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04版:郑东时报 重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东
50多位院士专家齐聚碰撞城市设计智慧 有颜值有实力 郑东再次引来全球瞩目
郑东发展跑出“加速度”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东发展跑出“加速度”

作为中原崛起高昂的龙头,郑州郑东新区不断释放着引人注目的魅力,这要归功于城市规划与设计所带来的勃勃生机,同时规划与设计也正在持续引领着东区繁荣发展的方向。

规划先行的“如意”之城

郑东新区是21世纪初省委、省政府为拉大省会城市框架、提高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推进河南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举措。

2001年郑州市在国内率先采用国际招标的方式征集郑东新区概念性总体规划,经过专家评审和市民投票,最终日本建筑大师黑川纪章方案中标。

该方案引入了生态城市、共生城市、环形城市、新陈代谢城市、地域文化城市等先进理念,特别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确立了“如意”形的城市形态,打破了“千城一面”的城市格局,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

2003年1月启动建设以来,郑东新区按照“产城融合、双轮驱动”的发展理念,先后完成“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十年建新区”的历史性跨越。

目前,郑东新区已经成长为一座功能完善、产业繁荣的现代化新城,辖区面积达260平方公里,下辖12个乡(镇)办事处,白沙园区、智慧岛大数据综合实验区、中央商务区3个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4300亿元,建成区面积超过140平方公里,建成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绿地面积32平方公里,城市核心区绿化率接近50%,入住人口达到142万。

最初国际著名城市设计大师黑川纪章在一张白纸上设计画出的“如意”图形,已经在郑东新区的热土上逐渐变为现实。郑东新区由一张蓝图变为一座展示河南对外开放形象的“如意新城”,上演着城市经济的繁荣与人居的和谐。

产业“隆起”的活力之城

郑东新区是一座“内外兼修”的新城。

以金融业、大数据为主导,以总部经济、中介咨询、电子商务等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体系正在加速形成,同时具有战略指导意义的城市规划也在强力推进产业发展。

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郑东新区谋划了16个单体投资50亿元以上、总投资超2700亿元的战略性引领项目,涵盖金融、总部、高端商贸、大数据等业态和优质基础教育资源,吸引了华润置地、清华启迪、中粮集团、香港瑞安、北京华联(SKP)等众多实力名企竞相入驻。

截至目前,已有宝能国际金贸中心、龙湖金融岛外环建筑群、卢森堡中心、清华附中·启迪科技城、华润新时代广场等5个项目落地开工,按照边报地、边设计、边征迁的方式,预计9月底前再落地开工中原总部基地、华润龙湖南里、云湖智慧城、上海师范大学附中、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综合服务中心等5个项目,年底前16个项目有望全部落地开工。该批项目的落地将引领郑州乃至全省服务业发展水平实现新的跃升。

同时,郑东新区围绕建设国际化区域性金融中心,加快“引金入豫”,累计引进银行、证券、信托、期货等各类金融机构1200余家,3大政策性银行、5大国有银行、8家中原系金融机构、12家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全部入驻,驻区机构存款余额占全省七成以上,贷款余额占全省的2/3,保费收入占全省半数以上。创办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郑商所期货交易品种18个交易品种年均交易额20万亿元以上,“郑州价格”已成为全球农产品期货市场风向标。推动全省唯一基金注册地——中原基金岛落地郑东新区,累计注册基金机构51家,基金管理规模突破3000亿元。龙湖金融岛建设速度加快,浙商银行、长城资产等50家机构抢先入驻。郑东新区金融业的蓬勃发展,使金融业成为郑州市第二大支柱产业,郑州在全国金融中心中的排名由2013年的第21位跃居2017年的第13位(北方省会城市第1位)。

目前,该区产业发展抢抓智慧岛国家大数据综合实验区核心区建设的机遇,围绕“2020年实现大数据产值500亿元”的目标,确立“一岛一环两园一带多点”空间发展格局,健全工作机制,强化招商引资,仅用1年时间就吸引华为、浪潮等60家大数据龙头企业落户智慧岛,辖区大数据及相关科技企业总数迅速突破3200家,产业规模近200亿元,正在加快形成集数据采集、开发、应用于一体的大数据生态圈。积极响应郑开科创走廊建设部署,高标准规划建筑占地面积两平方公里的云湖智慧城和20平方公里的科学大道科学谷两大产业园区,创新住房供给模式,完善优质公共配套,着力引进国内外大数据、信息技术、人工智能龙头企业。目前两个片区已完成城市设计,进入实施阶段。

发挥郑州交通区域优势,积极培育总部经济,已引进大韩航空、马士基、渣打银行等世界500强企业53家、中国500强企业72家。

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着力构建国际化、专业化的商务服务体系,吸引了毕马威、普华永道等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全部入驻,集聚戴德梁行、雷格斯、盈科律师等专业咨询机构500余家。融入网上丝绸之路,加快建设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共引进中钢网等电子商务企业200家,2017年交易额突破1200亿元。加强政策引导,推进关联企业集聚发展,积极打造特色楼宇经济,累计培育税收超亿元楼宇35栋,其中超5亿元楼宇8栋、超10亿元楼宇3栋。仅中央商务区税收超亿元楼宇就达到21栋,税收总额近130亿元,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唯一的六星级服务业园区。

放眼未来,郑东新区以前瞻性的国际化视野大手笔不断展开城市风貌与城市产业兼续发展的规划与设计——21座百米楼宇的“集体”亮相,为龙湖金融岛提前预演金融产业的繁花似锦、科学谷城市设计引领大数据产业发展、中原总部基地规划设计拉高总部经济风帆、卢森堡中心方案敞开中原对外开放大门……

人文情怀的宜居之城

郑东新区全力打造现代化宜居之城,在满足居民美好生活需要方面走在前列。有了龙湖,东区又为群众修了凤山,把建筑工地上的弃土变废为宝堆积而起,连绵七峦、叠秀成峰,形成了中原腹地少有的山水画卷。

打造高质量的教育之地。郑东新区以龙子湖高校园区、白沙职教园区为载体,累计入驻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等高等院校28所,在校师生总数达到35万人,年均毕业生规模近10万人,成为全省最大的高等教育和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

按照保障基础、培育特色的办学理念,2006年来郑东新区共新建和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71所,学位总数5.3万个。2019年前还将投入资金153.6亿元,建成中小学62所,新增学位总数10万个。其中,清华附中郑东学校是清华大学在华中地区开办的唯一公办直属基础教育,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填补了全省同类教育空白,枫杨外国语中学郑东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中的建设,将推动郑东新区加快成为全省基础教育强区。

初步奠定区域性医疗中心地位。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东院区、郑州儿童医院、河南省骨科医院都顺利开诊。以中美(河南)荷美尔肿瘤研究院落地为标志,全省重点建设的心血管医疗中心等6个国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全部落户东区,全区床位数达1.2万张,人均床位数居全省前列。随着马里兰大学国际医学中心、白沙生命科学园区、北大医疗产业园的加快建设,郑东新区的医疗服务水平将迈上新的台阶。

大力构筑便民服务体系。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经营的模式,以国有公司为主体,投资100亿元规划建设30个便民服务中心,建筑总面积170万平方米,为群众打造政务服务、社会事务服务、生活服务一站式平台。目前,一期15处项目已全部开工,7处主体封顶,3处建成投用,完成投资40亿元;二期15个项目已经全部完成规划设计,年内全部开工。

规划成就一座如画新城,设计引领高质量发展。如今,郑东新区正在打造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先导区、示范区、核心区,并昂首迈步争创全国最生态宜居的城区、全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区、全国投资客商满意度最高的城区、全国人民群众幸福感最高的城区、全国党政干部廉洁度最高的城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999985 2018-09-20 00:00:00 四 郑东发展跑出“加速度”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