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看点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4
河南“生命种子”捐献 全国率先突破700例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3名志愿者昨日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
河南“生命种子”捐献 全国率先突破700例
张明娅
毛先付
崔志斌三人同日捐献

699例、700例、701例!11月9日,志愿者张明娅、毛先付、崔志斌同时在省人民医院、省肿瘤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救助上海8岁、10岁和福建12岁3名血液病患者的生命。至此,我省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达到701例,成为全国31个省(市)首个达到700例的省份。

记者 邢进 蒋晓蕾 文/图

一间采集室两名暖爸同时捐献救助两名儿童的生命

昨日,毛先付、崔志斌与张明娅同日捐献造血干细胞,分别救助在上海住院的8岁和10岁及福建12岁再生障碍性贫血孩子的生命。其中,毛先付、崔志斌在省肿瘤医院同一间采集室捐献。

我省第699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毛先付,今年30岁,贵州人,2017年1月14日在江西工作期间加入中华骨髓库,目前在深圳市鹰之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工作。今年9月6日,他接到江西省红十字会电话,与一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毛先付目前在郑州上班,需要转到郑州捐献。毛先付说:“我儿子2岁,有个感冒发热我就心焦,这个孩子患这么严重的病,家人肯定很着急,我一定救他。”在毛先付的带动下,同事们也纷纷表示要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第701例的捐献者是40岁的崔志斌,在焦作云台山医药公司上班,2009年10月28日,在焦作红十字会举办的宣传活动中加入中华骨髓库。今年9月3日,他与一名10岁患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孩子配型成功。接到电话后,他说:“我的孩子9岁,救了他就等于自己又多了一个孩子,太好了。”

9月底,崔志斌顺利通过高分辨检测,但体检时卡了壳,尿酸、血脂和血压偏高,不能捐献。从此,他加强锻炼,清淡饮食,注意休息,经过半个月高强度锻炼和禁食油腻,符合捐献条件。

爱心暖妈为救助12岁儿童

每天坚持锻炼

第700例捐献者张明娅36岁,两个孩子的妈妈,在鹤壁一家银行工作。2012年6月14日,她和同事逛街时,看到一辆献血车正在招募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张明娅和同事一起填写同意书,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捐献者。时隔6年,今年8月1日,她意外接到了与12岁女孩配型成功的消息,毫不犹豫答应了,并激动地回复:“捐,一定捐献,我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况且患者和我儿子一样大,我肯定帮助他。”

为了配合此次捐献,从8月配型成功开始,张明娅就特意办了健身卡,每天坚持锻炼,她要把身体调整得棒棒的,为患者捐献高质量的“生命种子”。经过8月的高分辨检测和9月的全面体检,张明娅完全符合捐献条件。

河南省红十字会举办造血干细胞交接仪式

3位志愿者捐献后,13时40分,省红十字会在河南省人民医院举行造血干细胞交接仪式。交接仪式上,省红十字会为加入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队伍500人以上、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5人以上的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大有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千秋煤矿等单位,授予“生命接力·公益责任榜样”荣誉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

交接仪式后,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协和医院医生将造血干细胞分别带到上海和福建,为患者的重生点燃希望。

■背景资料

捐献造血干细胞,郑州共有4.3万名志愿者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治疗白血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可以大大提高白血病的治愈率,有效治疗急性放射病、重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重症免疫缺陷性疾病以及因癌症接受化疗后的免疫功能低下等。

我国人口众多,数以百万计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拯救生命的患者正在翘首盼望,仅白血病患者,全国每年新增5万人,其中50%是青少年和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需要HLA(白细胞表面抗原)配型相同的捐献者,兄弟姐妹配型概率是1/4,非血缘关系相合的概率为1/400-10000,但是我国目前20岁左右的青少年及儿童基本上是独生子女,这就意味着很难在亲缘关系的孪生兄弟姐妹中寻到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只能建立中国非血缘关系的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才能给患者重生的希望。

2018年10月底,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拥有入库志愿捐献者资料240万余人份,7700余位志愿者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挽救了患者生命。

中华骨髓库河南省分库隶属于河南省红十字会,2003年1月开始运行,经过15年的发展,目前拥有12万多名志愿捐献者,701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年龄最小的只有19岁,最大的53岁。捐献人数占中华骨髓库总捐献人数的近1/10。

截至目前,郑州市共有4.3万多人加入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功捐献264例,入库数量与捐献数量均占全省的37%;捐献数量位居全省第一,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有问必答

记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会影响采集者的造血功能吗?

河南省肿瘤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周健:目前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是治疗恶性血液疾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造血干细胞是所有造血系统和免疫细胞的起源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较强分化发育和再生能力。造血干细胞生长的破坏是保持平衡的,并不会因为采集而破坏造血功能,所以不必有太多顾虑和担忧。

记者:配型成功后就可以了吗?捐献者还需要做哪些检查?

周健:配型成功后,为了双方的安全,捐献者要做一次全面的体检。体检项目包括:血压、淋巴结检查、心肺听诊;胸片、心电图、腹部B超;血常规、血型、乙肝两对半、甲肝、丙肝抗体、巨细胞病毒抗体、血糖、肾功能、肝功能、HIV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确保身体各项指标达标,才能进行捐献。

记者:确定移植后,需要用到动员剂,它有什么作用?对人体有危害吗?

周健:确定移植的时间后,在移植前4~5天每天为捐献者注射一针干细胞动员剂,目的是使骨髓当中的造血干细胞释放到外周血中。

这种动员剂是一种生物制剂,临床应用已10余年,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充分验证,对人体不会产生不利影响。健康成人注入该药24小时后,药物成分便可随尿液、汗液排出体外,血清药物浓度恢复正常;连续多日用药,血清药物浓度也未有明显增高。少数捐献者会出现低烧、肌肉酸痛等不适,这属于正常反应,停止注射后会自然消失,无碍健康。

人体细胞在体内存活周期是7天,7天后体内会生成一批新细胞。捐献者休息一周,加强营养的摄入,对身体不会产生影响的。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14767 2018-11-10 00:00:00 六 河南“生命种子”捐献 全国率先突破700例KeywordPh3名志愿者昨日完成造血干细胞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