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X07版:新郑时报 城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X07
古诗新唱助党建 经典文化润新烟
新郑这群“俏夕阳” 爱上葫芦丝
新郑市城市信用 跻身全国县市第21名
新郑文旅局编著《廉哉新郑》正式发行
新郑市妇联举办家庭好故事分享会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郑这群“俏夕阳” 爱上葫芦丝

本报讯 初冬的早晨,新郑市轩辕湖畔,阵阵葫芦丝声响起,吹奏葫芦丝的是60多位中老年人,他们是新郑市老年大学葫芦丝班的学员。这支队伍成立于今年4月份,教课的是时宏波老师,成员都是50岁以上热爱音乐的老年人。他们用业余时间来学习,却以专业的态度来演绎。刚开始时只有十几位成员,现在已经有近200个成员了。如今葫芦丝学员们吹起曲子来都有模有样,什么样的曲子、音调都能熟练地吹出来。

一提起葫芦丝班,老年大学的办公室主任杨芳感慨地说道:“葫芦丝队最多的时候有190多人来学习。来上课的老年人热情很高,学习也很认真,看到他们有一个学习和展示自我的平台,心里感到很开心,希望老年朋友们能够通过学习有所收获。”

每周四下午,老年大学的活动室内都可以听到葫芦丝飘逸、悠扬的声音。“对,这一部分要慢,注意节拍,多了少了都不行。”很多老年葫芦丝班的学员没有什么乐理知识,时老师就从“哆来咪发唆”开始,一节课只教一个音。细心的时宏波会根据学员的基础,一对一、手把手地指导他们滑音、打音、颤音怎么吹。葫芦丝班的班长武爱琴说:“时老师特别敬业,我刚开始以为学习葫芦丝很难,对自己特别没信心,是时老师一直不断地鼓励我。现在跟着时老师学习后,觉得很简单,越学越有趣。”今年70岁的时成群大爷,虽然学习葫芦丝只有3个月,但是现在已经能流畅地演奏好几首曲目了。

72岁的刘美兰在葫芦丝班是出了名的“学霸”,不仅平时练习积极,出门度假也不忘吹奏,在海南岛还吸引了一批葫芦丝学员呢。她不仅积极参加葫芦丝考级,还在河南电视台组织的葫芦丝全国邀请赛中获得了老年组的金奖。她告诉记者:“年轻时她就喜欢乐器,但是没有机会学习,现在有了这个队伍,不仅能够掌握一技之长,更能陶冶身心。大家聚在一起,互帮互学,不仅学到了吹奏,还增进了感情,现在每天心情特别好。”

“我们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老年大学提供的平台,更得益于不计报酬、无私奉献的老师。我们每天都自发组织去晨练,时老师总是牺牲自己的时间,帮我们辅导。我们所有人都特别感谢他。”提起时宏波老师,时成群情不自禁地竖起大拇指。

如今这支葫芦丝队伍,已经发展成为老年大学的艺术品牌。在今年的重阳节活动上,他们身着靓丽的苗族服饰,吹奏着动人的乐曲,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新郑时报 李显文 通讯员 冯伟华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25062 2018-12-14 00:00:00 五 新郑这群“俏夕阳” 爱上葫芦丝Keyword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