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2版:登封时报 重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D02-03
登封嬗变四十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登封嬗变四十年
高新技术产业车间
新型城镇化

“半城黄泥半城沙,炊烟缕缕没几家。一鸡啼鸣听全城,市多破衣少车马”的诙谐描述,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登封的真实写照。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前程似锦绣。40年后,幢幢高楼鳞次栉比,长街宽路纵横交错,两边林荫道,中间是华灯,一年三季花,四季都长青,登封城市面貌已焕然一新,一座现代化城市正在快速崛起。记者 袁建龙 登封时报 高鹏敏/文 付文龙/图

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1978年,登封还是河南最穷的15个贫困县之一。

无工不富,无农不稳。登封地处豫西丘陵区,发展传统农业种植先天不足,而丰富的矿产资源却得天独厚。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优势,敢为人先的登封人,决心走工业兴县的路子。

思路一旦确立,一场围绕做强工业的攻坚战随即打响。登封建立了煤——电——铝传统优势产业链条,形成了以煤炭、水泥、耐材、棕刚玉、小火电等为主导的工业经济门类。其中,登封煤炭企业达到86家,煤炭最高年产量达到2600万吨,最高年产值达到226.8亿元;以煤炭为主导的传统优势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最高达到87.6%,占税收比重最高达到76.3%,财政收入一度位居全省第二。

植梧引凤,借水行舟。到2009年,登封围绕打造全省资源能源重要生产基地,一批规模企业抓住良好发展机遇,不断进行规模扩张,提高竞争能力,共组建了5家年销售超10亿元的电力企业、8家年产百万吨的煤业集团,建设了4条日产4500吨水泥生产线、1条年产1万吨和年产2万吨铝箔生产线,与9家国内外500强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培育了汽车电子医药材料、电热元件、机械制造等新型高科技产业,煤电铝产业链条逐步完善,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在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变,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的历史时期,登封在发挥资源型工业优势的同时,把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心转向新型产业,引导新型工业项目向规模型、集约型、外向型和科技型转变。

目前,登封市传统资源型企业成功转向新兴主导产业项目54个,15家高新技术企业处于全国或全省同行业领先地位。登封积极引导传统产业投资文化旅游产业,已有煤炭企业转向文化旅游健康产业项目21个。特别是在41个新型社区周边规划建设了25个乡镇特色产业园,实现群众就近就地城市化、就近就地就业。

40年间,登封地区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875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645亿元,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区小县,跨入了全国县域经济百强的榜单。

城市建设不断加强 城乡面貌日新月异

唐代登封县修城碑记载:县城始建于唐德宗贞元八年(792年)。《河南府志》载,登封城周不满三里,城墙高一丈五尺,宽一丈,壕深八尺,城小而险。

回顾改革开放40年,登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步入快车道,其间经历了从单一到系统、从零散到集中、从粗放到精细,从片面追求效益到综合考虑环境、效率、节能的质的转变与发展,实现了华丽蜕变。登封先后投资30多亿元,完善老城中城区、扩大建设东城区、规划发展西城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建设步伐,在名山、名寺、名城、名产、名人五方面做文章,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2008年,又投资2.4亿元,实施了明线入地、交通信号灯和排污管网建设、市区供水管网延伸、绿化、美化配套等,摘得了国家园林城市桂冠。卢店镇被国家命名为全国文明镇,徐庄镇为国家卫生镇,大金店、宣化镇、告成镇为全省卫生镇。

2016年,登封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和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首批试点城市。登封抢抓历史机遇,加快规划编制,着力构建以总体规划为基础、以总体城市设计为衔接、以控规为主体、以修规和专项规划为保证、以重点片区和重大项目规划为补充的城乡规划体系。编制完成了《登封市城乡总体规划》《总体城市设计》,批准实施海绵城市、综合交通等38个专项规划,并主动对接、精准融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将该市规划纳入《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围绕对接服务郑州市区、承担郑州市区疏解功能,积极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示范区起步区(郑登新城)。建立完善城市数字化规划平台,把各层级规划“蓝图”真正变成城市地标和形象窗口,塑造“显山、曲水、映城、慢游”的特色空间,实现城乡规划管理实施的标准化、精细化、动态化。

构建“大交通”格局 大道如虹畅达四方

交通兴,百业兴。

登封地处嵩山脚下,矿产资源丰富且储量大,最具开采价值的就是煤炭。改革开放后,登封煤炭生产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特别是1983年以后,随着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的出现,至1986年,登封煤炭年产量由改革开放前的40万吨一下达到近400万吨。但由于登封山多的缘故,历史上一直没有大道相通,开采出的煤炭和矿石大量积压,难以外运,许多资源不能变现。“1949年,登封还只有一条通往境外的33公里简易路。大家只能抱着金碗讨饭吃,日子过得苦哈哈。”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登封,纵使守着金窝窝,百姓仍叫苦。

要想富,先修路。铁路兴起后,由于种种原因,登封同样难得它的“光顾”。1994年5月30日,登封撤县设市,是登封城市发展的里程碑。经过几代人的努力,1995年登封铁路开始建设,2003年9月28日,登封铁路运出了第一列,结束了登封没有铁路的历史,2008年,登封铁路全线贯通。

随着交通路网建设得到长足发展,登封现已形成了高速公路为龙头,国省道为骨架,农村公路为脉络,干支相连,纵横交错,郑州交通副中心的大交通大格局。

目前,登封市境内共有各类公路853条,其中高速公路6条。通用机场已获批在建。面对“地铁入登”的历史机遇,远期,登封与郑州可通过地铁交通线互连畅达。届时,登封将成为集公路、地铁、航空为一体的城市,交通体系将更为立体完善。

全力做好“水文章” 涓涓活水润山城

登封自古有“十年九旱”之说,农业基础十分薄弱,甚至有的村民祖祖辈辈都要到几里外的山沟挑水吃。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为有效解决民众生活条件,稳定农业发展基础,登封在1220平方公里土地上,建起了55座中小型水库。

时隔半个世纪后,由于大部分水库受当时经济、技术等条件所限,登封有27座小型水库存在工程标准偏低、配套设备运行老化失修等问题,不仅不能正常发挥经济效益,且严重威胁着水库下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另有14条支脉河流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基本丧失防御自然灾害的功能。2003年,登封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始启动,截至2014年,登封市所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按计划完成。

2017年,投资1.35亿元的河门水库竣工。投资6.4亿元的南水北调登封供水工程,禹州段线路方案通过专家评审,登封段完成投资6400万元,实现了白沙水库、纸坊水库的互联互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03347 2018-09-29 00:00:00 六 登封嬗变四十年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