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A07版:时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司机被刑拘 悲剧谁之过
中方:对美重启第二批 对伊制裁表示遗憾
中小学校园 塑胶跑道新国标实施
“暴走漫画”涉事公司 公开道歉
特朗普能通过他的“期中考”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兰海高速特大交通肇事案致15死44伤事故
司机被刑拘 悲剧谁之过
救援人员在事故现场拖走损毁车辆 新华社发

5日,甘肃省人民检察院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兰州市检察机关提前介入兰海高速“11·3”特大交通肇事案,就案件定性、规范取证等问题向公安机关提出建议。目前,肇事司机李某已被刑事拘留。

11月3日晚,兰海高速兰州南收费站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兰州市公安部门初查显示,驾驶人李某因频繁采取制动,导致车辆制动失效,经17公里长下坡路段行驶至距兰州南收费站50米处与31辆车连续相撞,截至目前已造成15死44伤。

调查 事发路段曾多次发生车祸

4日凌晨,应急管理部就此次事故发布通报称,已派出工作组立即赶赴现场,指导地方做好事故调查处理等工作。

通报称,应急管理部要求全力救治伤员,迅速查明原因,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各地要立即部署排查各类安全生产风险隐患,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截至11月3日23时,事故现场救援基本结束,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置等工作正在进行。

4日上午,兰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发布“关于G75兰海高速公路兰州南至井坪路段临时实行双向交通管制的通告”,表示因“11·3”G75兰海高速公路兰州南收费站重大交通事故调查工作及强降雪天气影响,G75兰海高速公路新七道梁隧道南北两侧道路严重积雪结冰,不具备通行条件,自11月4日0时开始对兰州南至井坪路段临时实行双向交通管制。当天11时,上述路段交通管制解除,兰临高速恢复双向通车。

记者注意到,上述路段以往就曾多次发生意外,是公安部和甘肃省连续多年重点治理的危险路段。在当地交警部门发布于今年春运期间的一份出行提醒中曾提到,兰海高速新七道梁隧道至兰州南收费站有17公里长下坡路段,容易刹车失控,过往的车辆应低挡低速,减速慢行。这份春运出行提醒的内容称,该收费站除路况复杂外,还容易出现双向拥堵的情况。

另据媒体公开报道,这一路段此前曾多次发生严重交通事故。2010年10月30日晚,事发收费站以南500米处,一辆河北牌照加长挂车逆向行车,与一辆甘肃牌照小轿车和一辆摩托车相撞,之后撞倒路边高压电线杆掉入路边大坑中。事故造成小轿车、大挂车和摩托车上7人死亡,1人受伤。2005年6月13日晚9时50分,事发收费站出口约200米处发生一起特大交通事故,一辆车号为黑M·03918的冷藏车失控冲卡后连续撞上5辆车,最后冲向在附近饭馆门前吃饭的人群,造成4死7伤。

观点 连续下坡 应避免长时间踩刹车

兰州市民马先生介绍,七道梁附近一直是车祸高发路段。“最早是盘山公路,由于路险山高,秋天就开始下霜结冰,这个地方就经常发生车祸。后来修了隧道,车祸数量有所下降,但总体而言坡度还是比其他地方高,不熟悉路况的司机还是经常出事。最近一次修路时,收费站前已经加了减速带,坡度也比之前有所下降。”

据经常走这段高速的陈女士介绍,当地交警部门在这个长下坡路段设置了多处避险设施。除了放置多个事故多发检查刹车的提示牌外,这段路上每隔一段会有一个沙砾自救坡道,此外还有减速带和紧急通道等。

既然有减速带,为何大车还会失控?4日,有媒体发布消息称,据兰州市公安部门初步调查,此次事故系半挂车驾驶人李某频繁采取制动,导致车辆制动失效。据悉,李某是第一次在该路段行驶,不了解路况,车辆失控后速度加快,李某在惊慌失措中错过了沿途避险车道,导致事故发生。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议秘书长崔东树介绍,长达17公里的下坡中,如果车主频繁刹车,确实容易导致刹车失灵。“长距离的频繁刹车摩擦生热,会导致轮毂变软,影响刹车效果,下行阶段,很容易发生问题,这是一种交通中的客观问题。”

除了司机可以采用发动机制动等方式减速慢行,崔东树认为,17公里的长下坡,在设计上也应考虑很多预防性措施,比如多设置提示标语并在路上设置缓冲路段,减缓坡度,或者通过设计避险通道让失控的车辆能够“扎进沙子里”,避免发生恶性交通事故。据北京青年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13214 2018-11-06 00:00:00 二 司机被刑拘 悲剧谁之过KeywordPh兰海高速特大交通肇事案致15死44伤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