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7版:中牟时报 记忆 上一版3  4下一版
记忆
一条河,见证千年中牟史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条河,见证千年中牟史
贾鲁河变迁史(一)

贾鲁河,中牟的母亲河,4000多年来哺育了中牟大地一代又一代勤劳的人民,铸就了一段又一段辉煌的文化。贾鲁河的历史,既是文明史,又是沿河民众的发展史。诸多史料记载了贾鲁河的变迁过程,也是中原腹地水系演变的缩影。特别说明:文中用的地名如无注明均为古地名,与今行政区划有所不同;不同时期的河流名称、河道位置也不尽相同;不同时期的史料对同一河流的记载也会略有差异。

通讯员 齐治平 文/图

大禹开凿通淮泗 代有疏浚利苍生

贾鲁河的由来,说法比较统一:为大禹开凿。《史记·河渠书》记载:“荥阳下引河东南为鸿沟,以通宋、郑、陈、蔡、曹、卫,与济、汝、淮、泗会于楚。”《元和郡县图志》:“禹塞荥泽,开渠以通淮、泗。”《水经注》:“即《经》所谓蒗荡渠也。”蒗荡渠就是渠水,也有叫古渠水、阴沟水、汳[biàn]水,包括后来的通济渠、广济渠、汴水(河)都是贾鲁河演变过程中的名字。大禹在治水时,在圃田泽西北角开挖一条水渠接通黄河,又在圃田泽东北角开渠接通沙水,如此,圃田泽就成了黄河和济水的蓄洪区,当河、济涨水时就会排泄进圃田泽,泽水过多时就会流入沙水。此举基本根治了中原地区的水患。《读史方與纪要》认为古渠水就是《禹贡》中说的灉[yōng]水,书中有“河出为灉”;《说文》认为蒙城县以东才是灉水。春秋时又叫邲水,公元前597年,晋、楚两国在邲水边交战。《水经注》云:“济水东合荥渎,济水于此亦兼邲之称,其地盖即荥口受河之处。”公元前364年,魏惠王迁都大梁城。此时渠水河道淤积严重,圃田泽也因淤积而萎缩严重,无法保障大梁城的供水量。魏国又重新疏浚、拓宽河道,又在圃田泽中部开挖一条南北方向的大沟,叫十字沟,把渠水和圃田泽接通。《竹书纪年》载:“惠成王十年,入河水于圃田,又为大沟引圃水。”到南北朝时十字沟又叫五池沟。《水经注》记载:“沟上承泽水,下注渠,谓之五池口。三国魏嘉平三年(251年),司马懿帅中军讨太尉王凌于寿春,自彼而还,帝使侍中韦诞劳军于五池者也。今其地为五池乡矣。”此时的河道方向是从大梁城南直着到古荥镇北,并沿用相当长一段时间。

到西汉平帝时,河道淤积更重,致使渠水决口,当时政局动荡,并未深治。到东汉明帝时,渠水水患日趋严重,甚至出现改道现象,已经影响两岸居民的生产生活。朝廷派王景、王吴治理。他们在河上每隔十里建一座水闸,可以层层截流,又把黄河水分流到其他河里,决口处修复,使渠水重回故道。王景他们修筑的堤叫渠堤,这一段河也叫荥阳漕渠。东汉泰山太守应劭著《风俗通》载:“渠者,水所居也。渠水自河与泲[jǐ](济)乱流,东迳荥泽北,东南分泲,历中牟县之圃田泽北,与阳武分水。泽多麻黄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南北朝时,刘裕灭后秦,从长安出发,在洛阳走水路进入黄河,又把渠水疏浚一遍,才得以回去,后来河道又逐渐淤塞。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命梁睿在河阴县(今荥阳)西二十里处,修筑一座拦河大坝,用于遏制黄河流入汴河的水量,此坝被称为梁公堰、汴口堰。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此渠更名为通济渠,命左丞相皇甫谊、大臣辛亥征调河南、淮北民众100多万人,启动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隋唐大运河工程。通济渠共分三段,西段是从洛阳西接引谷水、洛水沿着阳渠故道注入黄河,中段是利用黄河河道,东段从今荥阳县汜水镇东北黄河南侧的板渚,把黄河水从这里向东接引入汴水故道。然后向东南连接泗水、淮河,最后在扬州江都的行宫附近注入长江。隋炀帝三次下扬州都是“走”大运河。此后,这条河被称为御河,意思就是皇家之河。可以看出,隋朝很重视运河的建设,在堤岸上修筑道路,路边种植柳树,船在水中走,人在画里游,与现在治理后的贾鲁河两岸很有些相像。运河建成后,扬州、益州、湖南,甚至南面的广州、闽中等地官方物资运送船、商船、货船都从运河上过,络绎不绝,沿河两岸逐渐繁华起来。

隋炀帝与大运河的故事成为文人雅士经久不衰的素材,也是民间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谈资。很多人对隋炀帝开挖大运河持嘲讽或批评态度,说隋炀帝劳民伤财只是为满足自己游玩的私欲,以至于国败身亡。对此,《元和郡县图志》云:“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李吉甫的评价比较中肯。运河修建是很典型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工程。

自运河建成后,两岸很快就繁荣起来。以中牟县为代表举两个例子:首先是运河重镇万胜,是运河让这一个无名之地,很快成为运河上集货运码头、重要渡口、军事重镇为一身的水陆交通要冲。到宋朝,赵匡胤建都开封,把在万胜驻军常态化,拱卫京师和渡口,万胜达到空前的繁荣。其次是运河的文化名村板桥,如果说万胜的成名带有很浓厚的官方色彩,板桥则是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文化韵味。板桥处在运河之畔、官道之边,是汴河沿岸很著名的村庄。运河的建成,河北边的一条路也身价倍增,升级成官道。此路东起开封经万胜到荥阳,路两边人口众多、庙宇林立,历代中牟县志有记载,这两年出土了不少文物也是很好的证明。中牟北部享受了很长时间的运河红利。唐代诗人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到宋朝,有观点认为大运河全部是隋炀帝新开的,对此,大文豪苏东坡在《书传》中写道:“自淮、泗入河,必道于汴……又足见秦、汉、魏、晋皆有此水道,非炀帝创开也。”

唐宋依然塞复浚 汴水入淮兴漕运

到唐朝天宝(742年正月~756年7月)年间,因运河淤积,已开始影响漕运。广德二年(764年),基本失去漕运功能,以前走水运的货物只能从陆路转运,消耗大量的人、财、物,极其不便。朝廷命令刘晏为河南、江淮以东转运使,重新疏浚,漕运得以恢复,每年有几十万石粮食通过运河运送到关中。唐朝末年,汴水一段决口,安徽省宿州东南一片泽国。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柴荣准备讨伐后唐,命令武宁元帅武行德召集大量民众,沿着汴水故道疏浚,一直向东到泗水北岸,三年后才堵住决口,自此,汴水又重新注入淮河,运河漕运再度兴盛起来。《续资治通鉴》云:“江淮割据,漕运不通,水路堙塞。今复浚之。”到宋朝太平兴国年间(976年~984年),汴水又淤积严重,时常决口、漫堤,逐渐开始影响漕运及两岸居民生活。至道元年(995年),参知政事(副宰相)张洎在奏报中写道:“汴河从黄河引水东南横穿中国,大宋的半数赋税都是经过此河运来。”可见宋时汴河的重要性。

汴水跌宕过鸿沟

狂荡不羁向东流

《水经注》:汉朝末年,黄河决口流入汴水,河水一路东进,流经豫州、兖州等地。汉明帝(57年~75年在位)时,沿着黄河故道挖一条水渠直通开封东边的浚水。浚水也叫浚水渠、浚仪渠。隶属浚仪县,据《祥符县志》记载:“浚仪故县在今开封府西北大梁城,魏所都也。”浚仪共存在1234年,到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将浚仪改为祥符县,顾炎武在《历代宅京记》中有“浚都重地,汴水名区”一句,用“浚”代指开封。

经过汉明帝此次疏浚,黄河水不再流入汴水,《水经注》记载此时汴水的源头是索水。但是据明代谢纯《漕运通志》记载却是石门渠。该渠向东与济水同流,到荥阳的敖山北面又有汴水汇入,汉灵帝建宁四年(172年)在敖山北用石头修建一座水闸,用来调节河水的流量,所以此河以下又叫石门渠。敖山在今荥阳广武镇。公元前744年郑武公死后葬于敖山的飞凤顶,因此处“衔广大武公之德”,此后又名广武。石门渠再向东到荥阳西边的汉王城、霸王城。在此处济水向北分流,旃然水从西边过来汇入汴水,这是汴与济分流后接纳的第一条河水。这个地方叫鸿沟,因而这一段河流也叫鸿渠、鸿沟水。汴水穿过鸿沟向东流去(鸿沟即著名的楚河汉界,刘邦、项羽以此沟中分天下,沟西为刘邦的汉地,沟东为项羽的楚地。二城现存,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08126 2018-10-19 00:00:00 五 一条河,见证千年中牟史KeywordPh贾鲁河变迁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