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月7日下午,记者来到位于郑州绿博园东面的中牟县刘集镇段庄村临时安置小区,60岁的段双奇正在“双旗农耕文化遗产抢救馆”整理回收的农耕老物件。 “双旗农耕文化遗产抢救馆”,其实就是两三间相通的铁皮搭建的简易房。虽然是简易房,但其中收藏的器具却并不简单,犁、耧、锄、耙等众多农具一应俱全,牛笼嘴、铡刀、碾、石磙、马灯、馍筐、老秤等农家曾经惯常使用的家什一样不少。目前,馆内收藏了各种农耕器具器件12.3万多件,品种190多个。 中牟时报 马沂峰 文/图 一介布衣 自发抢救农耕生产器具 段双奇从小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的一草一木有着深深的眷恋,对农业生产的每一种用具都有着深厚的感情。“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很多农业生产用的器具逐渐消失。我们这里许多村庄已经拆迁,村民变为市民。我想把这些老物件保留下来,让子孙后代知道先辈们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段双奇说。 寒来暑往,段双奇骑着一辆电动三轮车,跑遍了中牟县的大部分拆迁村庄,到处挖掘、搜集面临淘汰的传统农业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为了抢救这些老物件,段双奇跑遍郑州市周边的600多个拆迁村庄。多年来,从东海之滨到帕米尔高原,从南海岛礁到内蒙古大草原,段双奇跑遍了祖国的东西南北。一些专家学者看过段双奇的农耕老物件后,站在全国的高度,给出了这样的评价:品种第一、数量第一、管理第一。 馆内每件藏品都是段双奇自掏腰包买来的。他将自己的拆迁费、安置费全都用在了收集农耕物件上,甚至为了抢救一件完好的农耕物件,他不计成本高价收购,为了保存象征华夏文明的农耕物件不被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他踽踽独行在烈日和暴雨下。 十几万件农耕物件从角落里、从废墟中、从落满灰尘、带着蛛丝的地方抑或是从汗渍斑斑的农民手里收集回来并不算完事,还要经过认真洗刷、抹上桐油、慢慢晾干,由于存放物件的地方十分狭小(仅在一个临时安置的铁皮房中),无论是洗刷还是上桐油,段双奇都要一件一件地把它们搬出来,然后再一件一件地放进去。遇到风沙天或是阴雨天,这些物件不管是刷了一半或是桐油上了一半,都要把它们重新搬进室内。 谈起收藏这些农耕器具的初衷,段双奇说:“收集这些老物件,其实也与我的摄影爱好有关。自从喜欢摄影以来,我在行走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些农耕器具和农耕文化的魅力,可以说,每一件农耕生产器具的产生,都有关于其发明创造的动人故事,蕴含着祖先的勤劳和智慧,见证着我们的文明发展史。” 一腔热忱 自觉保留农耕文明标本 记者在双旗农耕文化遗产抢救馆看到,各种各样的老式织布机及其附属设施足有近百架。段双奇介绍,织布机由主体、两个滚筒、挡板、踏板、综(织布机上使经线交错上下分开以便使梭子可以顺利通过的装置)、绳索、杼(一排紧密相排的小竹条,一般有百十根均匀分布,根与根之间仅可容一根经线通过)。伴着梭子左来右往的每一次啪嗒声,是框的撞击声,而框主要是用固定在它前面的杼把梭子引过来的每一条纬线砸实在布面上。 一般的农村妇女一天只能织布6尺,在此之前,还要进行轧花、弹花、纺线、络线、浆染、经线、刷线等工序,单是织布就要再经过作缯、闯杼、吊机、拴布、织布等十几道工序。因此,即便是男耕女织的时代,也不是所有妇女都是织布能手的,很多重要工序都要请能手来帮忙。 问及从哪里收集这么多老式织布机时,段双奇说,以前的农村家庭,生活艰苦,特别是一些家庭孩子多,挣的工分少,别说到商店买洋布了,就是这老粗布,也是新三年旧三年,连连补补又三年。现在的农民过上了城市人的生活,特别是中牟县,城镇化加速,农民住进了高档小区,穿的也早已从老粗布进步到了时尚服饰。而这些老物件只能当废木料处理,我从农民手中高价回收,主要想让后人记住,是我们先辈的智慧造就了今日的幸福生活。 段双奇又拿起一挂铜铃铛说:“这是我花3000元买来的。以前农村,办喜事用的最好的就是骡子车,一挂铜铃铛挂在骡子脖子上,骡子跑起来,铃铛的响声清脆悦耳,几里地外都能听到。” 抢救馆也有自己的“镇馆之宝”,那就是太平车了。太平车呈长方体,有车棚、车毂、车轱轮等主要构件。车身四周木板被铁铆和木楔固定,太平车长约217厘米,宽约144厘米。车的两侧各有两个木轮子,每个轮子直径为78厘米,均由一段段的弓形厚“铁瓦”围镶着轮边,两边的车帮是双木条,双帮的纵底木之间卡着车轮的铁质横轴,不影响车轮在双帮之间转动。四个轱辘转起来,行驶中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 “2016年5月18日,省文化厅厅长杨丽萍来考察我的文化大院,对我抢救农耕老物件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我受到莫大鼓舞。对我们这个有着5000年文化的大国来说,农耕器具是农耕文化的代表。人不可忘本,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凝聚的是一个民族的精华,中国的民族文化在全世界是无可比拟的,中国的农耕文化更是独树一帜,我将继续做好农耕文化的传承,为后世留下不朽的印记。”段双奇说。 一颗痴心 自愿传承中牟农耕文化 起初,因为爱好摄影,段双奇在自己家里建了一个“双旗文化大院”,除了展览自己的摄影作品,还经常举办法律讲座、失地农民工就业讲座、书法笔会等活动,后来因为收集的农耕老物件多了,就办了农耕器具展览。随着来家里参观的老百姓越来越多,关注的人也越来越多。 2011年,段双奇就把原来自家总面积1260平方米的三层楼宅院,全部改造成了“双旗文化大院”,免费向社会开放,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2016年被河南省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小组、河南省成人教育教学研究室命名为“河南省终身学习品牌”。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发展,原来的村庄已经被划入城镇化改造区,他们村成了临时安置点,段双奇的文化大院也被无条件拆迁。为了保存他辛辛苦苦收集来的农耕器具,才临时搭建了三间简易房,暂存这些“宝贝”。 两年来,为了给他心爱的农耕器具有一个“家”,段双奇四处奔波,却一直未能如愿。段双奇说,为了抢救农耕文化遗产,目前已经花费260多万元。这些钱全是他自己筹集来的。 眼看村民回迁即将结束,简易房里的农耕老物件面临着无家可归,段双奇十分伤感。“我想在我们村附近建个农耕博物馆,可一直没有找到场地。很多省份的大老板也和我联系过,想把我收藏的农耕物品用于商业开发,都被我回绝了。如果有人有场地,能建个农耕博物馆,把这些农耕文化遗产保存传承下去,我可以把收藏的东西都转让出来。我还想出一本《农耕文化传承》的书,免费发给全县各个学校。现在我已经拍了800多张照片,整理出800多个词条。希望能够有人帮我实现这个梦想!”段双奇满怀期待。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