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绿东村街道辖区属于郑州市老工业城区,其也是中原区最早设立的8个办事处之一。目前,辖区面积4.71平方公里,共8个社区和1个行政村。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街道主要有大型企业郑州电缆厂、第二砂轮厂和三磨所等,居民生活水平相较于周边地区较高。到20世纪80年代,街道兴办工、商服务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18年以来,绿东村街道按照中原区委、区政府要求,围绕经济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老旧社区提质、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措施,辖区经济快速发展,环境面貌持续好转,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大大增加了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走在陇海西路,两边商业区蓬勃繁荣,大型现代化居民区与绿地游园相映成趣,一个经济繁荣、生活便利、配套设施完善的商业圈已经形成,这里也成为许多人周末休闲放松的好去处。 记者 张改华 通讯员 朱东方 赵会亚 文/图 1959年成立 辖区科研单位较多 绿东村街道位于郑州市西南部、中原区中部,是中原区最早设立的8个办事处之一,1959年成立的“郑州市建设区绿东村人民公社”是其前身。 绿东村街道辖区属于郑州的老工业城区,科研单位较多,有第二砂轮厂、郑州电缆厂、三磨研究所、第六设计研究院等厂矿企业、科研单位20家。其中,科研单位中机六院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此外,还有武警郑州市消防支队、市司法局、市地税稽查局、市卫生局及中原区地税局、区国税局等19个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大学、职工中专、中学、小学、幼儿园等解决了居民子女入托上学问题,生活较为便利。 从便民服务着手,提升居民获得感 绿东村街道特别注重提升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以“群众利益至上”理念为基础开展各项工作。 为更好地为辖区居民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居民办事,街道在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上下功夫,对各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完善各功能室,使各社区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给居民提供方便、舒适、快捷的办事场所和交流空间,许多前来办事的居民都对便民服务中心细致周到的服务赞不绝口。 同时,街道在电缆社区、陇西社区打造集老年人日间照料、托老一体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适宜老年人的多功能室,配备相应管理人员、养老护理员、社工等组织开展康复护理、心理咨询等延伸性服务,并根据老年人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随着社区养老服务日料中心的建成,辖区养老服务日趋完善,将进一步缓解养老问题。 截至2018年6月,街道发放低保金近563万元,为141户低保户办理了重大疾病救助申请,为68户低保户办理了临时困难救助申请,为151户低保户办理了慈善救助。 在志愿服务方面,截至2018年底,街道共组建专项志愿服务队伍38支,注册志愿者达4500人,达到辖区总人数千分之十三的标注,并实现党员全员注册。街道及社区学雷锋“文明使者”志愿服务站建站率达100%。结合街道、社区实际情况,在2018年度共策划实施“文明交通”“爱心义诊”“网络文明传播”“全城清洁”“老年科普大学”等特色志愿服务项目130余次。 各项重点工作稳步推进 近年来,绿东村街道按照以老城区改造提升为中心,以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为重点,以素质提升、作风转变、责任落实为保障,实现综合实力、城区环境、社区建设、干部管理新跨越的工作思路,平稳、有序地推进了各项任务的完成。2017年,绿东村街道引进区域外境内资金完成10亿元,对外经济合作完成6000万元。2018年以来,绿东村街道结合中原区委、区政府要求,以重点项目为抓手,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对中原文化广场二期、中原府邸、桐柏变电站、昆仑望岳、旮旯王连片改造五大项目进行谋划攻坚,取得显著成效。 街道一直将城市精细化管理作为重中之重,深入贯彻落实全市新型城镇化建设暨城市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街道成立精细化管理小组,大力推进“路长制”,着重解决陇海西路、伏牛路、桐柏路、汝河路等重点路段车辆停放乱象,并推行“门前三包”制度,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服务与创建活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确保了道路整洁有序。 2018年以来,街道新规划非机动车停放面积3.5万平方米,粉刷树木400多棵,整治线缆2500米,新增停车位830个,新增公厕8个,已有5个社区9个楼院开展垃圾分类。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让辖区天更蓝、地更绿、水更净、城更美。 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以来,街道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坚持主要领导带队、组织班子成员及工作人员每日夜巡的工作模式,强抓工地夜间规范施工,把治理任务精确到“点”,实行台账管理,逐个问题销号,确保治理措施全覆盖,辖区大气质量持续好转。 在老旧社区提质方面,街道配合拆除电缆社区、桐柏社区楼院违章建筑40多处,解决了多年的顽固问题,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2018年,街道对城市管理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聘用城市管理协管员50名,与城管科、社区工作人员共百余人分成10个班次,主次干道、支路背街、各楼各院全部分包到人,实行“领导带班、早七晚九,不间断巡查”工作制度,分班儿包片,人歇班儿不歇,发现问题责令当即整改,整改不了的做好记录,限时限期整改,得到居民一致好评。 党建工作有声有色 2018年以来,绿东村街道全面贯彻落实“筑体系强堡垒争先锋”工程,完善基层党建工作体系,结合居民多元化需求,强化基层党建工作基础,高质量推动支部规范化建设,切实发挥党员模范先锋作用。 2018年初,街道对党建联席会成员进行调整,统筹整合驻区单位、社区、居民等力量开展党组织联建活动,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学校等单位党组织与所驻社区党组织进行联建,通过组织联建、活动联办、资源联用、服务联做,引导各党组织之间优势互补、同向发力,实现驻区单位和社区党建工作共同提升。 结合“围绕中心、保障中心”党组织分类升级工作,街道年初根据支部建设标准,将26个党组织进行分类定级。街道党工委书记亲自带队,每季度组织人员对各类党组织工作进行观摩巡查,当场指出问题,形成台账、限期整改。 街道在“我是共产党员请看我”活动中,以“项目建设、信访矛盾调解、帮扶困难群众”3项重点工作为基础,具体工作中坚持领导带头,党员干部冲锋在一线、吃苦在一线,重点对街道旮旯王村庄连片国有土地改造项目、桐柏220千伏变电站项目和中原文化广场项目建设实施全面攻坚。 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了认可。2016年,绿东村街道荣获2015年度河南省特色商业区三星级服务业,2015年度郑州市城市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度平安建设先进街道,郑州市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郑州市先进基层慈善组织;2017年,荣获2016年度郑州市平安建设先进街道;2018年,被评为郑州市文明单位。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必将更加精彩。站在新起点上,2019年,绿东村街道将着力发展经济、攻坚项目建设、全心服务民生、提升环境面貌,为“四个中原”和中原区以郑州中央文化区(CCD)为引领的国家中心城市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