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独家责任 上一版3  4下一版
A08
赵富海: 书写郑州,永不停歇的“文化行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这一生,就是要为发掘和传播老郑州做些事儿”
赵富海: 书写郑州,永不停歇的“文化行走”
书房里,图书堆积如山。

戴着老花镜,坐在旧桌前,74岁的作家赵富海时而凝神沉思,时而奋笔疾书。堆积如山的书使他的书房显得局促狭小。“这一辈子,很多时间和钱都花在了书上。”在8000多本藏书中,有26本约500万字是他的作品。

从青涩少年到古稀老人,来自山东的他从来没想到会与郑州结下半个多世纪的不解之缘,成了一名地道的“老郑州”。

漫长岁月,他干过多种工作,但始终没有放弃对挚爱城市的追寻、品味和表达。“老郑州三部曲”,是他的得意之作。如今,他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文化行走”,用点滴笔墨勾勒他的“商都之梦”。记者 石闯 文/图

“漂泊太久,是郑州接纳了我们”

冬日的上午,阳光暖暖地照射在郑州商代古城墙上。三三两两的老人在这里或健身,或散步,或聊天。

作为郑州市作协顾问、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成员,74岁的赵富海经常来这里。他习惯指着盘踞在高楼大厦之间的古城墙给人们介绍:“郑州是古老的,3600年前商汤建都城于亳,也就是今天的郑州。”

“我对3600年前先人们用泥土夯实的长达7公里的商都古墙——黄土筑起的史诗,宫殿、内城、外城三重相套城,总面积为25平方公里的大商王朝的身影充满了敬意。”他说。如今这条蛰伏了很久的“巨龙”,正在苏醒和腾飞。

赵富海清晰地记得他们家落脚郑州时的场景。那是1959年3月初,他们第一次来到郑州,“下了火车,广场上很安静”。

赵富海是老大,有两个弟弟、一个妹妹。他在黑龙江出生,经常“举家跟随修铁路的父亲漂泊,先后辗转辽宁、陕西、河南等,母亲途经西安时病故,我们几个没娘的孩子,到郑州时只带了几床被子和几件破衣服,住的也是工棚”。

最终,他们落脚郑州。如今,近60年春秋,恍如隔世,赵富海感慨万千:“我在这里当司机、营业员、纺织工人、团委干部、报社总编、农委干部、作家……这一切得感恩郑州,是这座城市接纳了我,养育了我。郑州,是我的第二故乡。”

“郑州有商城,值得每个郑州人骄傲。但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却有一些不足和缺憾,我作为地道的‘郑州人’,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发掘更多的老郑州故事。”

55岁开始创作“老郑州三部曲”

赵富海的身上有一股韧劲。那么,身为工人的他缘何走上写作之路?时隔50多年后,赵富海还清晰地记得自己的“处女作”发表的状况。1965年12月26日,他写的800字散文《锻炼》在《郑州晚报》上刊发。

“手写的方块字变成铅字,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赵富海说,正是从《郑州晚报》起步,他也开启了人生的第一次“文化行走”。读书和写作成了他的最大爱好并笔耕不辍,在各大报刊上频频发表作品。

《浮生记感》和《人间牵挂》两部散文集,记录了赵富海对郑州这座城市的文化和性格的感悟和理解。西依嵩山,北临黄河,居“天下之中”。“郑州是粗犷的,也是文明的,认准的事情就会去做,‘中’成了郑州乃至河南方言中最典型的音标。”他说,生活在这里的人答应你一件事,会说“中”,“郑州也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少年老成,故事很多。”

“那时候的写作是业余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抓住啥写啥,目标并不明确。”赵富海说,2000年底,他在河南省社科院《跨世纪》杂志社任副社长时,省委宣传部决定立项出版河南老城系列丛书,第一辑要写的城市里包括郑州,而这个任务落到了他的身上。从2000年至2010年,是他找准写作方向的10年。

这是赵富海的第二次“文化行走”。10年里,他参与主编、撰写了《郑州十大历史故事》《郑州文化手册》等。《商都遗梦》《民俗圣地老坟岗》《商都老字号》“老郑州三部曲”,成为他最重要的创作,倾注了他对郑州的全部感情。

为了完成“老郑州三部曲”,他采访了1200多个老郑州人,骑车或步行走遍了大街小巷,跑遍了图书馆、档案馆,收集和掌握了大量珍贵资料,在塑造老郑州的同时也塑造着他自己。“我这一生,就是要为发掘和传播老郑州做些事儿。”

“‘商都’是老郑州的最大特点”

一个人一生只做一件事儿,并把这件事做到极致,看似不难,实则并非易事。对此,赵富海感触很深,谈起老郑州的文化地标,“老坟岗”当然绕不过去。

赵福海说,郑州的特点很多,但最大的是“商”,这个精神气质跟现代的城市气质是一脉相承的。“商”有两层意思,第一个是大商王朝,第二个是现代商贸城。“商都”是郑州这座城市永远无法抹去和忽视的文化标识。

在创作《民俗圣地老坟岗》一书时,他每天像上班一样,骑着自行车去走街串户。“老坟岗在现在的二七商圈附近,东起二七路、西至铭功路、南起解放路、北至太康路的区域,名字很俗,却是旧中国三大民俗圣地之一,与北京天桥、天津天不管齐名。”

“老坟岗里逛一逛,不是吃喝就是当。”赵富海说,百年前,摆摊、说书、唱坠子、打把式、变戏法等五花八门,老坟岗可谓一派繁华。他在大量的访谈中,得到了真情实感的东西,有趣儿、有味儿,调动了他的创作冲动。“老坟岗已不存在,但作为郑州商业发展的开端,我把这段历史和岁月记录下来,也算是一种抢救民俗文化的努力吧。”

每个城市,都有对自己文化和精神的追寻、品味和表达。“城市不仅需要综合环境的建设,还需要精神底蕴的个性表达,这构成了城市的风骨。”赵富海说,作为以“亚细亚”为代表的“中原商战”的见证者,他的系列老郑州创作,想要呈现的就是3600年的郑州古商都和现代商贸城一脉相承的文化精神,商人、商业、商品源头的脉络与传承,五彩斑斓的民俗文化和民间艺术,火车为这座城市带来的永恒的动力,这就是他所理解的郑州的城市精神。

河南人民出版社文史处处长赵向毅介绍,有一天,赵富海拄着拐杖到他办公室,腿上石膏还没去掉。“你咋弄成这样?”他问。谁知,赵富海乐呵呵地说,去查阅老郑州资料,不小心把腿弄折了。

“书写郑州,没有尽头的行走”

赵富海写过一篇散文叫《一碗吃尽中原风》,只这一句,把郑州的烩面推到了一个宏大的场面中。其实,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也痴迷盆景,粤派、川派、苏派……40多年的积淀,他留下了众多“宝贝”。现在,他悉数奉献出来,小区物业开辟了专门场地摆放供居民们观赏。

现在,74岁的赵富海依旧保持着旺盛的写作劲头,平均每天创作6个小时,平均两年出版一本新书,不少人赞誉:“如今说到老郑州,全郑州里,非他莫属!”

“50多年前,我考司机时需要辨认车型,站在医学院建设路那片等了40分钟才过来一辆车,现在同样那个地方,40分钟能过多少辆?城市发展日新月异。”赵富海说,“发现老郑州,重建城市文化符号,目的是不让郑州这座城市失忆。”

痴迷文史的他相继写出了近500万字的作品,其中包括《南丁与文学豫军》《读写生命大地——记20世纪知名科学家李伯谦》等,“只要写不死,就往死里写”。如今,他又承担了4本书的撰写任务,主要是有关老郑州的系列图书,为郑州商都历史文化区助力,这是他的第三次“文化行走”。

“在有生之年,我会继续我的老郑州、新郑州写作,哪怕到80岁、90岁,因为我常常固执地扭转脸去,张望茫茫来路,那里有我们祖先劳作的背影,有我们的根脉和心灵的家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20369 2018-11-29 00:00:00 四 赵富海: 书写郑州,永不停歇的“文化行走”KeywordPh“我这一生,就是要为发掘和传播老郑州做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