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8版:登封时报 黄金时代 上一版3  4下一版
D18
这样美的村落 你一定愿做“乡下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徐庄镇孙家门村:石为琴枕水为弦 半村烟起半村眠
这样美的村落 你一定愿做“乡下人”
王树声走过的古桥(孙家门村东)
具有中原特色的土墙瓦房
大槐树

星期天,和家人驱车来到登封市徐庄镇安沟村一个自然村——孙家门村,来寻找一片能承载乡愁的地方。

2018年12月,登封市徐庄镇安沟村被录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国家传统村落的一个自然村和普通村落有啥不一样?走,去看看。

登封融媒记者 孙淑霞 文/图

这样美的村落 你一定愿做“乡下人”

从登封上高速路,到白坪乡高速路口往南开车行10分钟,便到了登封市徐庄镇安沟村孙家门村,这是一个只有20多户人家的自然村,这里的人家都姓孙,几百年来,他们重视立家谱、订族规、祭祖坟等,增加宗族凝聚力,以强烈的家族和乡土观念推进家园建设和发展。

这也是一个原始风貌保存完好的小山村,富有诗情画意:古树老井山花、小桥流水人家、原始作坊、石磨石碾,凸显出凝聚历史的古村落文化;茂林修竹和新修的栈道山亭小屋,使古朴的小山村更添魅力,让人陶醉在“山深人不觉,犹在画中游”的意境中。

孙家门距今有将近500多年的历史,散落在山涧的老房子,房后是青山,房前是绿水,土墙下老瓦房,对很多都市人来说,它特别符合大家对于住的理想:蓝天白云、鸡鸣狗吠、山间院落。

这个小村庄现保存着百余间明清时代的四合院瓦房民居,民居夯土墙古色古香、纯朴自然、古韵悠悠,中国古代建筑的原始夯土技术在这里被完整保留下来,这无疑是一大珍贵史料,无疑也是拍摄的极好题材。有些斑驳的房屋外墙上依稀还有50年代的标语、60年代的标语,记录着每个年代的特色。

这里不仅有明代老村遗址、清代民居,而且这里与豫西抗日根据地的“首府”徐庄镇孙桥村首尾相连,遥相呼应,流传很多故事。

在这个村中心有一棵有故事的大槐树,很多故事发生在这颗大槐树下。大槐树下有3个石桌,其中一个较圆的石桌因为被一代代人利用,磨得光滑如镜。

据87岁村民孙平说,他们祖辈在这里居住500多年了,一代代村民在这棵大树下吃饭、歇息、开会。这棵树撑起了村庄的公共空间。

大槐树的故事

中国乡村的缩影

村中心这棵大槐树挂的钟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然而,大槐树的传说故事依然在当地流传。关于大槐树这个小山村至今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据记载,元末明初,中原大地连年征战,灾疫不断,十室九空,遍地荒芜。朱元璋为了大明的江山永固,长治久安,从人多地少的山西迁移部分人力到中原垦荒耕作,繁衍生息。大槐树是老家的标志,是祖地的图腾。

这棵大槐树见证了朝代更迭,见证了土地改革、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改革开放40年来,村中心这棵大槐树又见证了这个村实施的各项改革: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分田到户、税费改革、土地确权……

翻阅她的故事 井总把岁月往底渗 树总把日子向上长

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大槐树越来越老了,虽然年代已久,但两棵大树仍然保持着勃勃生机,到了5月份,又是满树绿叶。现在的孙家门,村里几乎看不到原住民——村子里大部分的青壮年都进城发展了,或者在镇上买了房子。大槐树北面的几处老宅子因久不住人,已破败不堪,门口荒草丛生。老槐树下的石桌石凳石床依旧在,只是照不出人影儿了,灰尘遍布。

历史的洪流只会让村子更加美好,如今,凤凰寨、马峪川旅游集散中心等正在安沟村孙家门南岭上开发建设,美好前景可期。

孙家门门前那条河流也正在施工,做水上项目,与正在开发的凤凰岭农场、温泉康养区、中小学研学教育基地等涵盖多种新业态的近30个创意项目,构建集红色教育、温泉康养、乡村旅居、生态休闲功能于一体的原农创谷,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中原乡土印象体验地。

离开村落时,群山环抱的孙家门,袅袅飘升的炊烟,古老的门窗,斑驳的石墙和正在保护的房屋,都在诉说这个小村留得住青山绿水,守得住乡愁,足以让你触摸到古村落历史上的每一份繁华与沧桑。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1030640 2019-01-03 00:00:00 四 这样美的村落 你一定愿做“乡下人”KeywordPh徐庄镇孙家门村:石为琴枕水为弦 半村烟起半村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