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8版:中牟时报 雁鸣风韵 上一版3
文化扬帆的地方
中牟组诗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第七届雁鸣湖 金秋笔会作品
文化扬帆的地方

□李智信

文化是一个地方摄人心魄的软实力。在中牟采风,让我真切地感受到这种软实力的影响力。“雁鸣湖金秋笔会”已成为一个响亮的文化品牌,各类文化的开发与打造,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着实让人眼界大开。

文化是什么?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人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易经》云: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简单理解,文化就是以文明教化人的。正所谓民之魂,文以化之;国之魂,文以铸之。中牟的决策者们深谙此理,巧借居于郑州都市与开封古城之间的区位优势,秉承绿色环保理念,广拓博引,用生态文明推进经济文化建设,把这块917平方公里的土地打造得都市田园景色秀,传统现代相辉映。

仅就“雁鸣湖金秋笔会”而言,2000年至今,18年间已陆续组织举办了7届,每届参会作家、诗人均在40位以上,不乏省内外知名大家,现已有500多位先后走进这方热土,写出了1000多篇妙文佳作,笔会影响力由国内扩展至海外。2018年的第七届笔会更是邀请了叶延滨、毕淑敏、何向阳、邢军纪、姜念光和省内的孙荪、李佩甫、耿占春、孟宪明、高金光、鱼禾等知名作家、诗人、评论家到场,而唯一的协办媒体《河南思客》有9位签约作家参会。作为一名作者,我能有幸连续两届参加笔会,感受当代“兰亭会”的氛围,聆听名家博见,目睹中牟日新月异的变化,的确感到激动,更有不小的收获。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2017年的笔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近50位作家、诗人参观了规划馆、方特、绿博园、建设中的电影小镇等。我对中牟高起点、大手笔地开发国际文化产业感到新奇而兴奋——这儿不再是那个偏居一隅的小县了,中牟人的发展眼光堪与大都市人媲美。2018年的笔会,参会嘉宾52位。采风过程中,我留心观看了中牟农耕文化博物馆、非遗文化展示馆、官渡古寺、牟山湿地公园等,对中牟发展现代文明的同时,重视传统文化的开发与建设产生了浓厚兴趣。

“有一迁客登高楼,不言不寐弹箜篌”。最吸引我目光的是中牟人对箜篌艺术的发掘与传承。学生时代曾两次学习千古名篇《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至今仍能脱口而出。那汉末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爱妻刘氏为母所逼,一个“举身赴清池”、一个“自挂东南枝”的哀婉故事,曾令我唏嘘不已、沁入肝脾。诗中提到的“箜篌”没有见过,但名字让我想到了有节、有韵、有骨的青竹,想到了一位着汉服、盘发髻、面容娇好的少女玉指轻弹……

在箜篌艺术失传了几百年之后的一日下午,参加“第七届雁鸣湖金秋笔会”的文朋诗友聚于有列子遗风的贾鲁河畔,竟惊奇地发现中牟是箜篌的发源地。《中华民族1000个第一》记载,箜篌为黄帝乐师师延始造,称九弦琴。《太平寰宇记》中说:“箜篌城在中牟县东南20华里,昔师延(这里师延指的应是乐官)在此造箜篌,以悦灵公。”箜篌城遗址位于韩寺镇东古城村东北角,尚存三段夯土墙。中牟人及时抓住这一宝贵的考古发现,联手专业文化艺术公司,在中国音乐学院举办了世界首场“箜篌引路”情景音乐会。“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唐代大诗人李贺《箜篌引》描述的琴音之美再现,全场观众为之惊叹、倾倒,也让更多的人知道了河南中牟。同时中牟县启动“寻找箜篌传承人”活动,第一批25名传承人经过训练,已可登台演奏,在郑州文化艺术节等活动仪式上展示,受到关注与好评。第二批从300多报名者中遴选出35人进行培训,一支朝气蓬勃、才艺出众的箜篌演奏者队伍在中牟古地上靓丽现身。

瞧,来了,先是两位白衣少女,分坐两架古色古香的凤首箜篌旁,一曲《织梦行云》,将观众带进如梦如幻的意境里,身后屏幕上一树桃花飘舞,似蝶飞随风落下。接着,两位着红裙、几位着白衣的少女操竖箜篌,玉腕抬、乐声动,孟郊的《游子吟》从琴弦里流出,柔和、清纯、婉转。伴着少女们深情的演唱,“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一咏三叹,荡气回肠。最后上来一组10岁左右的儿童,一排古风流韵的箜篌扇形摆开,在一架钢琴的伴奏下,“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箜篌齐鸣,时而激越铿锵,时而凄婉缠绵,座席里的嘉宾不由生出一股“今宵别梦寒”的悲凉之感。

如今,中牟正着手兴建占地108亩的箜篌城遗址公园。可以预见,不久,一座中国独有的箜篌音乐城将让中牟的名字飞得更高更远。

顺着中牟县文联主席王银玲的引领,伴着清脆的风铃声,我们参观完飞檐斗拱、气韵昂扬的官渡古寺,来到了官渡之战古战场遗址。登上粗黑的木桥,望着地面穿铠甲、持长矛的士兵塑像阵,1800年前的战场厮杀声仿佛在耳边响起……

中牟有山吗?未曾听说。然而清朝乾隆年间版、同治年间版的《中牟县志》记载:“牟山,在县治北五里,高丈余,长数十里,旁有牟山庙。”说明真有山。怎么来的?原来是曹操和袁绍在此进行官渡之战时,双方均修筑起庞大高耸的土山,这些战争工事遗存即被后人称做了“牟山”。由于中牟北邻黄河,每次黄河决口均顺流而下,中牟便遭受水淹,于是历史上的牟山也早就不存在了。但善于以文化推动发展的中牟人,决心让消失的牟山复原,于是,挖湖垒土,一座占地600亩、主峰高153米,连接3座配峰的牟山在中牟大平原上耸起,周围建设了列子寓言园、回车台、曹公台和月季园、牡丹园、榴香园、盆景园等。山下湖水澄亮,园内秋色浓艳,这座总占地4000余亩的牟山湿地公园成为中牟一道崭新的亮丽风景。

中牟处处皆文化,人文的、自然的,无不蕴含着中牟人的智慧与汗水。他们不仅善于发现文化,更长于打造文化、弘扬文化。已经举办7届的“雁鸣湖金秋笔会”为中牟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让海内外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郑东这片热土,投资发展、合作共赢,中牟人以文化促经济、以经济助文化,如箜篌和鸣的琴弦,弹奏着全面发展的时代乐章。

中牟,一个让文化扬帆的地方。

作家简介

李智信,1964年9月出生,河南商丘人,河南省诗歌学会理事,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作家协会会员,中原油田文联副主席。《河南思客》编委委员、签约作家。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19725 2018-11-27 00:00:00 二 文化扬帆的地方KeywordPh第七届雁鸣湖 金秋笔会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