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4版:新时代郑奋进 郑州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扫码下载咪咕视频
出台政策 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出台政策 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让郑州古今文明“牵手对话”

——访市人大代表徐西平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力推进商都历史文化区等‘四大文化片区’建设和加快‘四个中心’建设等,着实令人振奋!”市人大代表、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徐西平表示,郑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八大古都之一,正在加快推进的“四大文化片区”、“四个中心”建设,实现了古今文明的“牵手对话”。

他说,“四个中心”和“四大文化片区”的建设,既是郑州市文化实力的一次提升,也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关键环节,是郑州着力补齐文化短板的重要举措。

徐西平说,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作为中原经济区五大战略定位之一,郑州有大量工作要做。这其中,全面启动生态保遗专项工程,2017年至2020年,连片建设中心城区、城市毗邻区、城郊地区3个遗址生态文化公园文化带、75处生态文化公园,将以生态绿化方式让古遗址“活起来”,打造市民文化休闲活动主题公园,延续城市文脉。

为高质量发展提供金融支撑

——访市人大代表申学清

“全面开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让郑州踏上新征程,不久前,郑州银行A股上市,成为国内首家‘A+H’股上市的城市商业银行,也让郑州银行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市人大代表、郑州银行行长申学清表示,郑州银行将全面推进金融服务转型升级,提升服务效率和水平,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更加有力、有效的金融支持。

申学清表示,近年来郑州银行资产规模、存款规模、净利润等经营指标不断上升,位居全国城商行第一梯队,对国家省市重点项目、重大民生工程建设给予最大支持力度,全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申学清建议,支持金融业改革创新发展,进一步加快金融岛建设,让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形成更大规模,产生更强虹吸效应,用高质量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

——访市人大代表张淑云

“政府工作报告内容全面细致,数据详实清晰,特别是对今后五年目标任务的描述,让大家倍受鼓舞,对郑州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市人大代表、郑州华联商厦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淑云表示。

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很多老旧小区的老年群体共同呼吁,希望小区楼栋能早日加装电梯,方便他们上下楼,更好享受晚年生活。对此,张淑云建议出台实施细则,结合我市实际,具体化推进全市既有住宅加装电梯工作。

张淑云还格外关注革命文化保护工作。她建议,提高对革命遗址、遗迹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认识,加大资金投入,切实把革命遗址、遗迹和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落到实处;要充分利用革命遗址、遗迹和革命文物,深入开展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加快美丽郑州建设

——访市政协委员薛永卿

市政协委员,郑州市园林局党组书记、局长薛永卿说,郑州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其中一项重要工作就是以五大生态体系建设为支撑,以创建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载体,加快美丽郑州工程建设。

当我们生活在“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城市里,幸福指数会非常高。2017年,郑州市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明显,全市新增绿地573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1平方米,建成“两环三十一放射”等生态廊道371公里。

薛永卿说,2018年,郑州黄河国家湿地公园、郑州野生动物园、郑州新植物园已通过市长办公会研究;西流湖公园、青少年公园、400个微公园游园建设正加快推进;对全市现有公园游园和生态廊道、道路绿化提质提升。据薛永卿透露,郑州市新植物园、郑州市野生动物园已经选址,分别在新密市和登封市。

为大美郑州发展鼓与呼

——访市政协委员程韬光

“政府工作报告关于‘文化体育事业的繁荣发展’的论述,让我感触颇深。”市政协委员,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程韬光说。

“特别是商都历史文化区等四大文化片区的建设,既是脚踏实地、普惠于民的真实成果,又体现出政府开拓创新的担当作为。”程韬光说,作为郑州本土成长起来的作家,他在创作反映郑州商业文化和文明发展史的《百年德化》中,更是深刻体会到政府在其中所做出的努力,深刻感受到这些年来巨大的文化改变。

“我们要聚焦时代热点,聚焦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热点,将文化与郑州日新月异的发展同步,站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高位上,拿出对策和方法,打造郑州文化高峰。”程韬光建议,以贾鲁河治理工程为抓手,组织名人大家以报告文学、影视创作等多种文艺形式,记录郑州重塑“绿城”的生态建设典范。

让静脉产业尽快“动”起来

——访市政协委员郭子乾

“静脉产业指的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对垃圾进行再循环和资源化利用。”市政协委员、河南省金回物资再生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子乾表示。他认为,为进一步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加快静脉产业园建设势在必行。

郭子乾一直关注郑州市静脉产业的发展。他说,在资源回收再利用方面,目前存在着行业产品繁杂、标准欠缺、技术水平较低、再生资源利用能力受限、对静脉产业循环经济认识不足等问题。他建议,政府方面要加强宣传,提升社会各界对资源回收再利用重要性的认识,加大资金、技术、人才的投入,推动静脉产业园建设;将静脉产业与相关产业结合起来,实现生产资料的有效利用、循环利用,形成静脉产业链。利用“互联网+”和郑州的区位优势,以大数据为支撑,形成覆盖全国的循环经济静脉产业,打造再制造、再利用的产业中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03752 2018-09-30 00:00:00 出台政策 支持老旧小区加装电梯KeywordPh让郑州古今文明“牵手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