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3版:中牟时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城事
实现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
“功夫小子” 是这样炼成的
县河务局以实际行动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
大孟镇为外来务工人员送温暖
一诺千金促文明 一声承诺传美德
青年路街道开展特色活动弘扬传统美德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功夫小子” 是这样炼成的

“喝喝少林水,也能踢踢腿;吃吃少林盐,也会打打拳。”10月21日下午,记者在少林寺武僧文武学校看到,中牟“马棚少年”张胜利生龙活虎,跳跃踢打,腾挪推移,一招一式虎虎生风,俨然有了几分“功夫小子”的风采。

记者 张朝晖

中牟时报 马沂峰 文/图

今年12岁的张胜利家住中牟县狼城岗镇曹寨村,他骑马、割草、喂马、住马棚,会打水做饭,能照顾家人,还经常帮助小伙伴,五六岁就与家中的小马生活在一个屋子内,被称为“马棚少年”。

2015年8月27日,本报以《生活很艰难,活得很阳光》为题,报道了9岁少年张胜利乐观面对困境的故事。少林寺武僧文武学校校长释永帝闻讯后伸出援手——招收张胜利入校,不仅免除全部学费,还教他学文习武。现在的张胜利,小洪拳、七星拳、通背拳等传统套路打得出神入化,学习成绩在班上也名列前茅。

“师父教我们武术,要求一招一式都必须精准到位,不得有丝毫马虎。有时候,我对某一个动作练了几遍,掌握不了要领,师父就干脆陪着我练,直到练得到位为止。我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恨不得躺下休息一会儿,可师父却要我再练几遍,必须在动作准确的基础上,做到烂熟于心,真正掌握。正是师父的从严要求,我才会由‘马棚少年’成长为‘功夫小子’。”张胜利说,“我的梦想就是长大了回报师父、回报社会,像师父一样帮助别人,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释永帝说:“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对孩子来讲,没有严就谈不上真正的爱,因为爱必须严。我对学生的严,首先是做人上的严格要求。我们制订了科学的德育工作方案,渗透在课堂教学和武术教学中。通过整理书籍、传播经典、定期讲座等,让学员们尊奉孝道、懂得感恩。另一个严,是习武上的严格要求。怎么扎步,怎么握拳,怎么运气,怎么发力,都必须严格按动作要领反复练习,谁也不能偷懒耍滑。”

据了解,少林寺武僧文武学校创办25年来,始终秉承“济困扶危,广结善缘”的办学理念,倡导“立德铸魂,习武育人”的职业操守,先后成立了嵩山孤儿小学、郑州市慈善文武学院、少林德善书院、永帝善缘基金会,实施了“两个一工程”(面向河南省招收100名孤儿和1000名留守儿童)。目前,共收养孤儿400余人,收留贫困家庭学生和留守儿童1500余人。学校被中国慈善联合会评为“慈善文化实训基地”,被河南省慈善总会评为“河南省慈善文化教育基地”;释永帝获得“全国各民族青年团结进步先进个人优秀奖”、第三届郑州慈善大奖“最具爱心楷模”、第四届郑州慈善大奖“优秀慈善工作者”等荣誉。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10362 2018-10-26 00:00:00 五 “功夫小子” 是这样炼成的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