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昨日上午10时,因公殉职的河南籍贵阳民警马金涛追悼会在贵阳景云山殡仪馆举行,社会各界8900余人送年仅30岁的“小马警官”最后一程,原定一个小时的追悼会,因为悼念者络绎不绝,延至12点才结束。 今年12月20日,贵阳市公安局花溪分局贵筑派出所民警马金涛在抓捕涉毒案件犯罪嫌疑人时,搏斗中不幸被犯罪嫌疑人用利器刺伤,经抢救无效,于当日18时20分牺牲。 被刺中胸口,仍紧紧抓住嫌犯衣服 “他被一支弩箭刺穿左胸,伤口为不规则的T字形,伤到了血管、肺部和心脏 ……”没能把英雄救回来,当日抢救马金涛的医生感到很遗憾。 当地警方介绍,12月20日马金涛和同事接到重要线索,17时到达贵阳栖霞小区一栋住房,为不打草惊蛇,马金涛让同事在楼下等,他上楼侦查。17时44分,马金涛见到了涉案人员从房间内出来,来不及通知同事展开抓捕,在双方展开搏斗后,一名嫌疑人用利器刺中了他的左胸部位。 “后来,我们从抓获的嫌疑人口中得知,马金涛受伤后,还紧紧地抓住嫌疑人衣服,直到体力不支才倒下,嫌疑人得以逃脱。”花溪分局政工科科长赵忠哽咽着说,难以想象当时小马有多痛,有多想制止犯罪,有多想自己的妻儿和父母。 说好陪妻子去医院,接到任务后“食言” 马金涛,1988年10月生,河南临颍人,凯里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毕业,2013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 几年前,为了支持马金涛工作,在凯里当教师的妻子辞去了工作来到贵阳。去年11月29日,马金涛夫妇迎来了新生命,女儿出生,远在河南老家的父母也到了贵阳,给他们带孩子。 小马最后给妻子发的微信是12月20日16时,写道:“老婆,你先去医院看病,我有任务不能陪你了。” 事发后,妻子瘫坐在丈夫床前,对着马金涛耳朵说:“你好冷,我帮你捂捂。你快醒醒,你答应要我和去医院的,你怎么骗我 ……” 妻子对丈夫的呼唤,像催泪弹一样刺激着在场所有人的泪腺,几位民警躲到了病房外,双手捂着嘴哭泣。 牺牲前曾对同事说,终于能回家看看刚满1岁的女儿 “我们刚考进公安系统时,他就是我们的队长,我们都叫他‘小马哥’。”同事皮召辉说,马金涛是北方人,1.77米的个子很壮实,又是学体育专业的,他们在一起打篮球,没有几个人能从身体上占他便宜。 皮召辉和马金涛每周都会有一到两天轮流值班24小时,值班结束还要上行政班,或是寻找案件破案线索到下午才能回家休息,遇到棘手的事情,可能几天也回不了家。 皮召辉最后一次见到马金涛是12月19日,马金涛刚下夜班,他说终于可以回家看看刚满1岁的女儿。皮召辉给马金涛打的最后一个电话是案发当日14时52分,本想约上他走访社区。“我当时还问他要不要支援,他说有两个同事一起,能搞定。” 皮召辉没想到,这是他听到他的“小马哥”最后的声音。 花溪公安分局副局长周勇说,马金涛作为非公安院校毕业生,肯学肯干,善于钻研。“一年跟着干,两年单独干,三年成骨干”,用最短的时间实现了从门外汉到职业警察的转变。 工作以来,马金涛参与办理各类案件100余起,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人员80余人,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00余起。2018年,他全程参与花溪区某项矛盾纠纷调处工作,连续一个多月吃住在单位,避免了矛盾扩大升级,守住了零事故的底线。 “小马警官做人做事, 都对得起这身警服” 马金涛还长期坚持入户走访群众,当地很多村民家都有他送来的警民联系卡。“有事请打我电话,我一定会尽快赶到。” 时间久了,村民遇到什么急事、难事会找他,家里有喜庆事也都爱叫他,大家亲切地唤他为“小马警官”。 今年汛期,大雨滂沱。贵筑社区多地房屋、农田被淹,多路段积水严重,部分交通中断。6月19日深夜,贵筑社区云上村五组杨柳塘多户居民房屋车辆被淹,受灾严重。“小马警官,你在哪里,我们家遭水淹了,能不能麻烦你来帮助我们?” 接到村民的电话后,马金涛立即赶往受灾现场,帮助村民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稳定安抚村民情绪,提醒村民随后还可能发生的险情。 “小马警官做人做事,都对得起这身警服,他是个好警察。”村民们嘴里念叨着。只是这样的称赞,“小马警官”再也听不见了。 本版文图来自贵阳晚报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