刘亚杰 文/图

即“党建引领”。把落实“路长制”纳入街道党工委重要议事日程;设立“党员责任路”,组织160余名党员主动认领责任路段;组建7支共200余人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服务团队,分别在7条主次干道开展文明交通义务劝阻和服务活动。

五项举措

一是一街一品、美化亮化。根据每条街道不同情况,实现“门前新三包”全覆盖,从而实现“一街一品”。二是引导产业升级。打造普乐天地项目;鼓励名门天隆服装城对北部老旧市场升级改造;谋划启动箱包城天中里改造项目,操场街敦睦路三角市场升级改造。三是立足实际,疏堵结合。要求操场街、钱塘路等路段的大货车每天凌晨1点至6点定时卸货和停放;在一马路西侧规划建设一个临时停车场;在大同路、陇海路等处划定非机动车停放区域。四是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示范带动。一名街道班子成员+一名党工委委员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分包一条街道。五是“点、线、面”有机结合。“路长”是“线”,负责市容管理及人员等方面的协调沟通;工商、食药等“九员”是点,负责职能工作保障;沿街单位、商户和网格人员是“面”,单位商户做好门前的市容秩序,网格人员负责日常的市容巡查。

三大保障

一是视频监控。充分利用社会综合治安监控平台、微信工作群等优势,对市容情况进行监控。二是督导督查。成立“路长制”工作督导小组;组织社区老党员、志愿者组成义务督查队开展义务督查。三是考核奖惩。对辖区各路段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对辖区单位商户进行月评选。

福华街街道 党员有了“责任田”,道路面貌换新颜

本报讯 为带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福华街街道自“路长制”工作开展以来,充分发动辖区党员志愿者开展“三进三助力”活动,即党员进路段,助力环境整治;党员进商户,助力诚信经营;党员进社区,助力服务群众,努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每位党员根据自身情况有了相应的志愿路段和岗位,实现责任到人,将路段环境维护工作日常化,也就是说,每位党员志愿者都有了自己的“责任田”。

据介绍,该项活动由街道党工委牵头,以社区党支部为单位,根据志愿者实际情况按照“分段包干”的原则,将63名志愿者分布在辖区20条(4主干4次干12支路)道路上,督促门店卫生、文明交通引导、随手捡拾垃圾、协助车辆摆放、维护环境秩序。同时,街道建立路段商户信息交流微信群,党员志愿者也加入其中,提高沟通和督促效率。

为提高志愿者的积极性,街道安排专门科室和所属社区负责,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并根据服务积分给予免费观影、免费借阅图书、在社区“雷锋超市”兑换所需用品等奖励回馈,在每年“七一”或年底进行评选表彰。

记者 景静 通讯员 户丹丹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93519 2018-08-30 00:00:00 四 结合志愿服务优势资源 推行“城市管理+志愿服务”模式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