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13版:新时代 郑奋进 郑州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AA13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患者减负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患者减负
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

——访市人大代表王瑞

“规范幼儿园管理,建立相应的监管机制,为广大幼儿创造一个安全、和谐、快乐的成长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市人大代表、郑州市第二中学校长王瑞十分关注基础教育工作。

王瑞建议,加强对幼儿园监管,保证幼儿身心健康成长。要加大检查力度,仿照“六员进校园”的模式,集合各个部门的力量对幼儿园多方面工作进行指导,定期不定期对各级各类幼儿园开展安全大排查工作,对幼儿园各种办园行为进行全面检查,建立办园行为动态监管档案数据库,形成制度体系,对于长期整改不到位的进行处罚,或责令停办;为每所幼儿园配备责任督学,对其负责的幼儿园开展挂牌督导,负责做好对幼儿园监管、促进幼儿园规范办园行为等工作;加大公办幼儿园建设力度,进一步扩大公办幼儿园学位覆盖,提升学前教育办学水平。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患者减负

——访市人大代表张业龙

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到,郑州要推行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深入推进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还要统筹推进“三医联动”改革,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和医疗联合体建设,全面推动家庭医生智能化签约服务。作为医疗卫生行业的代表,报告中的这几句话,让市人大代表、郑州市骨科医院院长张业龙激动不已。

“报告内容处处体现了政府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事的决心,推行多元复合医保支付方式也是减轻患者负担、医院降本增效的有力举措,医疗改革必将为老百姓提供更加精细化、现代化、人本化的服务。”张业龙说,政府的多项举措让他对医疗卫生行业改革充满信心。通过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促进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能,发挥好调节医疗服务行为、维护参保人员权益的杠杆作用,让每一名参保人员享受到更加便捷、贴心的医疗保障。

建议加大中小学改扩建力度

——访市人大代表姜会雁

市人大代表、郑东新区众意路小学副校长姜会雁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出现“人民”的字眼,通篇体现了“为民、亲民、利民、惠民、贴民”的执政理念,特别接地气。

作为一名来自教育界的基层代表,姜会雁认为,教育的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核心,公平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不仅能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更能实现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但对于群众的需求来说还远远不够,只有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才能从源头上解决城市“大班额、择校热、入学(园)难”,同时也能解决城郊、农村学校“吃不饱”和城市学校“撑得受不了”等问题。

姜会雁还建议,随着“二孩”政策的落地与实施,现有的中小学幼儿园已经满足不了人民的需求,政府应进一步加大中小学、幼儿园的改扩建力度,让生活在郑州的人们不仅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还有自豪感、骄傲感、自信感。

郑州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

——访市政协委员许群

市政协委员、郑州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许群在接受采访时说,近年来,郑州不论是城市面貌还是科研创新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郑州变得更加开放和包容。2017年“智汇郑州”人才政策发布后,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青年人才来郑落户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扶持和鼓励,郑州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变得更强。大量国内外人才的到来,为郑州发展带来了新鲜活力,对于郑州未来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发展都是重大利好。许群认为,郑州当前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如果能立足于既有优势,同时积极发挥政策的前瞻性和引领性,瞄准各领域一流水平,不断提升创新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实现产业和产品向价值链的高端跃升,那么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会越走越宽。

提升社会养老整体服务水平

——访市政协委员汪得勇

“养老机构数量不足,床位缺口较大;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不健全;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和专业化层次低,缺乏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等,正是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侨联、台胞台属界别委员,郑州日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汪得勇说。

汪得勇建议相关部门设立专项资金扶持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的建设和运营,帮助社区托老站实现良性循环发展,对新建和正运营的社区托老站以奖补形式进行补贴。对于民办的养老机构,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土地、税收、水电、人工费等),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壮大。提高从事养老事业人员的工资待遇、社会福利、职称评定等,造就一批相对固定从事养老事业的专业队伍。

加强垃圾分类处理优化环境

——访市政协委员琚海业

侨联、台胞台属界别委员,乾海融资租赁有限公司董事长琚海业认为,近年来,郑州在城市规模持续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的同时也使得垃圾处理压力急剧增加,如何更有效地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优化城市生活环境,促进垃圾循环利用成为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到2020年底,包括郑州等46个城市要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要求在35%以上。琚海业认为,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个层面的共同努力与配合。

首先,政府应给予有关部门、相关企业必要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鼓励民间组织参与。其次,对于回收利用可回收垃圾的生产厂商、商家给予政策性税收、贷款等方面的支持和适当的资金鼓励。最后,他希望能够通过加大公益宣传力度,来进一步控制垃圾产生源头,完善垃圾清运体系,营造垃圾分类的浓厚社会氛围,进一步优化城市生活环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03472 2018-09-29 00:00:00 六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为患者减负KeywordPh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